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东大人物
以真诚之心做人育人——访“三育人”积极分子物理系戴玉蓉老师
发布时间: 2012-10-17                    访问次数: 977

        戴玉蓉,物理系副教授,承担着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多项工作。近五年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973项目1项,主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SCI论文9篇,与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密切相关的论文11篇。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6)和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5)各1项,并作为核心成员尝试各种方式以促使更多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作为基础课程,面向各院系低年级本科生开设,其中包括不少高中学习文科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物理是一门相当“可怕”的课程。面对“文科生”学物理,戴老师说:“文科生学习物理更多的是要认知过程、开阔视野、激发兴趣,潜移默化中唤醒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思维。我给文科生上物理实验课,力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纠缠于原理的讲解,简单介绍后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自己摸索,在实践动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梳理总结加深理解,这是一个让学生‘做中学’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接触到来自各院系的学生,他们或敏而好学、或乐观向上、或调皮可爱,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也有极少数令人着急的迷糊学生,对此,她认为做好中学与大学学习生活的衔接很重要,应促使所有的学生尽快尽早地融入独立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并保持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现在的大学生实力很强,竞争也强,同时各种诱惑也多,教师应该探索尝试各种方式以促使更多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接触更多未知领域
  在近几年物理系的新生入学大会上,戴老师都会跟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同学介绍大学四年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年的基本教学活动及常见问题,同学们关心的转系转专业、专业分流、推免研、毕业学分审核、学校的奖惩政策等。她会提醒同学们大学四年有什么是必须做的,每一学年应该特别注意什么。
  戴老师提醒得最多的是她最关注的学生课外自主研学,她十分注重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及学生课外自主研学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借助于学校为我们所提供的国、省、校三层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平台,合理组织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物理系一批高水平有责任心的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几年来学生SCI论文、国家发明专利、省级以上竞赛获奖等成果丰硕。物理系还通过各种途径开拓学生的眼界,如组织优秀学生参加两岸三地的物理研讨会,全国性的物理课程论坛甚至赴台湾参加全球华人物理大会等,并让学生以分会报告或墙报的形式参加会议交流。戴老师说:“虽然物理系经费资源有限,但我们会尽力寻求各方支持,努力把学生往更高的层次推,让他们走出校门看看外面的世界,接触更多的学术研讨,激励他们探究创造。”为更好地组织学生的各类创新科技活动,戴老师借鉴其他院系的经验,在物理实验中心增设了本科生创新工作室,将SRTP项目、各类竞赛培训及实验研讨统筹管理,并安装刷卡门禁,明确各项管理制度,由系学生科协负责该创新工作的日常管理与维护。这不但使工作室发挥了最大使用效益,而且使得学生多了一片施展拳脚的新天地。
  不断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除了在物理系、物理实验中心的岗位上为正常有序的教学运行所做的各类教学服务工作之外,戴老师还曾在教务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科工作过,工作内容涉及科室各项日常事务、各类参观接待以及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成功组织了多个国家级、省级示范中心的申报,并且承担着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教指委秘书处的上传下达、组织协调工作。在教务处期间接触到了很多关于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先进理念、建设方向以及经典案例,这些对她目前的工作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与促进作用。在曾经的赴外校调研与学习过程中,戴老师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到东南大学的实验室建设中去。这成为了一种习惯,虽然现在岗位不一样了,但这种想把实验室工作完善得更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的愿望与实际努力从未减弱。
  作者手记  第一眼看到戴老师,惊讶于她的年轻。采访中,记者又深深感受到了戴玉蓉老师的平易近人,初次见面就亲切如故。这更像是老师与学生间的一次亲切交谈而非采访。采访最后,戴老师说自己不是土生土长的东大人,但如今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楼一宇以及擦身而过的老师学生都让她感觉很亲切,校园里总是弥漫着一种无法言表却又无处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大学精神,因此她期望着东大的每一位同学毕业后都能有好的发展,并回馈母校,将这种精神传承延续下去,也是对后来者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