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旧版栏目  频道栏目  专题新闻
激情的岁月 闪光的青春——忆改革开放初期我校共青团和学生工作
发布时间: 2008-11-24                    访问次数: 1943

 


       我校第八次团代会是1965年召开的。“文化大革命”使学校团的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72年学校开始招收学生,团组织逐步恢复和建立起来,学生班级成立团支部、各个系建立团总支。但学校团委却没有建立,而是由当时的“青年工作组”负责全校团的工作和学生工作。我是1975年8月毕业留校后分配到“青工组”工作的。
       在粉碎“四人帮”,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全面拨乱反正的新形势下,我校迎来了共青团和学生工作的春天。1978年10月19日,学校召开了第九次团代会,这也是“文革”后召开的首次团代会,会议提出“要动员全校广大团员、青年在新的长征中,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把自己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努力奋斗”的号召。在这次团代会上,时任院党的核心小组成员的杨泳沂同志当选为团委书记;邹季萍和我当选为团委副书记。此后不久,学校对学生工作体系进行调整,成立了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统管全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各系成立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由系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党总支副书记兼任学办主任,在系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抓好本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1982年5月4日,我校召开第十次团代会,我代表校第九届团委会作了题为“放手开展团的工作,当好党的亲密助手”的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自九届团代会以来,我校共青团组织所开展的七项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今后团的工作四项主要任务,即: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切实关心团员、青年的利益,充分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三、扎扎实实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努力打开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四、增强党的观念,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主观能动性。时任院党委副书记的刘忠德同志代表党委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广大共青团员寄予殷切希望。在校第十次团代会上,我当选为团委书记,赵启满、黄小放为副书记。我从事学生工作和团的工作虽然时隔三十多年,但改革开放初期青年学生那种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赤子之情,勤奋刻苦、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活力,以及学生工作干部、团干部对事业、对工作的执著和奉献,使我永远难以忘怀。回首往事,历历在目,自己仿佛又回到那激情的岁月,浑身充满了青春和活力。
       共青团活动的亮点——“第二课堂”
       所谓“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第一课堂)之外对学生有组织地开展的各种教育和实践活动,它是对第一课堂教育的补充,并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学知识、长才干、作贡献”。
       1982年初,校团委在党委的领导下,较早地明确提出:锐意改革,求实奋进,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四化”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上来。我校各级团组织以“活跃‘第二课堂’,全面培养能力”为指导思想,组织开展了三个层面的活动。第一,开展各种知识讲座,拓展青年学生的知识面。如请南大历史系教授为学生介绍南京名胜古迹,请中央交响乐团的指挥李德伦为学生开设音乐讲座等等;第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1982年9月,我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文化协会,并逐步发展到二十多个分会,一千多名会员。各分会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他们还在教师的带领下,利用所学知识,发挥各自优势,走上社会,为人民服务。如1983年12月4日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组织了32个团支部,822人走上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周”活动。同学们在珠江路口人民中学前,设点摆摊,开设多种服务项目。有数、理、化、英语及专业知识咨询;无线电器材和家用电器修理;节电和安全用电知识宣传以及义务理发等。建筑系300多名同学到玄武湖公园聆听了市园林局总工程师关于玄武湖公园发展规划的介绍,并接受了园林建筑中长廊、喷泉、拱桥、水上莲花等二十多项设计任务;第三,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第二课堂”建立活动平台。我校先后在南京、淮安等地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的实习、毕业设计等结合起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工厂的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等活动,他们既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1984年5月,我校举办了“第二课堂”成果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及成效。展览不仅吸引了校内广大师生,而且吸引了兄弟院校的团干部和学生干部纷纷前来观看。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及刘延东同志等团中央领导,江苏省副省长杨泳沂等领导同志也都参观了展览,并对我校“第二课堂”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了使“第二课堂”能进一步发展,1984年12月28日,学校召开了“第二课堂”工作会议。