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8日至8月1日,我与其他24位老师一起全程参加了美国里海大学专门为我们东南大学开设的第三期工程教育暑期短期培训班,在为期25天的培训时间里,我们实地参观并体验了那里的校园自然环境、教学环境、软硬件设施、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研讨型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一系列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
同时我们也利用课余的周末时光真实感受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发达国家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收获颇丰。
在异国他乡的那个美丽而又安静的校园里度过的3个多星期对我而言既短暂又充实。在这短短的25天中,那里的工程教育项目ENGR5负责人KeithGardiner分别向我们介绍了里海大学新手研讨课EN-GR5的课程结构组成、学校的课程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较多的工科新生并保证教学质量的。另外,在此期间,来自里海大学各学科的6位项目教学老师通过“水净化处理系统”“无线传感器”“土壤湿度检测”“工程队列系统”等具体的课程议题,带领我们实地考察、探究和体验教学实践课的具体实施全过程;在授课之余他们还与我们分享了他们成熟的以项目教学为载体的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方法、成功的教学经验,并同我们就大家关心的大学教师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薪金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里海大学各专业老师的互动交流,我们不仅在专业方面开阔了视野,更在工程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等方面受益良多。也正因为此次学习访问活动,我们与里海大学的许多老师得以结识,这也将有助于我们今后在国内的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
回国20多天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经常与家人、朋友、同事、学生提到这次美国之旅的所见所闻。除了生平第一次到美国应有的一些兴奋、激动之外,总结而言,此次美国里海之行给我最深感受的有以下几点。
关注针对工程教育学术的研讨会
基于项目的教学(简称PBL)不仅在里海大学,在美国众多高校也已普遍展开。他们已经有专门针对PBL的教学计划、教材、教学题材以及实验设备等,经过长期的坚持,构建了规模较大的项目教学案例,并总结了许多成熟的经验,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教学模式,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还每年都举办专门针对工程教育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我们之前所不了解的。在我今后的研讨型教学课的开展过程中,我将会持续关注这一系列的会议,从中借鉴好的成功经验,并力争将其应用到本专业其他研讨型课程的教学中。更进一步的,可以考虑将我们学院或者我们学校开展工程教育的好的案例与课程建设体会整理成论文,拿到此类的会议上与国际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想这应该也是体现我们东南大学正在大力开展的“国际化”“研讨型”办学的一个很好的延伸和注解吧。
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很大
此行,我们深深感受到美国政府及其民间办学机构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入是巨大的。在美期间,我们不仅实地考察体验了里海大学的校园,还参观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乔治华盛顿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从它们的校园自然环境、教学大楼、实验设备及计算机软硬件环境方面的建设其投入之大可见一斑,我们参加此次培训学习的老师每到参观之处,都对这些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赞不绝口,纷纷驻足留影。尤其是我们有着切身体会的里海大学的课程网站及其人性化、周全的软件系统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震撼的印象。学校所有的学生、教师甚至访问学者在入校之初,都会被分配到属于自己的登录账号,在学习的任何教学、科研、学习场所,你都可以通过此账号登录任何一台公共计算机,然后呈现在自己面前则是完全为个人定制的系统功能和内容。其中普通学生可以浏览自己所修课程的所有信息,包括课件、作业、讨论以及教师和同学信息;任课教师可以在系统中上传各种资料,并随时随地开展各种讨论或者测验。该课程系统使用极其方便,我回国之后,目前还在经常关注此课程网站,并向同事们进行推介。其实此类课程网站在国内甚至在我们东南大学都已建设,撇开系统设计的完善和人性化不讲,最关键的一点是在美国、在里海,针对此类系统的使用普及率和师生认可率非常高,大家在日常和学习的环节已大量普遍使用,这一点是我们国内所不及的,建议我校能够大力开展此方面的推广工作,以真正发挥网络教学系统的作用、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
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和巨大的精力投入
里海大学教职员工对大学本科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及其在教学上投入的巨大精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给我授课的几位老师在各自的科研领域都是专家,目前都承担着较多、较繁重的科研任务,但是他们对待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的态度却同样高度认真。通过深入交流和仔细分析,我觉得一方面主要源于他们学校管理层对办学理念以及学校定位的认识促使大家非常重视本科教学工作,一方面在于他们有一套针对教职员工的相对合理的比较完整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三者比重一般是4:4:2)评价体系,这些都促使了广大教师异常重视教学工作,并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本科教学上。
以上几点只是本人参加这次短期培训体会的一部分,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特别是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力争将本次在里海大学学到的基于项目的好的教学方法和成熟的教学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作者:能源与环境学院 周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