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旧版栏目  校史钩沉
中大西迁 鸡犬不留
发布时间: 2015-10-19                    访问次数: 2745

    今年,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了,抗 战中的东大有许多往事值得追忆。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 河,1935 年进逼山海关,年底发生 “冀东事 变”,当时校长罗家伦对全国局势有两个清醒 的认识:一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迟早的 事;二是战事将是持久战。因此,罗校长提前做 了两件事:一是要选址迁校。1935 年5 月,他 借机考察了重庆的地形,心中有了底;二是悄 悄开始必要的准备工作。1936 年底,罗校长指 示总务处的员工,制作数百个包有铁皮可供长 途旅行用的木箱,具体干什么用,不说。罗家伦 后来说:“若是没有这批箱子,当时军事倥惚, 是无法临时做就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后,罗家 伦令从备好的大木箱中先取出五百五十只,先 期将重要的图画仪器装箱。同时又请几位教 授,实际分三路出发:一路重庆、一路两湖地 区、一路成都,考察迁校校址。有个插曲,派去 两湖的王书林先生在湖南醴陵觅校址时,曾被 县长当作汉奸捉起来了,解释后方才释放①。

  基于三点理由,罗家伦很快做出了迁址 重庆的重要决定:第一,断定抗战是长期的, 文化机关与军事机关不同,不便一搬再搬。 第二,所迁地点,以水道能直达者为宜,搬过 小家的应当知道搬这样一个大家的困难。第 三,重庆不但军事上为险要,而且山陵起伏, 宜于防空。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罗 校长还考虑到重庆早就按陪都在建设了。

  当时校内有部分人对罗家伦的迁校决 定质疑,认为不必大动干戈,迁那么远,有 主张即在南京城外掘防空壕上课的,也有 主张迁至上海、安徽九华山、武昌珞珈山、 沙市、宜昌等的,议论纷纭,阻力甚多②。甚 至私下有人开玩笑把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 ( Trautmann)叫为“逃得慢”,把罗家伦调侃 成是陶德曼的哥哥“陶德快”。

  1937 年8 月15 日后,中央大学连续多 次遭日军飞机投弹扫射并造成人员伤亡,其 后的搬迁进程得到明显加快。1937 年9 月 23 日,教育部复令中大准迁重庆。9 月30 日 中大即致函刘湘商借重庆大学土地。10 月2 日,刘湘复函同意商借重庆大学土地,并即 知照重庆大学。10 月6 日,中大在重庆市都 邮街紫家巷设立“重庆办事处”。短短42 天, 一所“有规模”的异地重建大学拔地而起。

  后来的形势发展证明了罗家伦决策西 迁的正确:12 月13 日南京沦陷,日寇开始 了令人发指持续6 周的大屠杀。来不及撤 离的市民们经历了南京有史以来最黑暗的 日子。

  当时南京的教会学校金陵大学认为美国 大使馆会保护,对迁不迁校意见不统一,所以 没有做迁校准备。10 月下旬,南京告急!陈裕 光校长接到教育部紧急内迁的通知,措手不 及,场面之乱可想而知。到11 月25 日,第一批 内迁的500 多人才动身,其后两批内迁人员备 受艰难。

  “卢沟桥事变”之后,燕京大学就以美国基 督教会创办为由,仍留在北平。1941 年12 月8 日晨,北平日本宪兵队逮捕 校务长司徒雷登等一批教职 员和11 名学生,所有英美籍 教职员沦为战俘,全体学生 被赶出校园。

  由于罗家伦西迁决策 早,且及时、果断、正确,准备 工作提早进行,全校师生齐 心协力,当时民生公司总经 理、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将一 批客运船只免费提供给中央 大学师生使用,所以搬家过 程大致顺利。遗憾的是,中大 农学院巨资引进的珍贵进口 畜品,无法全部运走,学校只 能和民生公司商量,改造了轮船的一层,将好 的品种,每样选一对带走。

  1937 年12 月4 日,不得不撤离南京的罗 家伦临行前告诉牧场负责人王酉亭:留下的 1000 多只(见④)良种乳牛、马、羊、猪、鸡、鸭、 兔等,可迁则迁,不可迁则放弃,学校不能怪你 ③④。对中央大学怀着深厚感情的牧场职工王 酉亭等四人表示:一旦局势不利,职工们愿将 这批宝贝全部迁到重庆,绝不流失丢弃,更不 留下成为日寇的盘中餐。