会议认为“第二课堂”是教育战线的新生事物,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新途径,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会议提出“第二课堂”今后发展的方向是提高水平,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在校内,“第二课堂”要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共同搞好学校的教学、科研等业务改革,全面培养人才;在校外,“第二课堂”要与科技服务、勤工俭学活动结合起来。党委书记刘忠德同志在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和统一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第二课堂”的认识,切实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扶持这一新生事物,使之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发挥更大作用。院长管致中要求“第二课堂”应具有学术性,即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大学生科协会员与全校学生相结合;专业性,即“第二课堂”与专业相结合,但同时不限于学生所在专业;社会性,即“第二课堂”活动应向社会提供科技服务,在校内提供自我服务,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会议还宣布了《关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若干规定》,其中包括:把学生参加“第二课堂”作为衡量智育的标准之一,体现在评选三好学生、评定奖学金、推荐研究生等具体改革中;把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情况作为考核教师工作成绩的标准之一,体现在评选先进、评定岗位津贴及晋升职称等政策之中;由学校团委、教务处组成“‘第二课堂’指导办公室”,设立专项经费等。这些举措对“第二课堂”的深入开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第二课堂”在后来的实践和探索中,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创新和提高,现在已分别成为“人文大讲座”、“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载体和形式。十余年来,我校举办“人文大讲座”1300多场,近400名专家学者应邀来东大讲学,我国人文学界几乎所有名家大师都登上了东大讲坛。这些年来,我校建设大学生与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近40个,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屡屡受到全国和江苏省的表彰。学校和各院系大力支持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从指导力量、经费、活动场所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我校分别于2001年和2007年获得第七届和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捧得最高流动杯“挑战杯”。这些成绩的取得,确实令人振奋,可喜可贺,然而历史永远不会忘记的,这些工作的源头——“第二课堂”。
       学生工作的主线——争创“三好”
       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学校在广大学生中开展了“学雷锋、创三好、树新风”活动。当时的办学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即我们正处在继往开来的伟大时代,我们正从事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四个现代化的成败。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任务进行。要求学生以学习为中心,以“三好”为目标,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这是党和人民的期望,是建设四个现代化强国的需要。要达到这个目的,每个学生首先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今天的学习同四个现代化的宏伟事业联系起来,把个人利益同祖国的利益联系起来,把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对待今天的学习,以顽强的毅力来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具备强健的体魄,以适应未来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学校党委重视加强对学生政治思想领导,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在八十年代初,曾先后两次召开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980年3月召开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认为目前在校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在红旗下、长在动乱中。他们懂事之日,正是“四人帮”横行之时,既要肯定绝大多数学生在党的教育下,思想主流是好的,又要看到他们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对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懂得不多,对党的优良传统很少了解,对旧中国的黑暗和苦难没有实际体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缺乏认识,因而容易受社会上错误思潮的影响,在一些问题上是非不清。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想方法,因而对当前形势,对实现“四化”,甚至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等产生一些模糊的、错误的看法;有的缺乏远大理想,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等等。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正是这一代青年学生,他们是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生力军。因此,能否培养他们成为真正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根本大事。必须加强党的政治思想领导,增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光荣感。会议指出要切实加强学生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和组织纪律、道德品质教育;要针对这一代学生的特点和各班级、各个学生的具体思想状况,积极引导,灵活多样地去开展工作;要健全学生工作队伍,尽快配齐辅导员和班主任,并从制度上明确职责;要依靠党、团骨干,充分发动教师、机关人员,大家都来关心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1984年11月召开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刘忠德强调: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教学、科研、生产、后勤以及政治工作部门都要为完成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工作,每名教职工都要为实现这一根本任务作出不懈的努力。