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东大人物
张目为盱 举目为眙 ——访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委书记梁三元校友
发布时间: 2018-07-04                    访问次数: 5375

张目为盱,举目为眙,意为登高望远、高瞻远瞩。早在秦朝就建县的盱眙得名之际就立意不凡,余韵悠长。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全国近两千个县(区)中,只有盱眙的命名均有“目”字旁,盱眙人有时也被戏称为是全国唯一“睁开眼睛看世界”的。

拨开杨大山山脚下低垂的绿枝,迎面便是由东南大学设计的都梁阁。抬头仰望,都梁阁临空欲飞,如归明清,如临仙境,鲜明地秉承了明清南派建筑风格。作为仿古建筑,都梁阁古色古香,四角翼然,每个角如巨鹰,似乘风归去,如龙首,欲翱翔天际。与海拔108米的杨大山相呼应的108级台阶宽阔大气,拾级而上,便得山顶。极目远眺,隐约能看到千里淮河入大湖的壮阔景观,盱眙县整个县城的全貌也都尽收眼底。盱眙县山青水美,历史厚重,人文景观丰富。如今,八十万盱眙人民在东南大学校友、现任县委书记梁三元的带领下,不仅高瞻远瞩,有全局规划,也在脚踏实地、奋勇向前。

初开眼界梦启东南1967年2月,梁三元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现淮安市淮阴区)。父亲是民办教师,母亲是普通的农妇,家里人虽然文化不高,但培养了梁三元踏实本分、勤奋爱学的优良品格。

高中毕业前,梁三元从来没有出过县城,更别说出市出省了。1985年,他以高分考进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在这里的求学经历使他眼界大开,让18年都居于一隅,不谙世事的梁三元真正见识到大千世界。在大学的四年里,梁三元增加的不仅是认知的疆域,更关键的是,这里还带给他带来一种想象,带来认知之外更大的疆域。那时,母校还叫南京工学院,也在艰难探索着教书育德的道路。梁三元回忆道:“我读的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当时经管学院管理系的唯一一个系,毕业给的学位还是工学学士呢。”当时,管理系刚刚成立,老师是新的,学生也是新的,教学相长,就这样梁三元同母校共同在摸索中成长。大学教会了他的不仅仅是思考本身,还教会了他为什么要思考。因为有了这样的能力,他不再人云亦云,开始真正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时至今日,梁三元认为,学校学的知识在接触社会之前,很难知道哪些知识是用得着的。拿自己来说,学校里不会有“县委书记”这个专业。尤其是你做实际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本科学到的东西还是太浮浅了。学校给学生的最主要的还是综合素质的提升,是经验的积累。大学的经历对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在工作中你会发现,每个岗位上都有大学教育的影子,有大学经历对你的帮助。就像他自己认为的那样,东大的学习生活对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天天的学习过程使他渐渐感受到东南大学绵长的文化底蕴和“止于至善”的不懈精神,这也为他日后投身于行政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层历练厚积薄发1989年,梁三元毕业之后坚定地选择返回家乡,开启自己的事业生涯。从家乡走出去,长了见识,更要回到家乡来,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生活总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慢慢学会波澜不惊。

梁三元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头,刚毕业的大学生,最怕遇到的就是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那是一家研究机构,没有什么硬性任务,单位小而人又少。正因为如此,这里矛盾尖锐,人际关系复杂。没有经验、沉迷当下的人多半会手足无措,就此沉沦。而一旦沉沦,可能就此庸庸碌碌一生,再无出头之日。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做到不浪费光阴,提升自己,是对人心智的最大考验。梁三元并没有困住,他眼光长远,追求的是外面更广大的世界,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个是你要知道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单位需要出什么样的成果。我那个时候跑图书馆,跑一些科研单位比较多。利用那段时间多学习些东西。因为既然是科研单位,那论文就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等我要调走的时候,整个中心的一半的成果都是我发表的;第二个是,不要和其他人产生无原则的纠纷,不要卷入无意义的是非,而要利用这些时间充实自己。”

工作有顺境也有逆境,有进步快的时候也有进步慢的时候。在人生的逆境处一定要把握好自己。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一个胸有目标、刻苦肯干的年轻人很受领导和组织的青睐。1995年,他在组织部选人活动中脱颖而出。

三年的基层办事员生活,不仅让他积累了学识、经验和教训,也让他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不论是办事员、中层管理人员,还是副职干部,做事不能存私心,做人无愧于心。要从大局考虑,要为单位考虑,为一把手出谋划策。面对明显不合理的要求,要旗帜鲜明。要顶住压力,守住底线,不把责任推给一把手,要为一把手解决问题。同时,作为正职,也一定要秉公办事,绝不能任人唯亲。他时刻牢记一位老领导对机关干部的告诫:“正职要正直、副职要负责、中层要忠诚、干事要干事!”

