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旧版栏目  频道栏目  热门新闻
【新华报业网】柴人杰:引领耳聋治疗革新,让千万患者重获新“声”
发布时间: 2024-11-07                    访问次数: 34

11月7日,2023年度江苏科技大奖揭晓!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柴人杰,既是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也是一等奖项目“通过基因治疗恢复耳聋患者听觉功能”的第一完成人。

柴人杰教授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重度以上听力障碍患者约有4.3亿。其中,中国是听障人士最多的国家,达2780万人,占全国残疾总人数的30%以上。这意味着全国每50个人当中,就有一位正默默承受着无声世界的寂静。

近年来,在中国科学家团队的研发攻坚下,我国耳聋领域的科研进展和临床治疗手段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柴人杰教授课题组在全球率先报道了OTOF基因治疗恢复耳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为耳聋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该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耳聋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全球耳聋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他正带领团队奋力攻坚,为数千万耳聋患者点燃重获新“声”的希望之光。

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实验室


多项全球第一,

耳聋基因治疗实现“从0到1”的跨越

先天性耳聋是医学界面临的最棘手病症之一。我国每年的新生儿中约有3万聋儿,60%的先天性耳聋与遗传因素有关。OTOF基因突变是导致先天性听神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患者通常表现为重度、极重度或完全听力损失和言语障碍。

晨晨(化名)是江苏首例接受OTOF基因治疗的孩子。晨晨是一位不到2岁的小朋友,今年3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了基因疗法,术后孩子恢复良好,重回有声世界。“当孩子跟着我发出‘爸爸’两个字的时候,真激动坏了,这一刻期盼了不知道多久了。”晨晨父亲李先生接受采访时心情依旧十分激动。晨晨已经完成术后六个月的随访检查,他的听力持续提升,一些频率已经达到了正常的水平。

据了解,这一项针对OTOF基因缺陷的耳聋基因治疗已经在全国多地医院开展IIT(研究者发起的研究)临床试验。在一场学术研讨会现场,柴教授也详细与记者介绍了这一突破性的基因治疗方法。

“2023年7月,我们在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了第一例OTOF基因治疗手术,这也是全球第一例进行临床结果报道的手术。我们的OTOF基因疗法至今已成功使10例患者的听力得到显著改善。”柴人杰介绍。OTOF基因治疗药物与人工耳蜗原理有很大不同。人工耳蜗需要植入,它通过频率不连续的电流刺激听觉神经,使患者听到声音。OTOF基因治疗旨在通过直接替代因基因缺陷引起的OTOF蛋白缺失,使患者恢复自然听觉。

在柴人杰看来,对耳聋基因治疗的探索不仅仅可以用于疾病恢复,更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既解决了患者的听力健康问题,也带来了更多的社会效益。

2023年,OTOV-101启动了IIT临床试验。截至2024年9月,已在江苏、陕西、湖北等多个省份完成10例患者入组,最长随访周期超过12个月。该疗法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先天重度失聪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并在接受治疗后一个月听力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从耳聋基因治疗全球第一篇临床研究论文到第一个临床指南制定,再到参与第一个临床标准制定,我们实现了耳聋基因治疗‘从0到1’的原创理论突破。”柴人杰自豪地说。2024年1月,OTOV-101的临床数据发表在高水平期刊《Advanced Science》杂志。这是全球首次关于耳聋基因治疗临床应用的正式报道。这一成果被美国工程院院士Frank Zeng评价为耳鼻喉领域继20世纪70年代人工耳蜗发明半个世纪以来最为革命性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在耳聋基因治疗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跑地位。

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实验室


“耳聋基因目前已确定的有225个,我们已经走出了0-1,如何更快的从1-100,100-225,让这种疗法惠及更多患者是我们要攻坚的方向。万里长征刚刚迈出第一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柴人杰说。

扩大人工耳蜗植入受益群体,

让更多的耳聋患者接触有声世界

除了先天性遗传因素导致的耳聋,还包括药物、噪音、衰老等造成的后天性耳聋。柴人杰指出:“一般来说,后天性耳聋患者的内耳没有发生基因突变,主要是因为内耳毛细胞和听觉神经元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失。”针对这些患者,团队目前也正在进行基于再生医学的干细胞疗法研究。

目前,临床上治疗耳聋的主要手段包括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其中,人工耳蜗对于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尤为有效。然而,柴人杰强调:“人工耳蜗仅能部分替代毛细胞功能,无法替代听觉神经元功能。若患者毛细胞和神经元均退化,即便植入人工耳蜗,术后效果也会受到极大限制。”

而柴人杰团队研究的干细胞治疗就能覆盖这类患者。他们致力于建立将神经干细胞移植与人工耳蜗植入相结合的新型临床综合技术体系。通过人工耳蜗替代毛细胞功能,同时利用神经干细胞再生有功能的听觉神经元,重建听觉环路,从而显著提升人工耳蜗的治疗效果。

在应用层面,柴人杰团队制备和优化了加载三维导电水凝胶和神经干细胞的新型人工耳蜗电极,并形成了程序化人工耳蜗植入技术。这不仅增强了手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还降低了手术难度,使得更多耳科医生具备开展此类手术的能力。此举极大地拓宽了人工耳蜗植入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耳聋患者得以接触有声世界。

据悉,这一新型人工耳蜗电极以及优化后的人工耳蜗植入流程已在南京鼓楼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苏北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应用推广。

坚守科研初心,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柴人杰在江苏南京出生长大,是地地道道的南京人,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的“学霸”,保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专业。2004年,怀揣着治病救人、科研报国的理想抱负,柴人杰远赴美国贝勒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进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耳鼻喉科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

“我在美国整整十年,从没申报过也没想过申报绿卡,只想着能够早日回国。”2013年,柴人杰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毕业时,谢绝了高薪职位,毅然决然回到南京,在东南大学扎根,全身心投入耳聋防治的研究中。“国家的科研支持和优良环境,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让我们能够专心致志地进行科研工作。”柴人杰感慨地说。

柴人杰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优青,现任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级科学技术奖项,包括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4),江苏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024),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团队奖(2024),华夏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4),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23),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22),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一等奖(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0),等近20项科技奖励。

在长达十几年的耳聋防治研究生涯中,柴人杰坚守科研初心,致力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他深知这项工作的意义重大,将其视为毕生追求的事业。面对研究过程中的重重困难,他始终以三句话自勉,并以此激励团队和学生:“做人看过程,做事看结果”;“困难没有决心大”;“做事一定要有信心、决心和恒心”。这三句话成为柴人杰的精神支柱,支撑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

柴人杰教授团队


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科学家精神,对我们做基础研究的老师来说,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句话: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具体来说,就是把我们基础研究的成果真正地实现临床转化,真正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柴人杰说。他也正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产品为所有听力疾病患者带去希望,“还失聪者一个有声世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沈蕾 唐澄/文 王昊晨/图

责编:顾志铭



原文网址: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2cca91e4b03f223403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