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东大
【南京文明网】推动非遗由“耳熟”到“能详”
发布时间: 2024-12-27                    访问次数: 14

南京有个喜人现象:一些高校将非遗保护与传承融入教育教学,使年轻人对非遗真正由“耳熟”到“能详”。

  如今春节已成为世界非遗,南京秦淮灯会是其中代表性项目之一。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走进非遗(秦淮灯彩)》《非遗灯彩特色劳作》两门公共必修课,将秦淮灯彩引入课堂。大三学生实训作品——秦淮灯彩H5交互设计,运用数字媒体传播技术呈现秦淮灯彩制作工艺,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在深度融合中有了新生机。石锁是国家级体育非遗项目,南京体育学院开设《石锁运动》课程,学生不仅能深知相关知识,还能掌握基本功法,“能详”也由知到行。

  我们常说“耳熟能详”,但在生活中还有种状态:“耳熟”未必“能详”。“详”是真知,但熟知不等于真知。比如,大家都知道“杞人忧天”用来形容庸人自扰,但也许并不知道,杞人实际上提出了古代天文学领域一个大问题,即“天为何掉不下来”。对非遗,“耳熟”不“能详”也是种普遍现象,故而非遗常常被简单贴上“老一辈”标签。知之深,行之切。非遗保护和传承,最需要从“能详”做起。将非遗保护与传承融入教育教学,对推动非遗由“耳熟”到“能详”最有力度,特别值得期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非遗是否“能详”,既要看是否深知相关知识,更要看是否能实操。化知识为技能,“能详”才算到位。《非遗灯彩特色劳作》《石锁运动》课最可赞之处就在这里。2021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要求将非遗保护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非遗进校园”随之越来越红火。问题是,“非遗进校园”在不少地方还停留“耳熟”层面——直观展示和舆论宣传。显而易见,提升非遗保护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实效,就得由“进校园”到“进课程”,由知识普及到技能培训。

  报道称,秦淮灯彩传统工艺繁杂,比如荷花灯制作需要“劈、扎、糊、裱、拓”等62道工序。设计者借助现代科技化繁为简,使普通人也能化身非遗传承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将芜湖铁画工艺制作过程由量化到简化,学生学习和实操也不再感到困难。这又启示我们,非遗由“耳熟”到“能详”也是个“创旧”过程,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原真性前提下为非遗注入时尚元素和时代精神是“创旧”,借助现代科技在技艺传习传授方法上化繁为简也是“创旧”。更多人能学能做,非遗就能更有生命力。

  非遗属于“老手艺”,其中有民俗风格,有美学品格,有工匠品质,有创造创新精神。通过教育教学使年轻人对非遗真正“能详”,既关系到非遗代际传承,更关系到增强文化自信。以务实之举和创造性精神做好这篇大文章,我们责无旁贷。(南京日报 刘根生)

责任编辑:南文



原文网址:

http://nj.wenming.cn/wmbb/202412/t20241227_87785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