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旧版栏目  至善论坛
“将终身探索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韦钰在报告会上深情寄语东大学子
发布时间: 2010-05-26                    访问次数: 649

      
       2008年10月27日下午,我校逸夫建筑馆二楼会议厅里热闹非凡,宽敞的演讲台和满场东大师生们一起焦急的等待着。2时钟响,身着蓝色上衣,头发斑白却精神矍铄的韦钰院士走上讲台。作为东大的老校长,她应邀为师生们做题为“将终身探索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科学创新与科学精神的专题报告会。

        创新思维源于激情驱动下产生的灵感 

         在沈炯副校长简短地介绍后,韦钰院士首先给同学们带来看一部题为:教育的未来(Did you know?)6分钟的短片,轻快的音乐伴随着蓝底白字简单而迅速地罗列出一系列数字,向全场师生们展示着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巨变。

         韦院士以此为引子,向大家介绍了当今世界科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她引用“UNESCO-Kronberg宣言”预期在25年后,知识获取和分享将越来越受到技术的影响,而传统的教育过程将会被彻底改革,新的知识社区将会形成。教育改革因此被赋予了太重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她认为良好的情感、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共同组成人类发展的基础。所谓良好的情感就是创新思维,是源于激情驱动下产生的灵感。她认为创新思维是必须培养的,是一个人必须沉浸在里面的东西。她以风趣而又幽默的语气引用了王选院士、剧作家西蒙、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唐纳德.基奥等人的话来总结“激情”。而后当她略带谦逊地感叹文学家总结的就是比自己总结的好时,被全场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快乐而又意义的人生

          谈到人生,韦钰院士笑着说,我们那一代人接受的教育就是“奉献”。而你们这一代人应该拥有既有价值又有快乐的生活。她对在场的师生们诚恳地说,人的一生如此短暂,应该拥有有价值又有快乐的人生。赢得了大家的共鸣,掌声经久不息。

       对于工作为了生活还是生活为了工作? Job or work? 举例自己,原本在02年就从教育部退休的她,如今依旧活跃在教育战线上,在过去的七年里她建立了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推广了她早在01年开始就在幼儿园和小学中进行的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学习和教育“做中学”教育改革模式,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实现。使得陕西、上海等22个省市的小学生从中受益。

           在场一位女生举手问到,“做中学”的教育模式的普及情况,当女生对能否全国普及流露出怀疑的语气时,老人的情绪激昂起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我已经在做了20多万的学生在跟着我实践,数千名教师得到了培训”,换了口气后65岁的韦院士铮铮有声:“我活着是看不见全国普及了,但是百年育人!万事总有个开始……”掌声再一次响彻了会议厅,这是在场师生们被老人执着地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教育是科学

        我们的心智家园在哪里?当幻灯片打出这个标题的时候,韦院士娓娓道来,大脑才是我们的心智家园,以前中国家长总是教育子女都说,做什么事情用心想一想,其实这句话是错误的,心怎么能想事情呢!当引导大家了解大脑是人类的心智家园后,韦院士引用了教育心理学巨匠皮亚杰的话:“我主张正规教育如果系统地运用儿童自发的思维发展过程会比现在的方法取得多得多的成绩。”阐述了教育是科学的真理。

           随后有一位老师问及韦院士的“做中学”和美国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否有关系时,韦院士表示,杜威是19世纪的实用主义哲学家,他反对科学概念,虽然他的理论在资产阶级上升的时代是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她所说的“做中学”与现代科学教育理念相去甚远,已不适用于现在社会。

         时钟不知不觉溜到了3点30分,韦院士在报告会即将结束的时候,现场作词一句送给大家:“夕阳无限好,只因为可以随心所欲的探索。”赢得了满堂喝彩,也将“将终身探索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融入了全场师生的心里。(丛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