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旧版栏目  校友风采
心系教学 甘为人梯——记东南大学蒋永生教授
发布时间: 2010-05-25                    访问次数: 595
 
     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师生的眼里,年过花甲的蒋永生教授是一个永远也闲不住的人。他四十年如一日,为东南大学土木学科的建设殚精竭虑, 大胆推动教学改革,为了培养人才,他甘为人梯。老师学生称他是“孟二冬式”教授。

让教改之路越走越宽

        1989年起,蒋永生开始担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系主任。他结合丰富的教学与科研实践,组织教师连续推出一系列改革,获得强烈反响。

        为了切实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2000年,蒋永生提出“把实践教学改革的文章做大”,承担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该项研究涵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包括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入课题、整合现有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和创新基地、支持学生广泛开展课内外科技创新活动等。改革使蒋教授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

        蒋永生的研究成果对国内高校土建类专业的发展发挥了示范作用。香港理工大学了解到这项改革经验后,特地派学生到东南大学,按土木学院的培养模式参加实习。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五届国家教学成果奖的评审中,由蒋永生教授主持的《土建类专业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拓宽学科口径的领头人

        谈到土木学院教学改革的历程,蒋教授:“改革包含大量的具体工作。拓宽专业口径,不仅牵涉到理念更新等主观因素,更涉及到师资培养、课程设置等一系列相关内容。改革成功的标志,是培养更多深受社会欢迎的学生。”

        在改革的过程中,蒋永生把教学改革和全系的长远规划、老师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他几乎和每位老师探讨过专业发展的方向,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他的建议下,学院从建设高峰学科带动教学和科研入手,打造出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培养出大批诸如吕志涛等学术造诣深、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人才,为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材建设上,蒋永生带领全系教师构建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凝练专业主干课程。同时按照新的教学模式,他带头编写了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道路勘察设计、地下结构工程等25本系列教材。

        在蒋教授的推动下,土木学院学科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4个学科齐头并进;全院的博士点从1个增加到11个,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重点学科各一个……2005年6月,在杭州举行的首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该校土木学院两支参赛队分别取得总分第一、第二的成绩。2005年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土木学院获团体特等奖,参赛学生3人获特等奖,2人获一等奖,9人获二等奖……

甘做青年教师成长的梯子

        2005年8月22日,蒋永生因病住院而未能出席一个建设部的重要会议,大会为此专门发来了慰问信。东南大学的师生们都说:“为了推动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改革,蒋教授累倒了。”

        据介绍,由茅以升等学术巨匠开创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曾以良好的传统与学风造就和吸引了金宝桢、徐百川等大批优秀人才。为了大力扶持和培养一批青年才俊,蒋永生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

        为了队伍建设,蒋永生主动将地下结构研究方向这一学术平台交给年轻的副教授负责,自己甘当其“下手”。他主动拿出倾注自己大半生心血的几门主干课的讲稿,帮助年轻教师做好教案。同时,在全国高校专业大调整需要出版面向21世纪的系列教材时,蒋永生提出了让较年轻的教授担任主编的建议。由于他的带头示范,土木工程专业的系列教材全部由年轻教授担任主编和副主编,老教师们主动承担主审和顾问,从而把一批年轻教师推向了学科前沿,为他们走上学术前台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6年,土木系行政班子改选,为了贯彻干部年轻化的方针,蒋永生教授积极支持思想业务素质好的年轻教授李爱群担任系主任,自己则由系主任“降”为系副主任,并要求排在最后,当好顾问。现任院长李爱群由衷地说:“蒋老师对我们年轻人真正做到了扶上马、送一程。”蒋永生则坦言:“永远这样忙忙碌碌,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优秀创新人才有所贡献,就是我最大的快乐。”(郑晋鸣)


(编者注:转自2006年2月11日《光明日报》。本文作者是《光明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