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0日现代快报
记者毛丽萍 胡玉梅
它静静地矗立在城市一隅。在新街口这个空气里到处都蔓延着时尚气息的地方,谁也看不出,它就是当年的“南京第一高楼”,谁也想象不出,当年,南京西餐的潮流由它引领……很多老南京人的第一顿西餐、第一杯咖啡、第一口茅台就是从“福昌”开始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到“福昌”下馆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时光流逝中,老字号“福昌”似乎已被新一代的饮食男女“遗忘”,但它的记忆深处却铭刻着当年达官贵人们流连忘返的“纸醉金迷”,它的“身躯”里还隐藏着当年最最时髦元素的痕迹。
走进福昌,仿佛走进旧时光 它的诞生是一个传奇
白天也好,晚上也罢,其实掩在参天法桐下的福昌饭店真是非常的不起眼。
不过,进去之后就会发现别有洞天。相对很多大酒店而言,它的门厅狭小得“无以落脚”,却精致得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拘谨。而总台对面的白墙上,一块块别致的金色小标牌,如同书一般用最简洁的语言记录着饭店的“前世今生”。
这栋楼的诞生本来就是一个传奇,它由当年刚成立的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大师们一手设计。“福昌”饭店经理朱泉介绍,这个饭店1932年开建,三年后落成,耗资250万银元,其中民族工商业者丁福投资200多万银圆,共六层,平面梯形,墙面以钢窗做竖向分割,高耸挺拔,是南京当年第一高楼,也是第一栋西方现代式样的楼房。
当年的第一高楼又是如何打造的?蕴涵了设计师什么样的建筑理念?早在20年前,福昌饭店已经引起了东南大学专家们的注意。东南大学民国建筑专家周琦曾经对它进行过一番调查,他被这个房子的建筑外形、内部装潢深深地迷住。“华盖建筑师事务所有三位建筑师,分别是赵深、陈植、童寯(jùn),他们在海外留洋,学的都是西方古典建筑,不过,他们却能设计出福昌饭店这样经典的西方现代建筑,可见他们深厚的艺术文化功底。”
周琦说,童寯等人设计的除了福昌饭店,还有“国民政府外交部”“AB大楼华东饭店”。同一时期能做出完全不同风格的作品,是华盖事务所当年的辉煌。周琦称,童寯他们的作品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简洁明快,以福昌饭店为例,外形比例协调,线条清晰柔和,“最神来一笔则是饭店侧墙上的凹槽,不是窗户,没有任何功能,有点毕加索雕塑的感觉,很是画龙点睛。”“凹槽”现在主要用于现代的雕刻艺术,上世纪30年代建筑上已经有了,可见它非常超前。
外观现代,里面装潢又如何?周琦笑了:“内部装修非常古典。建造时候功能定性为旅馆,要给人温馨的居家感觉,建筑设计师以19世纪20年代西方乡村古典风格设计内部装潢,小尺度,但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周琦介绍,民国时期的建筑设计是“包干”形式,从建筑的外观,到室内装潢都是设计师一手设计,当年,福昌饭店的家具、灯光都由童寯等人亲力亲为,“白色的墙,黄色暖吊灯,深咖啡色的木质,营造出一种惬意的小资情调,让人一点也不局促。”
时过境迁,室内早已不是原来的“味儿”了,但记者还是好奇地前往探秘了一番。压花的木制门,楼层之间的旋转式走道包有花岗岩,而特色之处在于层高比普通楼房足足高上2米,工作人员介绍说那是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旁边的壁灯外围镶着透明的玻璃罩,更显欧式情调之余多了几分朦胧和温暖。二楼是餐厅,不如现代大酒店的富丽堂皇,空间也小了很多,但装饰的雕花却把你带回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早已消失的雕花石柱,稀有的金色仿古浮雕,以及清一色的黑白老照片,这种中西合璧的布局,置身其间就陷入一种怀旧情绪,走进一个传奇故事。
这个饭店的地基,也颇有几分玩味,地下没有采用水泥,全部打满各色耐腐蚀的木桩,这是因为,新街口地带以前有很多池塘,地基松软,以前又没有混凝土桩子,于是,全部用耐腐蚀的木桩。这样一来,由于潮湿,虽然不容易遭白蚁,却容易腐烂。
猜猜当年时髦的OTS电梯靠什么升降
