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成贤小筑"将建杨廷宝纪念馆 打造创意产业街

2011-10-10820发布者:陆海

分享到:

  2011年10月10日  扬子晚报

三棵百年老洋槐树,一幢二层小楼,满屋子的书香,一缕穿透65年岁月淡淡的霉味……这就是坐落于南京成贤街104号的杨廷宝故居。杨廷宝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设计专家,这幢小楼由他在1946年设计建设,并取名“成贤小筑”。近日,在杨先生后人的支持下,玄武区与市文物局签定协议,对该房屋进行修缮改造,并建成“杨廷宝纪念馆”。同时,此处作为东南大学校史馆一部分,也将打造成为南京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杨廷宝故居,探访了这座建在深闺人未识的“成贤小筑”。

    建筑平面图和探访背景

    杨廷宝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建筑设计的开拓者之一,与梁思成先生并称为“南杨北梁”。他的故居占地约1000平方米,主楼坐北朝南,为西式三开间二层楼房,砖混结构,木门窗,红色平瓦屋面,米色灰粉外墙,建筑面积为164平方米。北院墙有一小型花房和一丛修篁。院内西南角有两间小屋。该建筑被视为大师建筑理念的高度浓缩和精华。1992年,南京市政府将杨廷宝故居列为“市级文保单位”。

    虽处闹市一隅,但它并不为世人所识。因此,作为杨廷宝故居的产权所有人和家属代表杨士英教授,将杨廷宝故居无偿提供给玄武区使用,今年9月23日签署协议,玄武区出资对它进行修缮维护,重点是院内和房屋的一层,建成为“杨廷宝纪念馆”,打造为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依托东南大学雄厚的科教人文资源,集聚设计创意企业和设计产业人才,在东南大学周边建设以建筑设计、创意设计为主的“成贤创意产业街”。

    设计到建设只两个多月

    昨天上午9:00刚过,记者推开成贤街104号虚掩的小铁门,就见年逾八旬的杨廷宝的长女、原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杨士英等在院里。“我们兄弟姐妹5个,除了我在南京,其他的或在国外或在外地,平时只有一直跟随我们的老保姆住在这里。”记者随着杨老的脚步登上二楼,这里有三间卧室,正南面两间一间住着杨廷宝夫妇,一间住着杨士英等5个兄弟姐妹,靠西的一间住着保姆。每间卧室只有十五六平方米,被褥床铺也是当年的风格,“当时住进来时,我们那个开心别提了。”杨士英当年只有17岁,她和三个妹妹一个弟弟都在读书,之前全家9口人挤在当时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前身)的一间宿舍里。

    半个世纪过去,当年大师设计建设的作品到处显得斑驳。在二楼过道间,记者只轻轻触碰壁板,就可以听到墙体内的回音,有些地方的粉沙层已经脱落,足见当时建筑材料的简陋。

    “父亲当时匆忙间买了这块地,连设计到建筑完成,只用了两个多月。”杨老恬淡地回忆,当时全家就靠父亲的薪水过活,处处节省着,父亲虽然设计了著名的中央体育场、大华电影院、中山陵音乐台、紫金山天文台等,但却对自家“小筑”因陋就简,没花什么钱。

    大师资料尚待专人整理

    回到一楼,门厅里的地板虽然才置换过没几年,却因为接了地下的潮气而散乱破败。客厅不大,杨先生的建筑理念在这里得到体现:客厅与厨房间设计一处玄关,这面墙体高至屋顶,玄关的东面紧连着厨房,西面则与客厅连为一体。

    客厅里的陈设讲述了半个多世纪来的沧桑:一套素色布艺沙发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一台老旧的钢琴蜷缩在角落;客厅东面的屋子,在杨老1982年去世后,就成了杨士英母亲的工作室,她在这里整理丈夫的资料,却未及完成。陪同记者的新街口街道一位负责人透露,他们已遴选出一位大学生社工,协助杨士英老人整理编册。书桌上各种材料间,散乱地放着杨老生前搜集购买的瓷器,屋里堆放的中英文书籍和资料有的几乎把书橱挤爆,有的则堆及屋顶,阳光照射进来,屋内散发出淡淡的霉味。

    来到小院里,记者看到,为了避开几棵百年老洋槐树,这幢小二楼的建筑开间并不大,楼前两侧的土地,以前是杨先生一家种植蔬菜的地方;院内的老井还能使用,后来建的葡萄架因无人居住使用,而渐渐荒废了。

    半掩的铁门外,一些市民看见久违的旧居门开了,都伸进头来向里不断张望,看来,大家对自己家乡的大师已慕名很久了。  董婉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