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东大
【少年志】要让建筑学走出“理性的铁笼”!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这样谈中国建筑文化学术论体系的建构
发布时间: 2022-09-17                    访问次数: 65

建筑作为社会文化、时代精神的载体,对于全社会增强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具有重大的作用。而建构中国建筑文化学术体系,不仅能增强文化自信,也能助推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创新发展。9月17-18日,中国建筑文化论坛2022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隆重召开,多名院士大咖齐聚南京,共同探讨中国建筑文化学术论体系的建构,探索中国建筑文化的价值与实践方法。

记者了解到,建筑文化学术体系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技术或文化体系,与文化传统、生产力条件和水平、自然环境、社会现实等密不可分,必须根植其文化土壤,回应相应的社会问题,形成丰富的文化认同。“中国建筑的发展不仅需要从技术提升、制度保障上下功夫,更要重视文化思想、价值体系上的自我建构。”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认为,中国建筑需要从观念上、本体上去建构和形成中国建筑的思想与理论内核,在创作层面对认识论、方法论和美学特徴进行研究和讨论,为建筑创新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近年来,新中式、坡屋顶等中国元素又火起来了,但是如果自身话语体系的建构不能跟上,其结果只能和过去一样随风而逝。” 在《是建构中国建筑文化体系的时候了——“现代性”的反思和新构》的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程泰宁认为,中国建筑要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从理论建构与制度创新两个方面有所突破。建构中国建筑文化体系,不仅需要我们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也要弄清西方文化的来龙去脉,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在程泰宁院士看来,构建中国建筑文化体系应该要“回归自然”。以“自然”为哲学本体,探索建筑学的“规律性”;同时以整体性、模糊性和科学理性有机结合的“自然而然”的思维模式来诠释建筑,从而构建一个既有中国文化精神,同时又为世界所接受的,具有普适性的理论体系。

“建筑学是由很多学科综合而成的。”程泰宁院士表示,对于学习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应该打开思路,在学习建筑学基本课程以外,也要多去了解人文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的书籍、课程,作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建筑的本质,“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建筑到底是怎么回事,建筑设计到底该怎么做,去思考如何让时代建筑真正成为时代精神载体,而不是单纯地教授建筑设计方法。” 程泰宁院士期望,建筑学能够走出“理性的铁笼”,在科学与人文、个体与整体之间找到平衡。通过整体性的多维思考,进入一个融境界、意境、语言为一体的,诗与远方的新境界。

文字:兰倩怡

编辑:怡宝



2022-9-17【少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