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敲开东南大学首届杰出教学奖获得者、交通学院于斌教授办公室的门,我们看见他坐在办公桌前忙碌打字的身影。“我请你们喝咖啡吧。”他温和地笑着,领着我们来到咖啡厅。迎面走来的学生纷纷热情地与他打招呼,他笑着一一点头回应。不难看出,这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沉浸在浓郁的咖啡香气里,于斌教授将他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他的求学经历、教学创新与科研探索都表明,这位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有着与“天地交而万物通”相契合的豁达包容与远大格局。
求学经历——师徒情谊与使命的一脉传承
21世纪初,正值中国交通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基于时代背景,并在机缘巧合之下,2003年,于斌通过高考进入东南大学“土木+交通”联合培养专业,之后选择交通工程方向;2007年于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三年后前往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深造。求学十余载,离不开于斌的刻苦钻研,更离不开两名恩师的提携帮助。
本硕期间,于斌遇见了对他影响深远的导师——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杨军教授。在他的印象中,杨老师和蔼可亲,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一步步将于斌带入学术殿堂。在杨老师的指导下,他接受了系统的科研训练,全面学习了项目汇报、论文写作等技能,对道路交通领域的兴趣也愈发浓厚。硕士毕业之际,杨老师鼓励于斌继续求学,帮助他联系海外的导师,使其能将更多精力投入科研,顺利进入南佛罗里达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未满三年就博士毕业,是于斌求学阶段最骄傲的事情。读博期间,于斌曾参与两次大型学术会议并完成全英文研讨。任务艰巨,但他准备充分,收获颇丰。而这两场会议,都是博士生导师陆庆教授为他争取的机会。无论学业或是生活,陆老师都对于斌关怀有加。他尽心帮助于斌提升写作能力,最初撰写的论文被改得“面目全非”。不仅如此,他还将于斌叫到办公室,逐字逐句地指导。每逢节日,陆老师和其夫人总会组织学生聚餐,给予他们安慰与温暖。此外,正因陆老师支持于斌自由探索,并给予前瞻性建议,所以在个人兴趣与理性探索的双重驱动下,于斌从开题至答辩期间,始终坚持研究方向,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于斌笑着说,在美国生活时,他总是想念中国菜的味道,思念和家乡有关的一切。2013年,完成博士学业的于斌察觉到国内道路交通行业发展的潜力,决定回到母校东南大学任教。于斌铭记与两位恩师的情谊,以他们为使命传承的榜样,开启了他在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任教生涯。
教学新秀——从东大走向世界的远大格局
从事教学工作数年以来,于斌积极探索新颖教学模式,根据行业动向更新教学内容,建设成果丰硕。他先后主持江苏省留学生精品课程建设、江苏省一流课程、东南大学全英文MOOC建设及江苏省教改重点项目等,参与国家一流课程和省重点教材建设,以数字资源库建设为基础,打磨出“现代道路设计”“道路勘测设计”等优秀课程,并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东南大学首届(2021年)杰出教学奖—教学新秀奖”,牵头获得“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以“资源共享”理念为依托,优质课程从国内高校走向国际舞台。2019年至2021年,于斌主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省教改重点课题。在东南大学的合作牵引下,巴基斯坦、老挝、赞比亚等国的留学生纷纷前来交通学院学习。然而,学生背景差异、管理与教学脱节等现状都成为留学生培养的阻碍。于斌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导师。他提倡针对性培养,鼓励留学生探索适应本国的技术方案。例如,他曾指导一位赞比亚留学生以该国交通事故率为调研对象,探究在降低事故率的过程中节约成本的对策,力求将课题落于实处。
不仅如此,他的教学也从室内走向田野。于斌长期负责交通学院的“道路勘测设计”实践教学工作。自2014年起,他连续八年带领学生前往江苏省句容市下蜀林场,进行为期两周的野外勘测实习。野外勘测要求学生全流程地体验工程,使用测设设备以锻炼实操能力,于斌在其中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进行内业工作时,他会结合自身经验给予学生建议,也为学生留足发挥的空间。野外条件与学校相差甚远,且苏南夏季酷暑难耐,连续工作十日更是艰难。尽管这是一项“花钱找罪受”的实践,但学生们均按时完成任务,展现出不惧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作为带队老师,于斌坚守一线,每天多次上山巡视学生身体状况,指导工作难题,确保实习工作安全有序、质量兼备。
心怀大格局,才能做好教育。于斌以信仰坚守初心,用行动诠释使命,致力突破重重困难,为交通学院的教学工作增添一抹别致色彩。
学生培养——自由与互助并重的良好氛围
任教近十年,于斌对于学生培养尤其是硕博学生的培养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要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每位学生的个人诉求、学科基础等不尽相同,无法以同一种标准进行培养。对于科研意愿强烈的学生,于斌全力支持其开展科研工作,为其推荐合适的课题;而对于社交能力出众的学生,于斌鼓励他们发挥优势,在做好研究工作之余实现全面发展。
作为导师,于斌常常“放手”,给予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可基于课题组现有成果,寻找兴趣与创新兼备的研究方向。同时,科研路上需要“自律”,于斌鼓励学生首先在学习小组内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学生遇到研究瓶颈时,于斌也会点拨思路或推荐解决方法,为其答疑解惑。学生王羽尘称,“时常能从于老师发来的文献里得到启发。”
