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旧版栏目  校友风采
写意人间千幅画 记我校旅游学系主任周武忠教授
发布时间: 2010-05-25                    访问次数: 816

 

   一片经过科学规划的园林景区或城市景观,人们在为如画美景、人行画中的神奇而惊叹之时,自然会为其中赋予的人的智慧与灵感所叹服。而运用景观美学、园林艺术,让千山万水、城市乡村美丽生动起来,是我校旅游和景观规划设计专家周武忠教授所热爱所擅长的。如果说未经规划的景观是一块璞玉,经过雕琢方能凸显湿润的光泽,那周武忠就是那埋首挥锤的琢玉之人。
  走进“农艺大院”
  自1980年考入南京农学院,学习果树专业,周武忠从此与“农”结缘,开始在花繁叶茂、果树成林的“农艺大院”里伺枝弄叶。农学院毕业后,周武忠被分配到扬州大学农学院(原为江苏农学院)园艺系工作。适逢当时园艺系新增设观赏园艺专业,缺少师资,他被安排到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进修,并承担起参与创建观赏园艺专业(即园林专业)的重任。实际上,周武忠在大学时代就对观赏园艺感兴趣,有关梅花研究的本科毕业论文还在《上海农业科技》杂志上全文发表。
  那时我国的园林和花卉科研才刚刚重新起步;因为在文革期间,花卉园林曾被说成是“封”、“资”、“修”,不被人们所重视。因此1987年,周武忠转向研究花卉文化和园林美学时,在农学院的环境里无疑会招致许多非议———花卉、园林本身是一门新专业,其美学、艺术、文化理论似乎与大田作物和畜牧果蔬无关。但周武忠力排干扰,仍然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其中。
  周武忠先后为扬州大学园艺专业、园林绿化与环境工程专业及建筑装饰专业的本科生系统讲授了《园林美学》、《城市园艺学》、《插花艺术》等7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他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潜心学习,徜徉在园林美学和花文化学两个研究领域里,常常通宵达旦地阅读、写作,并经常利用节假日外出考察的机会收集资料。1992~1993年,在美国进修期间,他把省下的美元全部购买了昂贵的原版书刊,回国时所有行囊都装满了资料和书籍。1994年,他到日本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时,也把剩下的日元购买了资料。
  1998年,周武忠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京艺术学院国家计划内的博士研究生。一个长期在“农艺大院”生活与学习的人来到艺术院校,周武忠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他的求学欲望格外强烈,开始用新的知识、从新的角度钻研园林和景观艺术,并逐步取得了新的突破。
  百花园里的使节
  想象中花的使节应是风姿绰约的,不想周武忠一个七尺男儿,倒成了百花园里的使节。他于1987年起主持《琼花研究》课题,并出版了一部研究专著。这本专著在全国同行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周武忠也因此被称为琼花专家,成了名副其实的人与花之间传递美的使节。
  在花文化研究上,周武忠率先将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构建了基本的理论框架,撰写的论著《中国花卉文化》,被我国园林学科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汪菊渊教授认定是我国该项研究领域的第一本专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陈俊愉教授主编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将此书列入《中国20世纪初期至90年代观赏园艺纪事》。随后,周武忠主编了一百多万字的我国第一本《中国花文化辞典》。该辞典被安徽省出版总社列为重点书刊出版。周武忠在花文化研究领域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国际园艺学会的关注,“花卉与文化”被列为第24届国际园艺学大会的主题,他本人也得到国际园艺学会的全额资助,赴日本京都出席这次大会并作主题报告。大会期间,他作为到会88个国家的千余名代表的7位贵宾之一,被特邀到大阪国际展览中心出席’94国际花卉研讨会开幕式,并作“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人文历史因素”的特别演讲。回国后,在中国花卉协会成立十周年暨海峡两岸花卉发展研讨会上,他以全体代表的名义向全国发出了成立中国花文化研究会的倡议书,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响应,并很快得到农业部、民政部的批准,并由他担任会长。
  在园林美学上,周武忠在全国率先为观赏园艺专业系统开设了“园林美学”课,得到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知名美学家和园林学家的肯定。1991年,经他提议,建设部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在扬州召开了“中国首届风景园林美学研讨会”。他的第一本有关园林艺术和美学的专著《中国园林艺术》也于当年被香港中华书局列入《文明的探索》名人名家丛书出版,并在几个月内即为台湾中华书色局购买了台湾地区的出版权。他编著的讲义《园林美学》通过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社科院、清华、北大、同济等单位知名教授的联审,作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的重点书目出版。
  不到三十岁便出版了多本学术专著,周武忠因此获得同行及领导的关注,并获破格晋升,而立之年成为扬州大学农学院最年轻的副教授。
