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东大人物
喧嚣中的别样恬然——访东南大学前图书馆馆长朱斐老师
发布时间: 2012-05-16                    访问次数: 1893

        2011年10月14日,我校研究生记者团三名同学前往朱斐家,就朱老师的工作和现在的生活进行了采访。这位已87岁的老人脸上挂着略带羞涩的笑容,彬彬有礼地接待了我们。朱老师并不宽敞的家里布置得十分朴素,卧室的墙上挂着朋友送的字画,书柜也摆满了书,在老式吊灯幽黄的灯光下,别有一种恬朴和静谧。
  用心体验图书馆,用心建设图书馆
  朱老师离休前曾任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机械系党支部书记,后于1983年任东南大学图书馆馆长。记者在学校图书馆自习中曾留意到,在东南大学图书馆里,工科类辅导教材占的比例很大,人文类书籍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记者就这一现象咨询了朱老师。朱老师解释道,东南大学的前身是南京工程学院,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在国立中央大学期间,学科综合性还是很强的,那时候图书资料也还是很齐全的,在解放之后,逐渐以工科为主,而文科方面资源就聚集在了南京大学。现阶段,学校各方面致力于把东大建设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大学,但是以工科为主的局面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学校的信息资源也就比较向工科方向倾斜。当然,理工科学生也需要一定的人文素养,所以图书馆重视文科,多采购人文类的书籍也是必要的,图书馆进行资源的调整是必要的。以图书馆为一条线,与东大的人文大讲堂相呼应,可以更好地实现东大加强人文类学科建设的目标。
  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收集整理和保存中心,是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中心,但在我校,图书馆的作用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自习的场地,图书资料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的利用。这可能跟学校的学科构架有关,同学们更多地专注于自己专业的学习,并没有自主发掘图书馆提供的资源,更广泛地涉猎,扩充知识面。朱老师回忆了自己上学时的情景,他说,自己读书时候大学的氛围跟现在有很大的差别,那时候比较自由,人文风气很浓厚,学生也比现在更有求知欲。图书馆内很安静,是学习的好场所,以前同学们去图书馆是疯狂抢位置的,和现在一样,相当一部分的同学都是去学习的,真正去找资料搞研究的不是很多。但是大家的兴趣比较广泛,很多专业的书都会去翻一翻,读一读。学生们也会有各种思想、各种观点,也会和老师辩论。现在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专业的细化,同学们埋头于自己的专业也是正常的。但是他更希望现在的学生们也可以继承前辈们优秀的方面,能够真正将图书资源利用起来,不要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不要亦步亦趋地只跟着老师布置的任务走。做学问要深要精,但知识面也要宽。
  谈到任职于东大图书馆馆长的经验和感受时,朱老师陷入了回忆之中,神态憨厚可爱。片刻的安静之后,朱老师像个大孩子一样兴奋地讲起了自己以前的工作。他认为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知识的海洋,图书馆的工作不能只局限于读者的进进出出,文献资源的借借还还。于是朱老师办馆的思想有了与时俱进的变化,他把情报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增加了两个新的部门:第一个是情报部,建立了省内第一家国际联合目录检索系统,与美国的Diologue系统合作资源目录检索。第二是成立了技术服务部,建立了第一台计算机小组,借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为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基础。朱老师的这个举措使图书馆的借阅流通自动化,智能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准确率。
  东南大学的图书馆作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教育部外国教材中心”为校内外师生提供光盘检索、网络信息查询、多媒体阅览等服务。高校西文图书采编中心是东南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对外服务窗口,凭借优质可靠的服务取信于用户,现已与国内外近百家图书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高校图书馆界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协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图书馆能有今天的成就不能不提及朱斐馆长当年曾为图书馆的自动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情系东大,深剖大学之道
