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朝古都南京,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的百年名校东南大学就坐落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百余年来,随着历史的流变,古城的面貌日新月异。而东南大学历经沧桑,在继承中变革,在创新中发展,如今的东南大学已经是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理、工、医、文、哲、管、经、法、教育等多学科
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并先后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高级专门人才,其中有200余人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那么,走进新世纪东南大学的教育教学,又将站在什么样的起点、走向何处呢?
滔滔江水流不尽 为有源头亘古来
南京是一座刻满历史印记的城市,曾记录下发生在这里的一幕幕覆地翻天的变化。但是,正如伫立在东大校园中的六朝古松那样坚毅与沉稳,在这方水土之上,总有一种精神始终如一,代代相传。东南大学百年育人的历程就是教育教学理念不断继承、凝炼、创新、发展的过程。
早在学校创办之初,两江师范学堂李瑞清校长“视教育若性命,学校若家庭,学生为子弟”,着力培养学生“崇实务本”,倡导“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推训育、智育、体育“三育并举”。训育致力于使学生“养成对国家负责的国民的完善人格”;智育致力于使学生“养成思想及应用能力”,以“明知识之本源,然后乃能取之无尽;明知识之归宿,然后乃能用之无尽”;体育致力于使学生“养成坚强之体魄及充实之精神”。
20年代,南高师改组为东南大学后,校长郭秉文将校训确定为“止于至善”,要求师生在言行、品性、知识、能力等方面不断追求,臻于完美。20年代,曾连续担任三届世界教育会副会长的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提出了“四个平衡”的教育教学理念:“通才与专才的平衡、人文与科学的平衡、师资与设备的平衡、国内与国际的平衡,要求学生“为国分忧,为国尽力”,有“国士的志节和风度”,有“钟山之崇高、玄武之恬静、大江之雄毅”的胸怀,在当时国际教育界和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0年代,中央大学罗家伦校长,倡导“诚、朴、雄、伟”的新学风,要求学生要有理想和抱负,要依靠“确切的知识”、“广泛而深湛的修养”,要“健强体魄”,承担起“创立民族文化的使命”。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为目标,强调又红又专,坚持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东南大学积极传承百年育人的优良传统,并遵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和现代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结合时代需要和学校实际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理念的内涵,逐步形成了“四个协调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即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协调发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协调发展、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协调发展。在“四个协调发展”理念指导下,本科人才培养始终坚持重基础、重实践、重素质,力求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学业基础、出色的实践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做人、做事、做学问综合发展。
在东南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学校复用“止于至善”作为校训。“至于止善”反映了东大对于大学之道追求的最高境界,校训出自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讲的“大学”就是“大人”“完人”之学,和现代制度性的“大学”有别,但内在的精神是相通的,都是追求培养道德完善之人的方法。至善是最高的、普遍的善,也是事物的最高原则,教育的最重要的本性。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掌握育人的根本之道,了解教育的最高原则,也就是达到了教育的最高的善,最高的境界,东大正是以这种至善为办学的理想和追求的境界。
止于至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不断探索、提升水平的过程,开发自身创造力的过程。因此,东大在遵循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探索进取,同时也注重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止于至善也是大爱的要求,依照《礼记》的说法,必须是通过“明明德、亲民”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到达这一境界后,止于善境而不迁。在这个境界上,还必须推己及人,帮助、教育他人,使他人也成为有道德的人。正因为如此,东大注重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以博学之才,创新之力,再以此大爱,培养学生奉献社会,造福人类之本领。
纵观东南大学发展演进的历程,“止于至善”的精神传统特色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和育人环境上,也渗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孕育了一代代东大学子坦诚通达的胸襟、质朴厚载的品格、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毅进取的勇气和至善奉献的追求。东南大学的本科教学正是在这样的认知与实践的基础上,坚守着自己目标,实现了历史的跨越。
定位世界一流大学 前瞻三步发展战略
东南大学作为国家 “985”、“211”重点建设的高校,办学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战略目标,大力推进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学科立校、人才强校和开放办学,坚定不移地走以创新为主导的研究型大学建设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与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面向未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东南大学根据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和学校发展基础确立的总体目标定位。
早期的东南大学享有“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南京工学院就是我国工程教育和科技研发的重镇。1978年,南京工学院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要求,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重点大学既是办教学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的要求,明确提出要把学校办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具有自己特点的多科性的社会主义工科大学”,“自觉担负起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多出先进的科技成果的双重任务”。1986年提出要把学校建成“国内第一流、国际有影响,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综合发展的大学”。1988年,南京工学院复更名为东南大学,正式确立了“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定位。1994年学校进一步确立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重”的办学方针,加强学科建设,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向研究型大学转变。199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2001年,东南大学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2002年东南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题词:“严谨求实,团结奋进,把东南大学建设成一流人才和创新成果的培育基地”,对东南大学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学校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12年前后,基本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高水平大学;第二步,到2032年前后,若干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开始步入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行列;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学校综合实力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为国家强盛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为了实现这个发展目标,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与办学实际,东南大学进一步明确坚持走“两个坚定不移”的建设道路,实施“四个坚持”发展战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以创新为主导的研究型大学建设道路。学校以创新为主导,在办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为国家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和创新性成果,为社会提供创新性服务。学校始终坚持把创新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致力于造就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多样性、国际化的人才;致力于产生对人类社会进步、知识创新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成果,产生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技术创新成果;致力于为区域、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创新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坚定不移地走与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建设道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促发展,通过服务培养人才,发展学科;按照“政府最关心,企业最感兴趣,老百姓最需要”的取向,全方位面向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建设的主战场,以高水平学科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重大工程为基础,发
挥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努力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文化的源泉、先进生产力的策源地、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科技攻关和重大工程建设的生力军。
