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东大人物
诗比人生 情以教学———记我校土木学院单建教授
发布时间: 2010-05-25                    访问次数: 1149

        有人说他傻,都与这个时代脱节了,宁可住在70平米的陋室,也不要学校新分的大房子,他觉得家里人口少,够住就行;有人说他根本不像大牌教授,喜欢诗吟作对,为人谦和低调;有人说他洒脱,从教三十年来,编写的书除了《结构力学》,就是《趣味结构力学》,授课范围也仅限于东大,其他地方再高的报酬也不去兼职,他说自己就是喜欢教学,喜欢让他魂牵梦萦的三尺讲台……他就是单建,我校土木学院的“明星”教授,更是学生心目中最“资深”的“孩子王”博导。他1946年6月生于江苏泰州,1981年起在我校任教,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单老师被“评师网”评为“2009土木及建筑专业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211院校类)”第一名。
  三尺讲坛 耕耘不辍
单老师非常热爱教学工作,并从中享受那份传道、授业、解惑的快乐。虽已年过花甲,身为教授、博导的他仍然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他说:“只要学生不嫌我老,只要我还没有退休,我就要一直为他们上课!”学生打心眼里喜欢这个高瘦的“老头”,也由衷地喜欢他上的结构力学课。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很重要也很难学。“大学里最低的分数”往往产生于此,甚至补考、重修的难度也毫不含糊,很多同学对它望而生畏。力学理论多枯燥乏味,但单老师却似有“魔戒”一般,能将艰涩、生硬的概念化繁为简,并能结合工程实践及日常生活展开讲解,融趣味于其中,硬是使这门艰深枯燥的课变得严谨简明、形象生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常使学生有如沐春风醍醐灌顶般的豁然开朗。他在课堂上从来不是“一言堂”,总能在恰当的时候抛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鼓励大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们都说,搞土木工程的靠结构力学吃饭,而单老师就是行业入门的“引路人”和“把关人”。
  凡是他上课,同学们总是会在课堂上抢占位置,争坐第一排。他给本科生上课,教室里也常常挤满了研究生或考研的学生。“课堂上的单老师总是神采飞扬,气宇轩昂,抑扬顿挫总关情。让学生学到知识之外,更感受到了师者的力量,‘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土木学院大四的曾以华忆及上结构力学课时的情景,如是说。
  如果在九龙湖校区有上午的课,单老师多半会在头一天傍晚佇3底〉骄帕蚋鹨桑蛟诿挥腥魏胃扇诺那榭鱿戮残谋缚巍?br>  在东大工作近30年里,他一直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他将教学当艺术、视讲台为舞台,力求给学生上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他精心组织教学、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出版了《趣味结构力学》一书,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枯燥的力学课程变得轻松活泼,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结构力学的兴趣。他创立趣味教学法作为东南大学结构力学教学的特色而闻名全国。
  在学生的眼里,单老师非常严谨。他对学生的每一篇论文,大到论文的层次结构,小到标点符号都会一丝不苟地修改,常常改到“面目全非”。后来学生发论文,自己不改上三五遍,根本不敢送单老师看,怕被“老单”改得太难看。
  他也是出了名的随和、谦逊,经常不耻下问。在编写《趣味结构力学》一书时,他会对书名的英文翻译究竟是《FunwithStructuralMechanics》还是《InterestingStructuralMechanics》讨教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小侄子,也会在制作PPT文档时就有关技术问题请教自己的研究生。2008年,大二的杭锡英和李秋熠两位同学发现了单老师讲课中的一个失误,并在课后向单老师当面指出,他非但没觉得难堪,反而特高兴,对她们大加赞赏,除了当众纠正自己的失误外,还送给她们每人一本他刚出版的《趣味结构力学》作为奖励。后来,这两位同学被评为土木学院那一届学生中仅有的两名“学习优秀生”。单老师知道后十分欣慰,赋诗一首送她们:“质疑汗浃先生背,颁奖花开学子颜。讲席风清人自乐,龙湖春早雨潺潺”。通过结构力学,也通过自己的诗词,单老师与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学们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也会乐意地向他诉说。
  诗以咏志 别样情怀
言单,必言其诗。诗词是单老师从青年时期直到今天的挚爱,也是令学生们喜欢、仰慕他的神韵。
  “文革”期间,单老师开始接触格律,并与诗歌解下了不解之缘。1967年,时值“文革”中学生大串联,在从长沙徒步走到厦门的漫漫长路上,因有了诗歌的陪伴,年轻的他也不再孤单。大学毕业后,他也曾经历了一段艰难人生,上巴蜀,下煤井,蹉跎岁月中一直没有放弃的是对土木工程的学习和诗歌的写作。他用诗词记录岁月,陶冶性情,四十余年来,始终笔耕不辍,近年来还与东南大学校歌的词作者王步高老师一起主编了《东南大学校园诗词选》。
  单老师的诗词,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平生经历,人生感悟。在他的笔下,有游巴蜀,临岱顶,登黄山,上井冈,“男儿壮志,高歌慷慨,要向天涯鸣鼓”;有感叹人生无常,下煤窑、出巴山,“回首盐场,忽然路转,便作天涯隔”;有畅想重回母校,孜孜苦读,“清华园里,伴灯迎起红日”;有赠与亲友,写于妻女,“聚少离多休叹息,岂在朝朝暮暮?”