2003年,梁三元开始攻读东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再次踏入熟悉的校园,梁三元已是在政治方面初有建树的优秀党员。此时的他,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渴望着取得更大的突破,渴望通过不断进步来使自己胜任更加重要的工作岗位,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带领他们走向全面小康的道路。

硕士生阶段的学习,让“止于至善”这四个字在梁三元身上留下了更为深刻的烙印,也激励着梁三元在从政过程中不断追寻着“至善”。取得硕士学位之后,梁三元开始担任江苏省淮安市审计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多部门、多岗位的锻炼,从政经验的不断累积,使得梁三元具备了良好的组织观念和组织协调能力、严谨扎实深入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真诚待人的良好品质。

2016年1月开始,梁三元来到盱眙先后担任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仅仅半年后,在盱眙县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以及淮安市委领导的高度赞同之下,梁三元被选派为盱眙县委书记,这也是对梁三元近三十年来政治生涯的最好的肯定。

向上向善向南向前登高望远的都梁山水润泽塑造了盱眙人民争先向上的发展追求,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2016年7月12日,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提出盱眙要在弘扬“向上向善”基础上实施“向南向前”发展战略,向南融入南京都市圈,向前矢志走在江苏县域绿色发展前列。勉励盱眙科学跨越发展再鼓劲、不停步,走快步、迈大步,有第一就夺、有红旗就扛,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在淮安市委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后,梁三元抓住盱眙发展史上难得的机遇,随即主持召开县委中心组学习会,强调深刻理解“向南向前”丰富内涵,努力打造“担当实干”过硬作风。为此,他还将“向南向前”四字作为自己的微信名,时刻提醒、勉励自己。

的确,放眼盱眙周边200公里范围的大中城市,综合实力排全国第11位的南京经济实力优势明显、辐射能力突出,并形成了以其为核心的全国第5的南京都市圈。在新一轮区域发展与竞争中,盱眙融入南京、实现加快发展既有客观的必然性,也有充分的可行性,这也是实现美丽盱眙梦的必然选择。

盱眙融入南京的突破口在哪呢,梁三元认为,必须依靠盱眙自身的资源优势。

盱眙有“红、绿、白”三项特色产业。“红”,是指红红火火的盱眙小龙虾,已经成就富民传奇。“绿”,是指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苏北典范。“白”,就是简称“白土”的凹凸棒黏土,正在成长为绿色黄金。

经过长达18年的盱眙县的一大庆典———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的不断开展,盱眙龙虾的知名度,或者说盱眙的知名度已经在全国交响,“有滋有味的文化、有滋有味的山水、有滋有味的龙虾、有滋有味的盱眙”闻名遐迩,以至于习近平同志在全国两会期间接见淮安市人大代表时都亲口提到了盱眙小龙虾。但是,每每龙虾节期间,盱眙龙虾都明显地不够“卖了”。2006年,梁三元刚到盱眙就敏感地认识到:“盱眙的小龙虾真正是盱眙的吗?盱眙的龙虾产业结构能否满足不断增长的商业需求?”为此,他督促有关部门和乡镇,大力扩大龙虾养殖面积,并推广虾稻共殖的生产经验,建设特色盱眙龙虾小镇,打造江苏省盱眙龙虾产业聚集地。

与此同时,梁三元还狠抓盱眙的旅游资源。盱眙除了独特的山水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也是相当丰富。明祖陵、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都梁公园、第一山等都已经成为南京人的“后花园”。目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建国院士设计的东阳汉墓博物馆和该院段进教授规划设计的第一山古城公园正在抓紧规划建设中。未来的盱眙的绿水青山,必将成为富民的金山银山。

盱眙三大特色产业中最有发展潜力的应该是凹土产业。凹土是一种非金属矿产,盱眙探明的储量占全国74%、世界48%。“构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擘画协同发展的美丽图景,必须开拓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梁三元表示,在新常态下,盱眙的凹土将在生态保护、生态修复领域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除了三大特色产业,盱眙同时也在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去年共提出八个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包括盱城街道(龙虾小镇)、天泉湖镇(星空小镇)、明祖陵镇(大明小镇)、马坝镇(秦汉小镇)、官滩镇(淮河生态小镇)、黄花塘镇(铁军小镇)、古桑街道(凹土科技小镇)、旧铺镇(家政小镇),今年新提出的以怡亨酒庄为代表的红酒小镇也在筹建之中。

