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旧版栏目  校友风采
为有壮志砺德业 新材补天慰女娲----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孙伟教授
发布时间: 2010-05-25                    访问次数: 941
 

  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传说,可以将我国土木建筑材料的创始人追溯到远古洪荒时代。然而在东南大学有这样一位致力于“补天材料”研究的女科学家,她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在土木工程材料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作为女娲的传人,她用现代科学技术诠释了中华民族的远古神话理想,为我国工程材料科学作出了杰出贡献。她就是2005年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唯一的女院士、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孙伟教授。
  巾帼女杰的理想
  1935年,孙伟出生于山东胶县的一个小村镇的书香家庭,祖父是位私塾先生。受家庭熏陶,孙伟从小就接受教育并跟随祖父学习书法。抗战胜利后,胶州成为老解放区。回忆往事时,孙伟教授依然记得十二三岁的时候最愉快的事就是和解放军战士们一起到城墙边写标语,为此她受到了解放军的特别表扬。家乡石刻桥碑上的隶书字“胜利桥”三个字就是她十四岁时所写。多年以后,孙伟教授的书法作品成为国际同行和友人珍爱的礼品。
  少年的孙伟曾经有这样的理想,长大后要做一名教师。后来,苏联影片里英姿飒爽的女土木工程师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开始憧憬当一名土木工程师。1954年秋天,她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南工土木工程系录取通知书。因为是解放后胶县的第一位大学生,村里的父老乡亲敲锣打鼓的为她送行。他们禁不住的赞叹,这个丫头的确比小子都强!
  在大学的班上,来自北方农村的孙伟,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都与来自上海等南方地区的同学相比显得有些“土气”,然而担任班里团支书的她主动关心帮助同学,并努力刻苦学习。性格纯朴、成绩优秀的她渐渐受到大家的欢迎。1958年,二十三岁的孙伟毕业留校担任姚琏教授的助教。她小时的理想做教师和土木工程师竟然巧合得象复合材料一样。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的工作是高强度的脑体复合劳动,对女生绝对是个挑战。孙伟教授有句话,“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同志能够办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到。”材料系的土木工程材料教研室是江苏省的“巾帼示范岗”。孙伟教授和该岗位上的科研团队的骨干教师钱春香教授、张亚梅副教授等都是女教师。她们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不俗的学术成果擎起了巾帼女儿理想的天空。
  六把实验室的钥匙
  从1960年代起,孙伟开始从事土木工程材料和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能不同的材料,经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技术途径复合而成的一种新材料。其整体性能不仅优于各部分的性能,也优于各部分性能的叠加。如钢管柱混凝土,其承压力大大超过混凝土与钢之和。孙伟以学者的敏锐和女性的洞微涉足这一新领域。上世纪80年代初,水泥与混凝土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孙伟的论文《钢纤维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研究》被慧眼识中。美国塞拉克斯大学代表团访问我校时,就此项研究与孙伟作了交流。1984年8月,受到邀请,孙伟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塞拉克斯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去完成合作科研项目。
  在塞拉克斯大学访学时,她充分地运用起那里优越的研究条件。直到深夜,物理大楼实验室的灯还亮着,这曾引起了巡警的好奇和警觉。当他敲开门后,明白这位中国女学者为复合材料的研究不分昼夜时,由衷地感到敬佩。出于对孙伟的学术功底和内在潜力的认可,与孙伟合作的门德尔(J. A. Mandel)教授把化工、材料、物理、土木四个系有关实验室的6把钥匙交给了她。他希望孙伟在材料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使两者的合作科研珠联璧合,以完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下达的任务。
  孙伟不仅利用塞拉克斯大学先进的仪器设备,有时还到附近的林学院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那里的大型计算机,一到晚上、节假日便成了她的专用品。常常是下午七点将数据输入,凌晨四点到八点计算结果才出来,而她则坐在实验室里边研究边等待。作为塞拉克斯大学的荣誉,1985年5月,孙伟被推荐到在罗杰斯特召开的纽约材料科学学术交流会上去作复合材料界面研究的报告。她的报告受到了评委和执行主席高度的评价。
