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东大
【南报网】南京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要合作成果发布
发布时间: 2024-12-06                    访问次数: 16

聚焦建筑、古迹和城市化

南京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要合作成果发布

南报网讯(通讯员 褚雯)当地时间12月4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交流旗舰项目《丝绸之路文化互动专题》第二卷《建筑、古迹和城市化》发布,部分参与编写的专家作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交流项目负责人、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等齐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分享关于建筑遗产、城市遗产的研究成果和观点看法。

本卷共分三册,探讨了塑造丝绸之路丰富文化景观的建筑成就和城市规划,呈现了工匠流动和设计迁徙带来的技术交流与城市更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南京合作的重要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城市设计与保护研究教席负责人、专题集总协调人与联合编辑迈克·特纳Michael Turner强调,在文化融合、合作共鉴成为全球趋势的当下,亟须“重新诠释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并为丝绸之路沿线的建筑古迹和城市建设赋予新的含义”。

“我们以主殿中心圆半径长度为尖塔高度,绘制出独特的双圆形态……”艾克斯-马赛大学的伊夫·波特Yves Porter教授以印度泰姬陵为案例再现建筑穹顶构造原理,以及撒马尔罕陵墓外墙装饰和几何比例,呈现了一个充满创造力、建筑艺术蓬勃发展的中亚和伊朗地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加纳办事处负责人和代表埃德蒙德·穆卡拉Edmond Moukala在细数“世界对非洲文明的肯定”时强调,非洲人民需要重建历史,通过更多确定性的历史数据、研究,以更好地跟踪非洲人民的社会文化特性的演变。

莱顿大学亚欧批判遗产研究助理教授,专题集总协调人与联合编辑埃琳娜-帕斯卡列娃Elena Paskaleva详细讲述了从北京到伊斯法罕,以城市为中心、建筑为载体绘制丝绸之路“城市”版图的心路,并指出古迹作为历史见证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主题集南京篇章作者董卫用“经脉”和“大树”比喻丝绸与中国的关系,生动还原了以南京为代表的丝织业中心如何通过丝绸产业畅通中国南北经济脉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刘成认为丝绸之路就是和平之路,它起步于对话和理解,最终会让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共同体。

《丝绸之路文化互动专题》旨在梳理展示曾为丝路沿线的文化、科学和商业交流作出贡献并产生成果的具体领域和要素,首卷《纺织与服装》2023年已经出版。第二卷由丝绸之路沿线的40位专家作者共同编写,将在沿线的建筑历史和地理印记追溯中,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合作。

作者:褚雯 责任编辑:陈岑



原文网址:

http://www.njdaily.cn/news/2024/1206/723371974410997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