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东大
“小路”不畅导致南京交通“偏瘫”
发布时间: 2008-11-11                    访问次数: 581


    拓宽马路、修建隧道,添置红绿灯,设置单行线……但是路堵依然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如何破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日前,在南京市第七届青年学术年会上,专家认为“大院”文化的盛行、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不够发达等问题是南京行车拥堵的症结所在。
  南京的街头,不少住宅小区、企业单位、学校都被“深埋”在高高的院墙内。国家“畅通工程”专家组组长、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教授指出,这些大院越来越多地割裂了城市交通,直接影响了城市路网的密度,一个个小的“围城效应”集合成为公共交通的“敌人”。而在国外任何一个建筑的周边都是可通行的道路,英国的一条两米宽的小路,车速可以达到50公里/小时。王炜提出设想,如果一些单位能够不设院墙,小区道路能够纳入成为市政交通的一部分,增加分散车辆的小支流,那么南京交通拥堵的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
  不少去过欧美国家的市民回来后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城市的马路比英美宽,我们城市车辆拥有量比英美少,为什么我们的交通比英美国家堵呢?王炜指出,马路并不是越宽越好,南京很多很宽的马路在一般情况下畅通无阻,可是一到立交桥、交叉路口等节点上就拥挤不堪,这其实是对宽马路的浪费。王炜认为,城市不能光建大道,要配合建设一批次干道,也就是说“主动脉”和“毛细血管”要同样发达,才能使交通网络构架更加优化、合理。
  如果公交车改成一路一线,市民的出行不但减少等车时间,无论多么远的距离,最多转一次车,就能到达目的地。会上,王炜认为“一路一线直行式”公交系统是个不错的模式!
  王炜说,所谓的“一路一线”,就是指一条道路上只有一条公交线路,公交站点可设置在交叉口进口处,同时,这些公交线路相互交错,有很多交接点,如同一个棋盘。
  王炜指出,西安、北京是网格状城市,有实行“一路一线”有可行性,可南京很多道路并不规整,可以选择部分区域试行,比如江宁地区就很适合,可以先进行试点。
2008-11-05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