盱眙的三大特色产业和特色小镇建设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也积淀着盱眙融入南京的资本。不过,在梁三元看来,这还远远不够。如何才能真正全方位地深度融入南京?梁三元在思考着:盱眙应该抓住“南京缺什么”,来看盱眙存在的不足,盱眙尚缺少“融入南京”的整体规划、缺少政府层面的充分对接、缺少南京企业的广泛投资。

为此,在梁三元抓住“龙虾”美名,鼓动盱眙开展多种形式的融入南京的活动。去年6月,第十七届中国·盱眙(金诚)国际龙虾节重要活动之一,“向南向前 绿色发展——盱眙融入江北新区工作汇报会”在宁举行。汇报会上,梁三元表示:“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国家战略的实施,不仅是南京发展的机遇,也是盱眙发展的机遇,与江北新区强化对接,深化合作,既是我们落实市委向南向前要求的具体措施,也是盱眙追求特色发展的自觉行动。”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与盱眙县签署了《2017年区域深化合作协议》,国通航空公司与盱眙签署《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上海久有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与盱眙签署《产业投资基金合作协议》。这是盱眙更加主动融入南京都市圈,更好地接受南京的辐射和带动,着力打造宁淮合作先导区和示范区的又一重要举措。

不忘初心止于至善秦始皇“立郡县废分封”,郡县制度的确立,正式让县这个称呼,遍及了中华大地。“县”这个称呼,自此也开始它特有的,跨越几千年的旅途,直到今天。它是中央集权的产物,是中央集权地方治理最底层的组织,也是最稳固的一层组织。在某些人看来,在当下国家治理结构中,县委书记“位不高而权重”,有着极大的独立性。但是,在梁三元看来,总体而言,县委书记这一职位“承上启下”的定位并无太大变化,如何把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是最为重要的。一县之内,举凡发展方略、干部调整、利益分配乃至民众利益等等,县委书记均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而其中,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富民,特别是如何让农民富起来。自幼生在农村的梁三元对农村,对农民有着朴素而深厚的感情。看着农民致富,盼着农村小康是梁三元种自然而迫切的想法。

有一件事对梁三元触动很大。他刚上任五个月,2016年11月29日,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从泗洪双沟到盱眙指名要看富民点。梁三元顺着路线一个个乡镇地排查,一路排查到明祖镇的时候才找到了一个拿得出手的点。他反思发现,之前工作的注意力大多放在了招商引资和开发区上了,关注老百姓还是少了点,乡镇建设的关键点还是应该回归到“我们应该做什么。”其实,老百姓才不关心政府建了几个大项目,这些离他们太远,他们更关注的是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比如,某乡镇建设这个项目,那么有多少人能进这个厂工作,收入能不能吸引他们去呢?最近,乡里修的路能否到家门口呢?

从这件事之后,县委县政府对单位和干部考核指标就作了调整。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多围绕老百姓做事,把老百姓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把富民纳入乡镇考核内容,提升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人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老百姓关心的是出行方不方便、家门口的环境有没有改善、工资收入有没有提高。指标的变化对他们来说只是纸上文字,人民的切实利益才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梁三元强调,这个工作是艰难的,但是一定要不做的事情,要转变领导的观念意识,把百姓放在心上,抓农村和旅游要像抓工业一样认真。这才是真正地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不忘初心”!

当下,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作原则是绿色发展,实干挣钱。盱眙描绘的宏伟蓝图是,力争在“十三五”结束前,更高质量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苏北十强,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将目标分解,一步一步向前。这其中,每一个板块都瞄准县情相似但做得更好一些的县,比如,生态环境瞄准的是安徽的安庆,经济发展瞄准的是高邮,深化改革瞄准的是江阴。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和实干苦干的精神状态让盱眙城乡很快发生了变化。

2015年8月,习近平的《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书在全国发行,这是中央领导人首次出版关于县委书记的著作,书中谈及了如何做好县委书记的问题,堪称一本“县委书记指南”。“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是习近平心目中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站在盱眙县城杨大山顶的都梁阁上,梁三元心潮澎湃,不断地咀嚼回味习总书记的讲话。作为东大人从政的一个缩影,他坚信“郡县治、天下安”的宗旨,也相信只要发扬“张目为盱,举目为眙”———登高望远的精神,就一定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梁三元将带领盱眙人民艰苦奋斗,使之成为苏北地区最先进入全国百强县的行列!


本文原载于《东南大学报》第1372期 第10版

http://ddb.seu.edu.cn/media/user/2018-06-12/show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