这次会议重点研究了如何贯彻执行学校党委作出的《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意见》,并就建立学生干部岗位责任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新型人才的方向,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和改进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等问题总结与交流了经验。由于学校党委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贯重视,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的把握及时、准确,学校有一支热爱学生工作的坚强有力的专职学生工作队伍,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特点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保证了学生政治上的健康成长。
为了树立良好的校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校坚持在青年和学生中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做好事”活动。1979年9月,江苏省高教局、团省委发出了《关于在全省大专院校开展“三堂(课堂、礼堂、食堂)一馆(图书馆)一舍(宿舍)”文明新风竞赛活动的通知》。我校学工部、团委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并组织学生积极投入文明新风竞赛活动,对活动情况定期开展检查评比,表彰先进。这个活动的开展,对于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的品质修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80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关于学习雷锋题词发表17周年。学生工作部和团委联合召开了“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月动员大会。党委副书记杨俊同志到会动员,他号召全校学生和团员青年,在“讲文明、讲礼貌、讲风格”、“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遵守公共秩序、加强组织纪律性”、“搞好环境卫生、注意个人健康”等方面做到“二十个要、二十个不要”。1981年,全国总工会、团中央等九家单位联合倡议,广泛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文明礼貌活动,学校团委召开全校团支委以上团干部大会,由党委常委、团委书记杨泳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做好事”活动月,作了动员报告。要求广大青年团员,立足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校内做起,在“做”字上下功夫,人人学雷锋,个个争当建设精神文明的先锋。1982年党中央确定把每年三月规定为“全民文明礼貌月”,这是把多年来学雷锋活动和开展的“五讲四美”活动进一步制度化、群众化的一项有力措施,是继续改造社会风气,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步骤。学校团委及时对“文明礼貌月”活动进行动员、部署,提出总口号仍然是“学雷锋、树新风,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进一步倡导“五讲四美”新风。重点解决“礼貌、卫生、秩序”三个问题,做到“懂礼貌、讲卫生、守秩序”,要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做到:第一,广泛进行文明礼貌的宣传教育;第二,大力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第三,把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与贯彻《学生守则》和德育考核结合起来,注重优良品德和行为的养成;第四,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形成比学赶帮、奋发向上的气氛。团委号召广大共青团员和青年学生,立即行动起来,把“文明礼貌月”活动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使文明新风吹遍学校各个角落,努力使校风、学风、班风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
       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在那个激情岁月里,我校许多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利用业余时间学雷锋、做好事。在校内,他们主动到食堂帮厨,积极打扫宿舍、走廊、教室等公共场所,热情帮助同学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在校外,他们到商店、菜场当营业员,到码头、车站当服务员,到街头、路边当清洁工。他们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贡献力量,同时在平凡的劳动与社会服务之中,他们的思想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
       为了促进“学雷锋、创三好、树新风”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组织开展了评选“三好生”、“三好生标兵”、“三好班级”和“红旗宿舍”等活动,并召开全校大会进行表彰。学校党政领导给获奖三好生、三好生标兵、三好班级分别颁发奖学金、奖品和奖状。通过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树新风”等活动,我校广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同学们关心国家大事,坚决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锻炼身体、初步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创三好的局面,讲道德、讲礼貌、讲勤俭、讲纪律、讲卫生的文明新风在校园逐步形成,在学生中涌现了一批象赵永健、诸秋明、周兵兵、杨猛、叶永佳等一批三好生标兵和41772班等三好班级。同时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全校同学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八十年代的强音——振兴中华