坚持“育人为本”。学校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围绕人才培养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更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改进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学科立校”。学科发展实施“精而强”和“扬长避短”的策略。“精而强”就是鼓励以工科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率先发展,重点建设一批高峰学科,使若干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扬长避短”则旨在促进学科的和谐发展。学校大力推进理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振兴,加快医学学科的崛起,促进经济管理学科的腾飞,大力支持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以国家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趋势为导引,遵循理工医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综合集成的原则,积极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造就更多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进一步改善学科的生态关系,实现学科体系的优化升级。
坚持“人才强校”。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院士工程”、“国家教学名师工程”、“特聘教授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坚持“开放办学”。紧紧围绕国家目标及社会需求培育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努力促进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提升国际合作层次,建立稳定的国际合作基地;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大力提高师资、学科、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国际化水平;依靠优势和特色学科,努力扩大留学生规模;积极推进国际联合培养,使学生形成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东南大学始终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学校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调整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英才。进入新世纪,面对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新趋势,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进一步确立了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担当国家和民族发展重任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多样性、国际化”的精英人才培养目标。
高层次是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定位,也是对人才未来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期待。学校致力于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努力使学生具有远大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宽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优秀的创新能力,成为能够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引领社会的栋梁之才。
创新型是对人才培养核心素质的定位,也是对人才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基本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需要,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
复合型是人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研究型大学对人才素质结构的基本定位。跟踪现代社会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等发展趋势,加强复合交叉培养,使学生具有宽厚的业务基础、良好的文化素养,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多样性既体现了人才成长多样化的特点,又适应了社会对现代人才知识和结构的多方面、多样化的要求。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精心设计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体系,大力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国际化既是全球化时代对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途径设计的新要求,也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全球化要求的战略选择。根据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努力培养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能够为推进中国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突出的贡献。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着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大力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
学校对全体学生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积极推进大类培养和复合培养。按照“加强通识基础、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适应”的要求,形成了以通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为主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多年来,学校按照大类培养学生,按年级选择,按专业分流,拓宽个性化培养渠道。实施1+3
、1.5+2.5、2+2、3+1、4+2、5+2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实现不同专业类、不同年级跨学科专业的复合,进一步拓宽培养具有交叉学科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的途径。
2.不断探索优才优育
学校坚持因材施教,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20年前即开办了少年班,本世纪初成立了以杰出校友吴健雄命名的吴健雄学院,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受聘担任吴健雄学院名誉院长,对全校5%的优秀学生,按照“强基础、强实践、强能力、成大器”的目标,积极倡导“与大师同行,与探索为伍,以创新为志,以贡献为荣”,聘请优秀师资、组织小班教学、强化课内理论基础、强化课外自学要求、引入滚动竞争机制、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发挥的制度,精心塑造东南大学优秀人才品牌。同时鼓励院系开设教改试点班、加强对专业学习前3%优秀生的遴选与指导工作,形成了由点到面、立体交叉的优秀生培养新格局。
3.积极推进国内外联合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大学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定了合作交流协议,并与其中的著名高校联合培养优秀学生。例如,选派优秀生赴德国、法国、香港等地学习本科专业或攻读硕士学位;选派优秀本科生参加欧美国家爱因斯特实习计划;积极参加“长三角”地区人才
培养合作计划,为优秀生跨校选择学习、拓展学习经历提供新的途径。同时,巩固深化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先后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共建了“无锡分校”、“金坛学院”,为地方和企业培养大批实用性人才。
4.坚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和网络助学四位一体
按照“精炼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活化课外研学”的思路,加快推进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的转变,努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方面,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采取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发现式教学、范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在自主研学方面,研讨课内开展“启发、互动、探究式”的教学实践;课外建立专项活动基金,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多种形式的学科竞赛,鼓励学生自主研学。在实践教学方面,积极开设基于学科综合的实验研讨课,使课内实验过渡到专题实验为主,使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网络助学方面,坚持建设完善的网络助学综合系统,其中英语、计算机、物理、电工电子实验等一大批课程教学资源和“人文讲堂”等文化素质教育资源上载教学网,为本科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5.努力实践文化育人
学校在育人过程中实践“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精神。重视大学精神的塑造和提升,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发挥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四牌楼校区标志性建筑群在文化育人中的作用,在新校区建设中延续了老校区的历史文脉,使东南大学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得以承传。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文化氛围建设,设立了“华英文化教育基金
”和“吴健雄-袁家骝科学讲座基金”等,邀请杨振宁、丁肇中等大批世界级学术大师来校讲学,并担任名誉教授。持续邀请江苏省及国家级演出团体的艺术家,让“高雅艺术”进校园;围绕开放办学的主题,不断强化多元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吸引发达国家优秀学生来校留学深造或交流,吸引国际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鼓励、支持学生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活动。这些举措针对性强、效果显著,逐步形成了追求卓越、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郑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