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创新之苗"如何造就成"创新之材"?
 

    9月3日,800多名复旦大学志德书院的新生正式开启四年的“书院生涯”。在书院里,他们将得到导师团全方位的学业指导,还能共享自己的公共小社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四年制住宿书院的设立,只是复旦大学近年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个突破口。优秀学生招进来后如何培养好?“创新之苗”如何造就成“创新之材”?当不少学校还沉浸在“生源大战”中时,复旦大学已经为培养创新人才构建起了立体成长空间。
  本科生学术资助计划架起创新攀登的“天梯”
  本科生参加自主申请的国内外学术会议,由学校报销路费、国际旅费和住宿费。根据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平台财务制度》的规定,已经有3位本科生参加了自己向往的国际学术会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这句振聋发聩的疑问值得国人警醒。2009年,教育部正式出台被称为“珠峰计划”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复旦大学成为首批入选的试点高校之一。
  早在1998年,复旦大学即依托由李政道先生创建的“莙政学者”学术研究资助项目,初步建立起本科生学术资助体系。借鉴该项目经验,学校筹集资金逐步设立“望道项目”“曦源项目”,结合“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等项目机制,构架起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平台,发掘和引导本科生投身学术探索。
  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一年6次接受申请,每年资助近500名本科学生独立开展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活动。本科生可以自由选择课题、自行邀请名师作为导师,自主申报不同计划的资助,定期接受专家检查和质询。经过这一平台的训练,大批本科生走上学术之路。
  多元化课程体系培育科学人文情怀的“厚土”
  如果说,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体系为学生树立了攀登科学高峰的“天梯”,那么多元化的高质量课程体系就是这天梯所植根的“厚土”。
  在复旦大学,本科阶段课程由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大板块组成。“2007年至2011年,本科教学年开课种类从近2500门增加到3100余门,开课量从4931门次增加到5650门次,生均拥有课程0.46门次。”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介绍,“作为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生均门次数据,已经大大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从2010年开始,复旦大学对小班化教学予以进一步倾斜。2011年,班级规模在30人以下的课程已达到课程总量的54%以上。2011级本科生刘雨诗说:“小班化教学让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在与老师和同学的思想碰撞中获得更多的深度知识和思维体验。”
  为了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学校构建起包括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核心课程由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以及知名教授等担任主讲教师或课程负责人,形成了经典导读、助教制度、小班讨论、多元考核、网络互动等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书院制度给“创新之苗”自由生长的空间
  “一个理想学生应该拥有极高的学术天分和刻苦的潜能。同时,他必须独立并在学术上有自由思考的能力。他要有志向,同时有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在2012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院士如此说。
  在复旦,学生被给予充分的自由和宽容。本科生自主选题申报参与学术研究、本科个人申请出国访学资助、教学课程仅有1人选课也会开课,这是复旦大学给予学生的“特权”。
  给予充分的自由,其本质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从2012年起,秉承“学生自治”的建校传统,复旦大学在全面组建五个“四年制”本科生书院的同时,建立起配套的“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制度。
  学校的部分两院院士、全国教学名师代表则受聘担任书院导师,将在书院内与学生们一起,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和文化活动,如研习班、读书小组或者兴趣社团。住宿书院将成为师生自由交流、共建共享、展开共同学术生活的公共空间与文化平台。
  大学应该怎样保护年轻人的天赋、个性、兴趣和潜能?复旦本科生学术资助体系的创建者之一、副校长蔡达峰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说:“让年轻人的思想得到表达和引导,表达得越充分,引导得越细心,培养效果自然越好。这是教育的规律,也是成功学者通常的成长之路。”(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来源:光明日报 2013年9月11日

Copyright © 2014 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