  朱老师对东南大学校史的研究也颇为精深。细数东南大学成长每一个脚印,朱斐老师感慨颇多,他向我们娓娓道来东大或大或小的变革。东南大学自成立以来,校名换了10次。从三江、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到国立中央大学,再到解放后的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再到今天的东南大学,一路的成绩、一路的风雨都让朱老师骄傲。朱老师以他深厚的高校研究背景知识,讲述了他对高校办学的看法。朱老师认为,办一所大学首要的条件就是有一批各学科的大师。朱老师充满激情地向我们讲了东大历史上的最辉煌时期。他认为郭秉文领导时期的东大是最值得称道的。郭秉文校长有开放兼容的办学思想,那时的东大自由的校风可以与北大相媲美。他聘请了很多优秀的教授,如茅以升、陶行知等。朱老师骄傲地说,优良的传统和校风使东南大学培养出无数优秀学子,东大被称作“中国科学院士的大本营”,素有“学府之地”“东南学府第一流”。东大也曾被称为院士之乡、校长的摇篮,有将近20多位名牌大学的校长都是老东南培育出来的。
  提到南京的高校,不得不提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这两所高等学府。南大文理综合,东大工科强势。但两所学校有着共同的渊源。当谈到近几年南大与东大似乎有相争之嫌时,朱老师说:“两所大学应该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继承国立中央大学的办学精神,不断培养杰出人才,而不应对历史渊源争得不可开交。大学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内部发展,也应该注重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不断交流,学术自由,共同发展,才能显示出一个大学应有的风范。不断的纠葛只会彼此伤了和气,更不是金陵古城对外所要呈现的文化内涵。”
  东南大学的历史悠久,朱老师也把现在的东大放进东大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作了比较。由于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不同了,现在的大学教学方式较过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大环境使学校的学风更加自由,外界的诱惑也少一些,学生们会更专注于学术。这种情况下同学之间、老师与同学之间都有频繁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更适合学术研究。因此会有创新不断,人才辈出。现代社会变得丰富起来,也复杂了很多。学校更普遍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思想限制、体制限制降低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学生在学术成果方面与过去不可相提并论。但东大一直秉承着严谨踏实的学风,这对做学术是很重要的,也是应该保持下去的。
  朱老师曾花费了很多精力查阅资料,阅卷帙无数,编撰了东南大学的百年校史,可是说是东大校史通。朱老师表示十分赞赏东大每年举办的大一新生校史竞赛,他说:“我也曾经当过学校校史竞赛评审委员,感觉组织得还不错,让同学们能尽快增加对校史的理解。也可以加强同学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朱老师同时提出了一些关于校史竞赛的建议,如果能以举办校史报告会的方式,请相关的老师们和研究者把东大的历史传统、辉煌成就和大师的风采很生动具体地讲给同学们,效果可能要更好些。
  质朴的关爱,崇高的奉献
  朱老师虽然已经退休,不在一线与学生直接接触,但是他关怀学生的心并没有丝毫的减退。朱老师过着简朴的生活,却一直在捐资助学。在2002年东南大学百年校庆时,朱老师和他的夫人曾每人捐出1000元,资助学校研究生宿舍“群英楼”建设。2005年。朱老师夫妇又捐出10万元,设立了一个“贫困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年从10万元中拿出5000元,奖给5名东大机械系优秀贫困学生。朱老师说,1952年他在南京工学院机械系当总支书记,对此工作岗位感情深厚,至今也还熟记当时在机械系的100多名教师以及发展的党员和党干。现在,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的扩招,国家难以承担过大的压力,上大学开始收取学费,这样,很多从农村贫困家庭出来的学生生活很困难。他们现在的生活比较殷实,有点积蓄后,就想能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点事,帮助国家和学校培养好学生,解决一部分优秀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对于帮助学生的事,我的家人是非常赞同的,我的女儿说她为我做的事感到骄傲。”朱老师说。
  朱老师关心学生,也对学生有很多期望。朱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很聪明,学校各方面的教学条件也很好。他在机械系任书记时的大学生,生活很艰苦,可是大家学习的主动性都很强,更可贵的是那时的大学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和使命,在生活、学习条件都很艰苦的条件下,有一股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劲头。现在的大学生与那个年代的大学生相比,物质条件好了很多,同时也容易疏懒于安乐。朱老师希望新世纪的大学生,要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不要在消费上互相攀比,要更多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投身社会各条战线努力工作,以不辜负美好的青春和祖国、亲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