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教学德性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因为教学德性素质蕴涵了丰富的内容:不仅包括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精神的统一,仁智统一、学思统一与知行合一,而且还包括教学的艺术德性,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以美求真,以美储德的精神。
就教学艺术德性而言,首先必须理清教学与求真的关系。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教学的本质就在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认为,“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可见,教学与求真密切相关。其次,须弄清求真与审美,或者说真与美的关系。黑格尔从真与美的关系中揭示了其内在的关联性。他曾对美下了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因为在黑格尔看来,在严格意义上,真与美却有分别。因为说理念是真的,是符合它的自在本质与普遍性的,并且将其作为思考的对象。而作为思考对象的不是理念的感性的外在的存在,而是这种外在存在中的普遍性的理念。同时这一理念“也要在外在实现自己,得到确定……自然的或心灵的客观存在”。然而,“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现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因此,“美就是理念,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再者,还须理清求真与德性的关系。关于德性亚里士多德曾阐释道:“德性有两种:理智的和道德的。理智的德性,是由于训练而产生和增长的(所以必需时间和经验);道德的德性则是习惯的结果”。其中“理智的德性”体现了求真与德性的关系。而人“理智的德性”不会与生俱来,而是后天“训练而产生和增长的”。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理智的德性”——教书育人的题中之意:做学问首先需要学做人。我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指出:“道德者人之基础也,学术虽精,道德不足,犹诸筑屋于流沙之上,稍有震摇,无不倾倒。”因而,每一个“教”或“学”主体都应“崇尚道德而高人格”,“勿屈己以徇人,勿沽名而钓誉。”因此,“教学”、“艺”术、“德性”并非风马牛不相及,而是有着内在的关联性。
如何才能展现教学艺术德性?必须处理好学、思、行之间的关系。《中庸》曰:“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博学”与讲授内容密切相关,“审问与慎思” 和讲课的进度与问题设计相关,“明辨与笃行”和推导、讲解与实验相关。
一是在讲授内容是教学艺术德性的基础环节,教学艺术德性要求教师在讲授内容方面,不仅要注意讲授的内容博精兼顾、多寡合宜、难易适度,而且要坚持科学性与系统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理智德性塑造与道德德性养成的结合。进而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创新能力与德性的培养奠定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
二是讲课的进度从教学节奏把握中,体现了教学艺术德性。关于教学的节奏,一般说来,课堂教学是由一系列的问题、概念或者原理引领的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组成。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总体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总是有始有终、有展开;同时它作为总体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部分的教学内容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起承转合。这样便形成了教学的节奏。如果我们把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比作一次战役,因此,在教的过程中,“教”的主体即教师,须把握好教—学的教学的节奏,遵循张弛有度,快慢结合原则;善于承上启下,巧妙地起承转合,才能使得每次战役获胜。
三是“教”的问题设计体现了“教”的智慧、艺术和理智德性的结晶,是教学艺术德性的核心环节。其一,在紧扣讲授内容的基础上,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方法,启发学生“审问之”——激励其依据有关理论或原理进行思考,培养其创新思维的能力。“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其二,在“学”与“教”的节奏同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慎思之”,正如孟子所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这里论及的“思”包括承上启下式、案例引导式、探究重点式、突破难点式、举一反三式等。
四是推导或者讲解的过程是教学艺术德性的中心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循循善诱:由已知到未知——基本概念、原理清晰,重点突出,要善于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者熟知的案例、概念、原理讲解或者化解难点;从已知的概念、原理引发学生对新概念、新原理的感知与感悟;由个别到一般——(在与“教”相关领域中)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具体现象、人物、事件,上升到理论的分析;由熟知到真知——将(在与“教”相关领域中的)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理论的分析、概括与提炼,上升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其二,启发分析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同时须详略得当。与此同时,须关注基本概念、原理、重点、难点中蕴涵的方法论的讲解与提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是实验是教学艺术德性的综合性环节,体现了教学艺术德性的知行统一性。如同笔者在“谈谈青年教师教学德性素质的培养”中指出的那样,实验包括思想(理论)实验和实物实验。就思想(理论)实验而言,它体现了教学艺术德性之主体在“教”与“研”的过程中,对于将个别、特殊的事件、案例的分析上升为一般原理、规律、方法的省察与思考。就实物实验而言,其教学艺术德性体现了“教”之主体对于“学”的主体的研究能力、理论或方法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比如:基础科学、工程、医、艺、管等的“学”之主体通过各类实验的各类实验;文理科的“学”之主体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所学的知识。正所谓,感觉的东西未必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通过知行合一的实验,有时还须多次反复,才能将熟知变为真知。在感悟真知中体悟美、欣赏美、领悟美。
青年教师教学艺术德性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的教学中磨练。“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利自磨砺出”。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品味教学艺术德性之美,领略教学中真善美的和谐!(陈爱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