  半年的合作科研时间到了,塞拉克斯大学致函当时的管致中校长,请他让孙伟延长半年访学时间。半年的时间,孙伟的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界面强度的研究、钢纤维增强砂浆纤维一基材界面特性的研究,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论文在国际性权威刊物《美国混凝土学会学报》、《美国混凝土学会材料学报》上发表。合作期限又到了,门德尔教授再次要求延长合作时间,孙伟谢绝了门德尔教授的挽留,因为学校正等她给研究生上课。但她在实验室里搞研究直到临上飞机的前一天。当美国朋友悄声问孙伟是否是共产党员时,孙伟巧妙的回问,“你看我象不象?”美国朋友连连回答:“象、象”。
  深夜长明的“航标灯”
  孙老师的刻苦和工作起来不要命,材料系的学生们都知道。孙伟教授每天早晨8点钟准时到办公室,中午到学校餐厅随意吃点,深夜12点以前几乎没有睡过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当学生晚上回宿舍时,总能看到孙老师办公室灯在亮着,久而久之,被学生们称为“孙老师的灯”,这盏灯成为激励学生们的“航标灯”。
  孙伟教授的忘我奉献,得到了她的老伴张甫廷先生的支持。这位已退休的师级干部为了支持老伴的事业,不仅担起几乎全部的家务,而且还担任了她的学术秘书。材料系党委书记赵弘说,“孙老师的先生是我们系不拿工资的员工。在五五楼孙老师的办公室,可以经常看到孙老师的先生中午来送盒饭。他把孙老师的学术资料以及参加国际会议的图片都管理得井井有条。”正是这种忘我精神的复合和凝聚,使得孙伟教授创造出奇伟、瑰丽的学术成就。
  座落在五五楼的混凝土材料实验室,条件的简陋令人难以置信。可是就是在这个地方,孙伟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的搬动上百斤的钢模具,聚精会神地处理实验数据。很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数据就是在这里诞生和验证的。当学生问起,做材料实验累不累时,孙伟老师总是笑着说,“我一到实验室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谈起孙伟教授的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蒋建清教授说:“孙老师一直鼓励我们,要养成不甘落后、争创一流,做大学问的气魄。虽然条件比较落后,但她最乐于和美国西北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等国际一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院系开展交流。乐于使自己的研究方向面向国民经济和国家建设的主战场。”这种宏阔的国际视野和开放的学术胸怀,已经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重要的文化内核。孙伟教授先后承担和负责了国家“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十五“863”、“973”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京地下铁道、长江三峡、江苏高等级公路、南京长江二桥、苏通大桥、国防军工项目等重大工程及国际合作项目近40项。她用忘我的精神和卓著的成绩谱写着一首又一首强者之歌。
  壮美的生命交响诗
  在孙伟教授门下受教的学生,真切感受到一代名师的风采。她亲自和学生一起做实验,一起测试,一起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并且经常帮学生称料。今年孙老师的课题组承担了某大型桥梁钢锚箱纤维砼的制备技术及耐久性研究课题,当时工期非常紧,实验工作正赶上炎热的夏季,当时实验室温度高达40度,孙老师不顾高温亲自配制砼,衣服全被汗水湿透了。
  孙老师的治学严谨已经内化到生命中。在她这里,任何理论推导都必须有理有据,每一组试验数据都必须真实可靠。当谈起如何对待学生异常实验数据时,孙伟教授说:“要学生给实验异常数据予以合理的解释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实验数据是对工程负责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二是异常数据中很可能蕴藏着创新的契机。”学生们在孙老师门下受教总能感受到“严而不厉,威而亲切”的名师风采。
  孙老师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十分感人。2004年的3月到9月,孙老师病了一场,连续化疗了六次。化疗可以说是对人的精神和肉体的极限考验。可她总有那么一种不服输的韧劲,她从来没有被病魔打倒过。每次她都在治疗的间隙坚持工作,在病床上她都认真的修改她指导的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亲自给学生写评语。
  孙老师的学生也是合作伙伴的张亚梅副教授说:“除了工作外,孙老师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她自己。近几年中,孙老师生过几次大病,有好几次,她强忍着病痛在病床上和我们讨论问题,还给学生修改论文。任何时候,她所想到的都是她的学生和科研项目。”她用自己深厚的学术功力和高尚的师德奏响了一首壮丽的生命交响诗。
  12月的苏通大桥工地寒风凛洌,年近七十、身体尚且虚弱的孙伟教授不顾心疼她的博士生们的反对,依然来到工地上,她关心着这里的实验数据,并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经验向工程方和学生提出指导意见。她坚持说,“只有到工地上,对情况的了解才能真切。苏通大桥是示范工程,做好这边的工作可以为后来的工程提供很多借鉴”。她象神话传说中以身补天的女娲,把自己的全身心化做了最坚实的“补天材料”,献给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事业。(
李昭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