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旧版栏目  频道栏目  热门新闻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传统思想研究的问题与多维视域
发布时间: 2024-11-11                    访问次数: 16

中国传统思想是一涵盖广泛的综合领域,近年来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展开,这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推进相关研究,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研究基地于9月28日在南京举办了“中国传统思想研究的历史、问题与方法”学术研讨会。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继红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了中心创办与发展的历程,并表示在新时代“第二个结合”命题下开展中国传统思想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期待学界同仁通过广泛交流共同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会议设有五场报告,主要围绕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重要思想议题展开讨论。

  第一场报告由陈继红主持,主题是“早期中国思想的诠释与争鸣”。先秦诸子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如何在现代语境重新解读与建构先秦经典思想体系,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四川大学哲学系张培高对比了汉唐经学家郑玄、孔颖达对《中庸》注疏的异同,指出研究中国传统思想应深入经学发展脉络中考辩文本解释的内在张力。南京大学哲学学院代玉民从逻辑方法角度阐释了《中庸》以“道”为起点,以“诚”为进阶,以“中庸”为宗旨的理论体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小星指出情感对于儒家诠释实践的展开具有奠基性作用,儒家“情感诠释”传统能为中国诠释学的现代建构提供有益借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李健芸认为《齐物论》揭示了是非之争所诉诸的固化语言秩序的局限性,进而指引出一种面向主体之间的融通和物的流动与转化的语言之可能性。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朱金晶指出,《秋水》中的“相对主义”并未否定事物在其自身情境内之“自然”的正当性,事物在时空流转中的“自化”可消解差异性所导致的对抗性。中山大学哲学系赖区平认为文明阶段论的划分标准包括基本的精神层面及制度层面,把握思想与现实的深刻一致性有助于理解中国文明发展的内在理路。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毕云指出两汉之际隐逸成为博取名节乃至获得仕进的重要途径,汉儒通过对隐逸的政治改造,奠定了中国古代早期的隐逸格局。  

  第二场报告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暴庆刚主持,主题是“朱子学与宋代思想的多维透视”。朱子学是中国传统思想史的一座高峰,学者们从新的视角探讨了朱熹等宋儒思想的哲学意涵及其对后世政治、文化的深远影响。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翟奎凤指出,在朱子思想中心灵不仅被视为气,也彰显着神圣性的超越意涵,兼具形而上下之特征,对其进行阐发能够为建构中国心灵哲学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刘昊认为,朱子学思想类编文本,展现了朱子学体系的多元思想结构及其演变过程,促进了后世朱子学持续向中下层社会渗透,并形塑了朱子学发展的总体图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邱伟云认为,在近代政经、教育、仪俗等关键领域,朱子思想被改革者加以重新诠释以适应时代需求,反映了传统文化的持久价值与在现代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毕梦曦辨析了朱熹及后世思想家对二程语录中“万物一体”说归属的争议,认为这不仅反映出二程思想的差异,亦是思想史对二程形象再塑造的典型案例。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妍妍从伦理学视角阐释了“同感式家庭关爱”的概念及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可能面临的质疑,并指出朱熹意义的“恻隐”与“一体”观能够为这一概念提供更好的辩护。

  第三场论坛由南京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邵佳德主持。主题是“宗教对话下的近世思想研究”。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包容性集中体现为多元民族、信仰、文化的交汇融合,对此学者们分别从宗教中国化与政教关系等方面展开讨论。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包蕾通过对佛教经典《中边分别论》的文献学研究,比较了梵汉各本间的异同,从而为佛教中国化议题提供切实的文本根据。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蒋炎洲探讨了宋代高僧永明延寿的佛学思想,认为其对佛教思想的开拓及与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为新时代佛教中国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杨剑霄认为,晚清学者沈曾植的佛教研究在传统和现代的张力中实现了接续传统与对话西方的双重任务,为中国佛教学术研究的现代转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路径。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璐从政教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明清劝善运动中的儒家宗教化现象,指出关注儒学经世传统中蕴含的宗教因素,能够为反思儒家与宗教关系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第四场的主题是“明清儒学的嬗变与新诠”,论坛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副教授张星主持。作为中国思想研究的热点,明清儒学既延续传统儒家观念,又开启“前近代”的问题意识,对此学者们主要从哲学与思想史角度提出新的观点。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孙钦香在总结现代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清初王夫之的气论并非绝对物质性,而是带有明确的道德价值,彰显了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哲学的差异。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杨世帆比较了明儒罗钦顺与江户贝原益轩的气学思想,指出二者对宇宙秩序的观念差异,代表了中日两国近世思想中认识论的不同发展路径。湖北大学哲学学院龚开喻通过分析晚明越中王学的明善论梳理了阳明后学对德福关系的看法,揭示了阳明心学中“无善”与“劝善”之间的思想张力。南京大学哲学学院董恭博从文献学角度考察了明初陈献章误将吕祖谦语录引为朱熹之言所导致的后世朱子学建构之分歧,展现了思想史研究中文献与思想互动的复杂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王硕阐述了明代阳明学者如何通过一系列论述建构心学化的孔子形象,透显出随时代跃动的心学特质和儒学精神。

  第五场对话主题是“中国传统思想的近现代转型”,由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翟奎凤主持。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是古今中西文化交融演绎的产物,学者们分别从身体、心灵、工夫、教育等角度探讨了传统思想近现代转型的多重面相。

  湖北经济学院中文系刘芝庆以清末廖平的修身观为例,阐述了近代思想家如何在启蒙的思潮下,以身体的进化为主轴融合中西方文化建构理想世界。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秀玉认为,中国孝道文化中“割股疗亲”的传统在民国仍绵延不绝,反映出道德情感与科学的相悖。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焦德明讨论了现代语境下中国功夫论研究的多元向度,指出功夫论研究不仅要注重哲学建构,还需通过跨学科、综合性的对话拓展至文化研究。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海超阐述了港台新儒家唐君毅先生“开放心灵理论”的重要性与局限性,指出未来儒家开放心灵理论须放弃绝对无限心的形上设定,保持心灵的有限性自觉。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王东美从作为当代社会文化的心理治疗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儒家传统思想中人作为“关系性存在”所兼具的身心转化和社会历史维度对于人文疗愈的启发。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沈阳分析了马一浮与蔡元培的思想分歧与教育计划,指出与西方不同,推动中国现代思想自由的重要力量是大学而非教会,这为思考多元化全球世俗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

  自由讨论环节中与会学者畅谈了对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感受与收获,并认为跨学科交流有助于中国传统思想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创新,通过不同视角的交流对话,能够激活新的问题意识,更好地探寻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学术研究回应现实需求与时代关切。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海超在闭幕式致辞中表示与会学者的研究具有前沿性、宽视野,希望未来能够与各位学者加强合作交流,共同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璐、张寒梅/供稿

图:与会者合影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



原文网址:

https://www.cssn.cn/zx/zx_rdkx/202411/t20241111_58016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