  1995年,周武忠创办了扬州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并兼任扬州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直至2001年来我校工作后离职),直接参与扬州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1996~1997年,又先后当选为民革扬州市委员会副主委、江苏省政协委员、扬州市郊区政协副主席。虽然有了位置,但周武忠心里明白,对于一个知识分子干部来说,只有凭自己的知识,凭自己的学术成就,才能更好地参政议政,才能为社会多作贡献。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没有放弃学术研究,而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以致用,用而知不足,于是周武忠又弃政从学,再次走进校园,做了著名美术史论家奚传绩教授的博士生。他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沉浸在园林艺术的海洋里,用眼睛和头脑发现蕴藏其中的大欢大美。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理想家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用以历史比较和平行比较为主的综合比较研究法,不仅从地理环境、审美理想、文化背景、设计思想等方面分析了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差异,还从人类共同的“本原观念”出发,揭示了造园艺术的本质。答辩时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并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本论文作为我国有关中外园林艺术比较研究的第一本专著,以《寻求伊甸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为书名,很快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著名艺术学家张道一教授在该书序言中称:“(该书)为艺术研究的拓展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自然 文化 人
  走进周武忠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字画,“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人”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让自然、文化、人协调一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理想,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的景观设计也永远不会过时。近几年来,周武忠在江苏、安徽、浙江、四川、山东、河北等地实践着他的“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人”的旅游和景观设计理念。
  “沿江开发应当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人,遵循这一规律,江苏省沿江开发就可以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沿江经济走廊的同时,把五百里长江岸线建设成一个充满魅力的生态旅游带;违反这一规律,我们将很有可能酿成无法弥补的历史遗憾,那将愧对后人,愧对沿江五百里山水。”这是周武忠在结束我省沿江旅游开发综合考察并接受《新华日报》记者采访时,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的一番话。周武忠说,长江是造物主给予我们的弥足珍贵的自然资源。国际上很多著名的黄金水道如莱茵河、苏伊士运河等,都既是经济走廊,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带。江苏沿江依托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度假型旅游,完全有望建成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在安徽黄山市投资额最高(总投资人民币30亿元)、占地规模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新徽天地”大型娱乐休闲度假项目规划中,周武忠再三强调他的自然、文化、人相和谐的的理念,对“新徽天地”以大旅游、高起点为指导思想,实施整体开发;以徽文化为核心,突出人文特色;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增强动感和参与性,以实现与黄山风景名胜区的互补。在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的知名教授和黄山市委书记和市长出席的专家评审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周武忠的“文化与生态共生”的旅游规划理念和以徽文化为主线,结合主题公园开发的形式进行项目策划,符合当前世界旅游业发趋势和黄山市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周武忠应邀出席了2004中国南京新街口商圈高层论坛,他的打造“中国最大的步行游憩商业圈”,回归公共空间,激活商业文化,把新街口商贸圈建设成浪漫、和谐与宜人的市民生活和休闲的乐园的观点,获得出席论坛的领导、专家以及广大南京市民的高度评价。(姜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