  再一类是感怀国事,记录历史。毛主席逝世,邓小平复职,“八一”建军五十周年,“七七”事变七十周年,“嫦娥一号”探月,举凡历史大事,他都用诗抒发情感,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2008年奥运会中,中国代表队每获一枚金牌,他就写一首诗发表在第二天的清华大学校友网上,总共写了51首;汶川地震时写的那首《念奴娇》也非常感人,学生都不自觉地手抄下来,争相吟诵:“山崩地裂,恨苍天、暴殄世间珍物!梦绕剑南形胜处,满眼断垣残壁。骨肉流离,生灵涂炭,一夜头飞)。八方驰救,神州尽是英杰。”
  2009年教师节,学生们给单老师送来了一束鲜花,他深有感触,吟诗一首:“讲台黑板爱无涯,未有文章号大家。自诩平生清似水,年年此日受鲜花。”
  2010年,单老师被“评师网”评为“2009土木及建筑专业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211院校类)”第一名。他深知这一荣誉主要体现了学生对自己的厚爱,又写了一首诗向同学们表示感谢:“学子心投师网中,青春厚爱及诗翁。黄金书屋千钟粟,不换湖边桃李风。”
  他的诗歌里有国际国内时事,有生活点滴的趣事。大到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小到邻居家的狗、田园的蟋蟀都可以入诗。他常常用两节课间五分钟休息时间,在黑板上写下自己最新诗作。他要让课堂时间不打折,课间加赠诗词小“点心”。评师网上,学生留言“喜欢他的讲课,还有他身上的正气和文气”。
  豪迈人生 静观沧海
有同学说,读单老师的诗歌,有稼轩的豪迈,有太白的浪漫。而单老师正是诗如其人,人生如诗。
  这么多年来,单老师依旧坚守着“热血青年”的那份热情与韧劲。文革期间,他和同学一起大串联,曾从长沙徒步走到厦门;文革后期又去陕南山区建矿、挖煤;59岁那年夏天,他从南京骑自行车回家乡泰州,日行三百余里;他喜欢游泳,一口气能游2000米以上。他的故事也许算不上惊天动地,却是我们身边的一股朴素而具有很强感召力的暖流,让你不得不思考生命的广度与精度。
  单老师身上那股“热血劲”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去年上半年土木学院成立了学生自行车协会,每学期出去两三趟。大家还邀请单老师一起骑车绕南京城环行,他欣然应允,还一个人提前骑车为同学们探好路线。
  他淡泊一生,至今还住着校东的两室一厅的小房子。当年学校分将军路的房子,他觉得自己家里人口少,房子够住,就压根没去申请。别人说他傻,他只是淡然笑笑“身外之物而已”。
  有学生说,“单老师个子很高很瘦,身板也特直,他做人也是方方正正,让大家不得不仰视他精神上的‘高度’。”
  泰戈尔说,让生命如夏花般绚烂,单建老师正是用诗歌、热情执著地诠释着他的人生。人生豪迈,师者无悔,静观沧海,荣辱不惊。(周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