正是这种自由且自律的科研氛围,才造就了课题组内多元交叉的学术网络。于斌致力于让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开展交流,在交叉背景中融合。一些优秀的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带动更多学生投入科研。良好的学习小组氛围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灵活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对凝聚集体力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于斌重视对学生品格的培养。创造良性科研氛围的关键,恰恰是良好的品行风尚。于斌强调“做事先做人”,最重要的是为人正派和做事公平。只有基本的公平才能保证组内成员拥有坚持做科研的动力,而“知礼节”也至关重要。于斌相信,如果学生重视人际交往的礼仪,组内互助互惠的良好精神便会蔚然成风。不仅如此,于斌还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避免思维僵化。他相信:“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要多听一听别人的思路,这对自身也是一种提升。”
心怀教育理想的于斌坚持立德树人,用灵活自由的方式培养出多位优秀人才。而他的学生们也将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走向五湖四海,追求更远大的理想。
科学研究——前沿与社会责任的开拓探索
于斌坚信“做科研要有前瞻性”。信息时代,交通智能化成为大势所趋。于斌主动更新技术手段,以过往的研究为切入点,实现课题在新技术背景下的纵深发展。在于斌的带领下,课题组在点云数字化建模、路面无损智能检测、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等方向均有所探索,团队承担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交通运输厅项目以及众多校企合作项目,先后斩获日内瓦国际发明特别展银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发明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
作为科研恒久不变的主题,“前沿”意味着“快速更迭”和“无经验可循”。在于斌看来,研究者的责任恰恰在于“探索那些已被发现、却尚未解决的难题”。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于斌团队曾遇到诸多难题。例如算法存在问题时,他鼓励学生在论坛上悬赏,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面临数据或场景的瓶颈时,则努力寻求与其他团队或企业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另一方面,于斌认为,交叉可能会导致研究方向的离散,成果难以形成集聚效应。于是他凝练研究主线,串联交叉技术,在技术变革的洪流中找准定位。
身为绿色交通设计团队负责人,于斌率领团队承担“道路固废再生利用”“绿色道路评价方法”等多项绿色课题。他多次参与交通领域的权威会议,任世界交通大会道路景观及环境设计委员会主席、多个SCI和EI期刊编委等职务。“要让别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开放包容的学术交流态度使于斌团队的研究被业界了解并认可,也为他们带来日渐增多的合作邀约。
于斌时常提醒自己,研究者需要承担切实的社会责任。于是他向外探寻,担任江苏省工程师学会道路与轨道分会秘书长,在行业学会中整合资源。“学界和业界不能脱节。”怀着关怀社会的初衷,于斌团队与众多企业达成合作,协力解决业界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他认为,攻克企业的难题,从而产生实际的社会效益,这正是横向项目的价值所在。若能从中凝练提升,实现理论上的突破,那便是意外之喜了。
人生导师——随和与自律兼具的生活智慧
性格温和,豁达包容,是学生们对于斌的一致评价。他关心学生生活,关照学生情绪,鼓励学生运动锻炼。野外勘测实习结束后,课程团队也会组织学生聚餐,餐桌上的热烈交流让大家不再拘束。关于如何与学生相处,于斌有自己的见解。“不要轻易发脾气,要正向地交流。”对于个性鲜明的学生,于斌会结合兴趣和地域特色,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提供建议。
对于已毕业的学生而言,于斌是亦师亦友的存在。有毕业生举办婚礼,邀请于斌作为证婚人;在香港工作的学生回家探亲时,专程来南京拜访于斌;逢年过节,在南京工作的毕业生会邀请于斌一起聚餐;得知于斌家里添了新成员,学生们从全国各地寄来婴儿用品……在他们心里,于斌就是联结自己与母校的情感纽带。
生活中,于斌是随和又自律的人。他总以一杯热茶开启一天的工作。“有一两个爱好,在生活中随性一些,注重过程,淡化结果。”在于斌看来,事业和生活中的遗憾在所难免。与其在遗憾中低迷,不妨以平常心去看待生活的无常,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前做好准备。
读书是于斌从求学时代一直坚持到现在的习惯。他阅读兴趣广泛,中外名著都有涉猎。《红楼梦》《世纪三部曲》《大江大河三部曲》……那些反复翻阅的书籍滋养着于斌,逐渐成为现实生活的一种寄托。经历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后,若能安静地读半小时书,于他而言便是最好的放松。提及家庭新成员的到来,于斌难掩笑意,直言这是一种幸福的挑战。晚上回家后陪伴家人、与孩子玩耍,在他看来便是最温暖的时刻。“劳累是有的,但更多是喜悦。”
与家庭、师生、学科、社会以及国际密切联结的于斌,深谙每处人生结点的非凡意义。在心怀“天地”之大格局的同时,于“阡陌交通”间弦歌不辍,塑造出独属于他的通达人生。(黄冰清 陈秋语 吴怡菲)
来源:《东南大学报》第1494期 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