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应该降格录取“偏才”吗?

2010-07-09159发布者:

分享到:

 

2010年07月03日14:13羊城晚报
 
 

应该降格录取“偏才”吗?

 

蔡联 画

 

  高考不应该成为唯一的独木桥

  陈强[中国青年报驻福建记者]

  我是先在报纸上看到杨华的事情的,我想深入了解,因此7月1日上午找到了杨华本人。

  杨华生长于福建寿宁县农村家庭,他自己说是“生长在沿海的贫困山区的孩子”,是一个有叛逆个性的学生,自幼熟读古文和西方名著,但我觉得他很矛盾。一方面他鄙视现有的教育体制,认为没用的知识(如数学英文)不必学;另一方面,他又对现有体制抱有幻想,希望能给他这样的叛逆者开一道门。他说,现在的考试制度选择的是庸才,排斥两种人:不学无术之人,或天才。

  杨华说他对物质要求不高,只要有一份职业,能吃饱饭,就想专心读书,写作,为弱势群体说话。商鞅、王安石、梁启超这样的人是他的偶像,因为他们能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他从高中时代起就熟读鲁迅、王小波等人的作品,从此“觉醒”,不再用心学英语、数学等科目,而潜心于古文,翻烂了《古文观止》,《史记》看了4遍,一心想凭古文“一鸣惊人”。在高中质检考试中,他就曾在数学考卷上写诗,在数学课上哼歌,行为颇为叛逆。

  虽然杨华这次到福州前从未走出过他所在的县,但并不怕生,也比较自信。但他并不敢像韩寒那样彻底与现存高考制度分手,他说是因为祖辈农民,家里人希望他能通过高考成为家族中的第一个大学生,走出一条出人头地的路。

  目前的高考制度已被普遍接受,有其合理性。不过,高招这个高度统一的游戏规则也有弊端,比如是不是应该对于像钱锺书那样的偏才网开一面。大家对此有共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的社会缺乏钱锺书时代的诚信,一些特招制度往往被“异化”,本来是为了更公平,结果又造成了新的不公平。另外,我们整个社会的氛围也不健康,一个家庭宁愿砸锅卖铁也非要供孩子读大学。其实可以分轻重缓急,也可以先工作再读书。如果真的是文学天才,完全可以脱离体制做一个真正的作家,以文为生。高考不应该是成功者必走的唯一的独木桥。

  背景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为:《绿色生活》,江苏省如皋中学考生王云飞别出心裁写了一篇骈文,竟然取得高分。在这篇的文言文中,王云飞不仅借用了许多历史典故,而且很多用词诘屈聱牙,连许多专家都自叹不如。古典文献学专家吴新江为此查阅了相关文献,手抄注释长达4页纸。日前,在其作文被多家媒体和网络追捧后,高考成绩超过江苏一本线29分的王云飞已被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预录取。

  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题为:根据格林童话故事写一篇作文,福建省寿宁县一中考生杨华用文言文写了一篇《士运论》,取得满分。但因为其他科目分数太低,总分离三本线还有43分的差距。因此,他又用文言文写成《鉴才书》,前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设在福州的招生组,希望通过自荐的方式得到上述名校的破格录取,但均遭婉拒。据说,有一家民办学校愿意资助杨华。

  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