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史钩沉

中央大学武汉办事处始末

2010-05-25488发布者:

分享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坚持八年多的抗日战争胜利了。由沦陷区、或战区内迁的机关、工厂、学校……等纷纷准备复员迁回原所在地。经历了八年艰苦抗战,运输力严重不足,军政机关自是优先复员。作为当时全国最高学府——中央大学的五千师生员工和家属共近万人只能随其后,安排在1946年春夏复员回南京。
  1945年冬,中央大学复员委员会成立,吴有训校长为主任委员,由总务长兼体育系主任江良规教授为副主任委员担负主要工作,另有数名副主委各司其责,普选产生的学生会主席郭亨衢亦为副主委之一。
  首先派员回南京接管被日寇盘驻的四牌楼、丁家桥宿舍,进行修复,并在文昌桥新建七栋学生宿生,修复教工宿舍。
  1946年初,各院系紧排教学日程,加班加点,5月初提前考试结束学年,实施大规模复员工作,如图书器材装箱,人员编队……。
  由于近万师生员工家属和大量图书器材要乘轮船途径宜昌、武汉,转乘大型江轮至南京,必须在武汉设立办事处负责接待转运。任命著名法文翻译家、外文系教授徐仲年为武汉办事处主任,地质系讲师蒋志超为副主任。
  1946年6月中旬,蒋志超副主任率会计员章荣冠和参加武汉办事处义务服务的高年级同学张荣德(农经系36级)、盛师祥(法律系36级)、赵振雷(法律系35级)、陈煌(经济系35级)、师××(经济系36级)、聂××(政治系36级)、张梅林(体育系36级)、沈自中(体育系36级)先后抵汉。选定汉口江汉路花楼街口的扬子江饭店为武汉办事处驻所,开展各方面工作。6月下旬,徐仲年主任到汉主持工作。一个晚上,在汉口黎黄陂路三教街口的“上海夜花园”举行招待会,宣告中央大学武汉办事处成立。与会者有当时华中区、湖北省、汉口特别直辖市军政主要负责人和新闻、工商、教育各界知名人士约200人。
  6月底起,约每隔一两天便有一批少者数十人,多时二、三百人乘轮东下到汉口转船至南京的师生员工家属或是图书器材设备。参加办事处义务服务的八位同学分工进行接待、食、住、行四大项工作。当时武汉刚从日伪手中接管过来不久,市场萧条,物资缺乏,大批日本侵略军和日侨亟待遣返。汉口特别市仅有一条从车站路到六渡桥的三公里长的公共汽车线路,两部汽车营运。只有牌头大的军政机关才有少数几部汽车。武汉办事处从当时政府的社会服务处好不容易地借了两部由日伪手中接收过来的无蓬大卡车,作为接送师生员工及行李之用。为了节省复员经费,绝大部分师生员工家属都住在借用的空闲仓库或学校教室睡地铺,只有少数著名的老教授住旅馆。伙食由武汉办事处负责,早餐是稀饭包子或油条,午晚餐是三菜一汤席地而坐,虽很简单但比在重庆学校的伙食却是好了一些。在汉口转船一般约等候一两天,往往是前一批未送走,后续的另一批又到来。办事处每天从早到晚为接待、食、住、行而紧张工作,一直忙到九月上旬,最后一批师生员工顺利登上回南京的江轮,办事处全体师生才松了一口气。此时,校复员委员会特派训导处负责人戚振亚来汉慰问办事处服务的师生并合影留念。九月中旬最后一批图书器材数十大箱到汉,由校工夏园耀押运乘铁驳船回南京。至此,历时三个月转送师生员工家属近万人,及全部图书器材的任务顺利完成,武汉办事处宣告结束,办事处服务的师生愉快地登上返京的江轮,回到向往已久的南京四牌楼中央大学,瞻望雄伟的大礼堂和苍虬的六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