与时尚的设施,古典的装修相匹配的,该是什么样的基础设施呢?记者了解到,让老员工和老顾客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部OTS手摇式电梯,那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髦玩意。只是现在这部电梯已经难觅踪影,福昌饭店经理朱泉非常遗憾地告诉记者,1991年劳动部检查时,因为手摇电梯太落后,于是就换掉了。不过,现在的电梯在尺寸和坑道大小上依然与手摇电梯一模一样。“那个摇电梯几十年的老工人也已经不知去向了。”
在福昌饭店里,确实有一大一小两个电梯,小的也就是原来手摇式电梯的“翻版”了,站在里面,四五个人就显得相当局促,看着现代化的电子操作,感觉不到一点点当年“老古董”的味道了,唯一的印象就是地方小,速度不慢。
在老员工西餐师傅邵有平心里装的却仍旧是原来的那部OTS手摇式电梯:“门是推拉式的,开门关门都要人工操作,电梯所在位置由罗盘指示,而电梯的升降也是左右扳动一根类似于现在汽车上的挡杆来实现的,比如往左扳是升,往右拨则是降。”邵师傅告诉记者,当时的顾客盈门有一部分就是完全冲着电梯来的,“进入电梯,由电梯师傅为你拉开电梯门,然后手摇至你需要到达的楼层,你就能感受到南京上世纪30年代的场景了。”
陈师傅也在福昌饭店工作过20年,据她介绍,在这个六层楼的建筑里,楼上楼下曾经安装过钢制的百叶窗,炎炎夏日,可以把烈烈阳光遮挡在窗外,而且福昌饭店内部当时还设了车库、餐厅、客房等,设施一应俱全,是民国时期南京的著名宾馆之一。在邵有平印象中,福昌饭店原来面积很大的,中心大酒店的一半都是它的,好几幢楼,一直延续到华侨路。
抗战胜利后,谁才有资格拿它做官邸?
福昌饭店意为“福泽四海、昌隆四方”,1935年建成后,曾经轰动一时,一时间饭店内商贾云集,达官显贵趋之若鹜。可惜好景不长,1937年12月27日,日军攻陷南京,南京陷入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浩劫。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福昌饭店挺过了那段艰难岁月, “年逾古稀”的它至今依然在历史的舞台上清晰地演绎着每一段岁月。只是在长达16年的历史长河里,它没有扮演饭店的角色,身份一度成为与日军谈判受降事仪的地方。
福昌饭店又是如何“死里逃生”的呢?说起来有点玄乎,朱泉告诉记者,有人说日军是从城外一炮射到了福昌饭店的门口,炸弹就在这片安全区爆炸,所幸除了门厅略有毁坏并无大碍。接下来,日军肆无忌惮地大规模纵火中山路,全南京城约有50%左右的房屋被烧毁。福昌饭店也未能逃脱鬼子的疯狂扫荡,饭店的保险柜被砸开,饭店设施、名人字画、银制餐具,以及只要能搬走的都抢走。不过,渡尽劫波的福昌饭店再次得以留存……
另一说则是福昌饭店因为有德国洋行的股份,以至于没有像其它商铺一样,被抢掠后一把火付之一炬,从而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不过,对于上面的两个版本,周琦笑笑,摇摇头, “我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南京主城区内没有发生巷战,主城区内并没有遭到大规模轰炸,像中央饭店、胜利电影院等一大批华丽的建筑都没有毁掉。”
1937年后,福昌饭店就不再是“纸醉金迷”的场所了,在长达8年的抗战期间它被汪伪政府接管,成为军政高层聚会、议事的地方。抗战胜利前夕,重庆方面代表在福昌饭店与日军的松井石根密谈对在华日军的受降事仪。1945年福昌饭店又被国民政府接管,成为高级将领俱乐部。配有独立卫生间的18个房间(当时在南京独一无二),出色的正宗欧式大菜,温婉而富有异国情调的装修风格是上流社会中达官贵人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
抗战胜利以后,这里又曾作为李宗仁官邸,为军政首脑宴请和议事的地方。这不仅因为福昌饭店设计华丽,服务周到,更重要的是福昌饭店在当时就是一个品牌,一个庄重但又奢华的标志。从1949年到1952年,福昌饭店则出租给“大建公司”,当起了办公用房的角色。
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福昌饭店并没有对外开放,这让上世纪国内许多从商的富家子弟无不艳羡地“望洋兴叹”。
倒不是有多美味,只是很小资