  12 月9 日,南京城防的军事形势已不佳, 王酉亭从南京城西北的三汊河江边高价雇了 4 条大木船,于深夜从下关过江,其后,澳洲老 马背着美国火鸡、英国约克夏猪扛着北京肥 鸭、荷兰牛驮着德国长毛兔浩浩荡荡,两条腿 和四条腿在一起徒步浦口、浦镇,沿南京至合 肥公路前行,西迁的征程,每天只能走十几公 里②。

  王酉亭一行节衣缩食,12 月底过了合肥, 走到豫皖两省交界的叶家集时已是严冬,大) 封山,不宜赶路,他们就在叶家集过冬。由于兔 子不耐寒,过冬时病死很多。叶家集是个大镇, 有电报可通,王酉亭在休整时电告重庆中央大 学,经费困难,罗校长接电后,立即汇款给了这 支特殊西迁“队伍”,并根据当时的战争局势, 告诉王酉亭他们,不可走武汉到重庆,只能沿 大别山北麓公路西行,过平汉路,再沿桐柏山 南麓迳趋宜昌。到宜昌后,中央大学联系船只 再到重庆。这样走可以避开日寇,但意味着要 多走很多路。

  1938 年开春,乍暖还寒时节,“大军”准备 再次上路,行进的队伍中生产了两头小牛,给 这支队伍增添了一丝快乐生机。他们继续沿当 年的浦口至信阳公路前行,绵绵春雨下个不 停,给赶路带来很大困难。5 月份,徐州失守,溃 退的国军、汽车炮车也沿这条公路西撤,鸡和 猪也被自前线撤下来的败兵捉杀了不少,这支 特殊“大军”无法和败军争道,只得转至乡村便 道前行。至6 月由信阳穿平汉铁路,取道桐柏 山南麓,沿鄂西丘陵,转湖北中部,又在云梦泽 地带前行了5 个月,11 月初抵达宜昌,行程约 3000 里。

  宜昌交通部门的负责人深为中大教职工 的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在战时交通运 输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同意挤出舱位免费输运 这支特殊的“大军”至重庆。

  1938 年11 月中的一天,罗家伦从沙坪坝 进城办事,已经黄昏,司机告诉罗校长,前面来 了一群牛,像是中央大学的,因为他认识赶牛 的人。罗家伦急忙叫他停车,一看果然是的,这 些牲口经长途跋涉,已经是风尘仆仆了,赶牛 的王酉亭等四人,更是须发蓬松,好像苏武塞 外归来一般。罗家伦震惊得不可言状,看见了 这些南京赶来的牛羊,真是像久别的故人一 样,几乎要跑向前去和它们拥抱。

  南京和重庆之间不仅远隔万水千山, 而且又是战火纷飞的特殊时期,交通运输 工具和物资供应均匮乏,王酉亭所领的是 一群从不问纪律规定、除了要吃要喝其他 都不会表达的无言“战友”,要知道,即使在 平时面对它们的吃喝拉撒也不容易,更何 况只有四个人带着它们徒步千山万水呢?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曾在一个公开场合 慨而言之:“抗战开始以后,有两 个大学都弄得精光:南开大学被 日本飞机炸得精光;中央大学却 搬得精光,连畜牧场的牛羊都从 南京赶到了重庆。”中央大学“鸡 犬不留”的故事迅速传遍山城。

  校歌词作者王步高教授在 东南大学建校107 周年的人文 大讲座校庆特场上做的校史讲 座,特地以王酉亭为例诠释我们 东大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特色之 一的“嚼得菜根,自觉奉献”。

  我们的档案中虽然没有留 下他们四个小人物的影像,但我 们有传颂他们的大精神的职责, 请记住他们最光辉的名字:王酉亭、吴谦、曹占 庭、袁为民。

  中大西迁,这是校史上一笔弥足珍贵的精 神财富,许多教授枵腹从公,有人甚至为此献 出了生命,可钦可叹的事迹应该广为传颂。

  仅以此文,不忘日寇加给我们国家民族 的深重灾难,纪念我们先辈度过的那段艰 难历史,激励我们当代人做好本职工作,共 创学校、民族振兴大业。

  ① 罗家伦著,逝者如斯集[ M]台北:传 记文学出版社,1981 年, P19② 罗久芳著,罗家伦与张维帧:我的 父亲母亲[ 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年, P169③ 罗家伦著,逝者如斯集[ M]台北:传 记文学出版社,1981 年, P28④ 南京 1937———动物西迁, CCTV. com,中国中央电视台(http://www.cnd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