       八十年代,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意味着一个历史阶段,意味着一种社会、文化情态。“振兴中华”、“女排精神”、“零的突破”,八十年代中国的体育奇迹如幻灯片一样在那个时代的大幕上激情上映。
       忘不了,1981年3月20日,中国男排在世界杯亚州区预选赛上顽强拼博、逆转取胜,无比激动的北大学子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这一声呐喊是当代大学生以天下为已任,与国家民族共命运的光荣传统的集中体观,也表达了中国青年赤诚爱国、理性报国的共同心声,并迅即成为深入人心的时代强音。
       忘不了,1981年11月6日,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中国队对东道主日本队,在主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中国姑娘以3:2艰难获胜,最后一个球落地,姑娘们抱头痛哭,守候在收音机前的中国人更是血脉贲张。人们奔走相告,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评议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更加忘不了,1981年5月15日,为国争光的蔡振华和南京体院的同志来我校联欢。在此半个多月前,当我国乒乓健儿囊括第三十六届世乒赛全部冠军的喜讯传到我校时,同学们欢腾雀跃、狂欢不息,他们为中华民族而欢呼,为伟大祖国感到万分自豪,同学们热切地期盼能见到为国争光的英豪。那天下午,从南大门到大礼堂,长长道路两旁早就汇集了我校六千余名师生员工,迎接为国争光、凯旋归来的乒坛新星蔡振华和省技巧队、武术队、女排一队和男篮二队的运动员们。下午二点半,当英姿勃勃的体育健儿进入校园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欢声雷动,美丽的校园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热情奔放的同学们拥上前去,把蔡振华托到空中。联欢大会开始时,校团委书记杨泳沂致欢迎词,他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蔡振华及省体育健儿的来临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同学们象乒乓健儿那样不仅要有爱国之心,而且要有效国之技,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攻克难关、勇攀科技高峰,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蔡振华即席作了朴实而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讲话,向大家介绍了他和战友们如何为祖国荣誉奋战强手,夺取桂冠的经过。他激动地表示,胜利来之不易,胜利归功于人民。他的讲话不时被雷鸣般的掌声所打断。为表示祝贺和敬佩之意,我校团委、学生会向蔡振华赠送了校徽和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教授的画册。34781班47名同学还自制“振兴中华”锦旗一面,献给了体育健儿。蔡振华向我校赠送了一块乒乓球板。在赠送纪念品时,全场上下“为国争光,振兴中华”,“向蔡振华学习致敬”的口号,响成一片。欢迎会后,省技巧队、武术队、女排一队、男篮二队,分别为师生员工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和比赛,蔡振华还和省乒乓球队的杨川宁作了乒乓球表演赛,联欢会的气氛达到高潮。这次聚会时间虽是短暂的,但乒乓健儿为国争光、振兴中华的信念和精神却永远留在师生员工的心中。
       为什么中国乒乓球队、中国女排体育比赛的胜利,能上升到整个民族精神的高度,能成为激励亿万中国人奋进的旗帜?这是因为在刚刚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之后和改革开放之初,相当多的国人抚摸疮疤、反思历史,亟待强化一种民族精神,增加民族凝聚力。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女排恰逢其时地成为新时代的英雄,改革阵地上迎风招展的一面旗帜。“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被广为传颂和弘扬,她是在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邓小平同志曾高度评价女排精神和中国乒乓球队的经验,他说:“这是不可低估的精神力量,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贡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女排精神不仅为青年一代所崇尚,而且也成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学习的楷模。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邓颖超发表了题为《各行各业都来学习女排精神》的文章,她在文中呼吁:“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都要学习中国女排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扬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作风,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快地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在中国女排夺冠的第一时间,学校团委和学生会联合向全校共青团员和全体学生发出倡议,要求以女排为学习榜样,刻苦钻研,不畏困难,更多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振兴中华贡献青春和力量。之后,又组织了学习座谈会等。学校也要求各单位弘扬女排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振兴中华”、“女排精神”,她给八十年代的青年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励他们奋发进取、报效祖国,并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永远难以磨灭的烙记。
       27年后的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快车道,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和发展。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仍然需要弘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仍然需要吹响“振兴中华”的号角。因为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和总结,是中国人民奋发向上,永远向前的不竭动力。(杨树林 )

(作者现为我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

参阅文献:
①《南京工学院》校刊
②《80年代的象征——女排》
③《“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喊响25年
(衷心感谢校档案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