1952年至改革开放前,福昌饭店干起了“老本行”,成为江苏省及南京市接待中央首长和重要外宾的首选饭店。“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把福昌饭店作为招收徒弟的南京点;溥仪特赦出狱后到南京,下榻在福昌饭店,他自称是一件愉快而幸福的事;华罗庚、卢森堡大公的光临让福昌饭店更加增色不少。
1966年,福昌饭店更名为胜利饭店。
1987年,恢复原名福昌饭店,成为南京涉外首批饭店面向市民开放。
于是每当夜幕降临,店内又出现了西装革履的男士和珠光宝气的女人们,让这幢建筑从里到外再次散发出大洋彼岸的浪漫和优雅。除了传统的民国菜外,它的西餐是南京城中最出色的,著名的画家宋文治就曾在用餐之后欣然提笔:“正宗欧式大菜,食在胜利饭店”。而至今,许多老南京忆起在福昌饭店享用的第一次西餐,第一杯咖啡,第一口茅台仍是意犹未尽。
当年的西餐究竟多美味?邵有平笑了,“倒不是有多美味,只是很小资。”他告诉记者,当年福昌饭店一共有8名西餐师傅,为了学做西餐他们远赴香港富华“拜师”,半年后“艺术不精”的他们就回来了,人称“西餐黄浦一期”。与现在的西餐相比,不算完全正宗,但在以前可是相当不错了,“做的都是比较传统的西餐,如菲力牛排、法式炸猪排、炸鳜鱼、汉堡牛排、乡下浓汤等,价格不菲,大多数售套餐,有3.5元、8元、15元三类,要知道那时月工资可只有20元左右,比较起来是相当奢侈了。”
谈及洋味十足的西餐厅,邵师傅也很是自豪:“电影拍摄,常在这取景,我也因此熟悉了一些演员,比如王馥荔等。”遗憾的是,邵师傅没有回忆出哪些影片曾在这取景了,不过说起当年西餐厅的趣事,老邵倒是记忆犹新:“西餐是有了,但其实还并不是很开放,因为西餐厅的名气及情调,一些有层次的小年轻谈对象都爱到这儿来坐坐,记得有一天,有一对年轻男女勾肩搭背地进来,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非常的普通,但那时可不允许,服务总台安插的安全局的人员于是毫不客气地走过去说,‘不要太那个,要亲热回家亲热去’,硬把卿卿我我的一对劝走了。”还有就是西餐刀、叉的用法笑话,“吃东西,拿叉子像铲泥巴一样,不会切,有时就看到顾客叉着猪排、牛排像啃烧饼一样,极其搞笑。”
中餐接了西餐的班,浪漫都存进了记忆
西餐让人回味,风靡一时的“胜啡”也让人追忆。记者了解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一楼留出2/3的空间改造成了南京第一家胜利咖啡厅。南京的第一座台式投币电子游戏机也在这个胜利咖啡厅诞生。男女老少甚是向往,直到现在很多上了年纪的南京人还能记起当年“胜咖”在南京刮起旋风的景象。随着“胜咖”在南京的日益增多,上世纪80年代初,福昌饭店又把胜利咖啡厅“变”成了在当时规模不小的百货商场。商场作为福昌饭店的补充,为饭店住宿用餐的客人大大提供了购物的方便。商场的每一样东西都属于当时走在时尚前沿的流行商品,尤其是女装,大多是进口货,不菲的价格让顾客在欢喜之余也有些知难而退,所以到后来商场遇到了经营困难而不得不关门。
但不管怎样,这样一个百货商场多少是今天繁华的新百、金鹰等大型商场的早期雏形,这也正是让许多福昌饭店的老员工引以为豪的地方。
“后来,由于形形色色的人被吸引到福昌,其间不乏一些小混混,滋事闹事也就多了,不好管理,尤其是咖啡厅开到夜里12点,在当时是蛮疯狂的,于是西餐厅就关了。”
没有了西餐,没有了“胜咖”,现在福昌饭店唯一“原汁原味”保留的只有民国菜了:桃仁鸭方、八宝元鱼、清汤凤尾虾、绣球干贝、粉蒸回鱼、生敲海参、母油鸭、老鸡炖鱼翅、老鲍怀珠、木耳老鸡汤……
工作人员说,福昌饭店是“民国游”的景点之一,现在有很多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侨一路打车,不断问路,几经周折到福昌饭店来。更多的是一些老南京到福昌饭店来寻根,在这里尽情地享受怀旧的感觉。
一位外国游客在网上说:“这家很有历史背景的饭店,虽然大厅小得不可思议,但客房设施和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到。最神奇的是,在这里,时刻都会沉浸到一种历史和回归的奇妙感觉里。”台湾的一位老者则在网上回忆,当年在福昌和一群好友在饭店里讨论评选好莱坞美女的事情,他的结果与后来公布的结果只有很小的差别。福昌当年有留声机,他和韩国的开国者们在这里吃饭、听莫扎特、谈论时局。
到了福昌不谈吃,只回味逝去的年华,凭空也能生出几分沧桑。
仅从外表,已难见福昌的昔日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