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大人物

让美丽的中国畅通无阻——王炜教授四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背后的故事

2013-03-203388发布者:李震

分享到:

        国家最高科技奖以及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能够获得这样的奖励,实属不易。
  在我校有这样一位教授,从2002年至今,他四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三次担任第一完成人,一次担任第二完成人。
  他是博士生导师,也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先后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宝钢教育基金特等奖等荣誉;他还是国家畅通工程专家组组长。
  这位教授,就是我校交通学院院长王炜。
  近日,王炜团队的项目“地面公交高效能组织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校陆建、陈学武、陈淑燕等教授也是项目组成员。
  王炜教授常说:“交通涉及到千家万户,所以我们责任重大。”
  据王炜介绍,未来十到二十年,我国城镇化、机动化程度将大大提高。如果不加以重视并想出对策,交通拥堵问题将愈演愈烈。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主题及大城市公交出行率50%的发展目标。
  但是,我国城市公交现状与国家发展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大幅度提升城市公交的吸引力与承载力成为当务之急。
  地铁的飞速发展能不能让城市交通“药到病除”?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地铁的建造周期很长。从规划一条地铁线路到建成通车,需要5年时间。第二,地铁的建造成本很高。建造1公里地铁需要花费5-8亿。第三,在很多城市,居民出行以中等距离为主。一般来说,地铁承担的优势出行距离在5公里以上。但是出行距离小于等于10公里,公交都是最佳出行方式。
  王炜团队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一个城市里面,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一般公交、自行车等各种交通方式都不可或缺。目前,最缺乏的就是快速公交。
  轨道交通(地铁和轻轨)是一种大运量、快速度的公共交通模式,一般公交则是小运量、低速度的公交模式。快速公交介于地铁和一般公交之间,其特点是准快速、中等运量。
  怎样发展快速公交?目前王炜团队的主要做法是在已有的城市道路上梳理一批线路出来,对它们进行快速化的线路改造。
  建造一条地铁的钱,可以改造100条公交线路。王炜说:“一条地铁线路解决不了城市交通的大问题,但是100条快速公交线路通车以后,一个城市的主要交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地面公交绿波通行控制技术”
  是这个项目的一大亮点。“绿波效应”,是指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都是绿灯。在现实中,很难达到这种效果。统计资料显示,在每2000辆车中,最多只有一辆能够畅通无阻。
  相对于社会车辆来说,公交车数量较少,通常一个红绿灯周期只有两三辆公交车通行,协调起来比较方便。不同于社会车辆,公交车在每个站点都要停靠。王炜的研究,把公交线路的设置和公交车辆配置结合起来,实现了公交车辆在交叉口利用红灯时间上下乘客、进出停靠站,绿灯时间通行。该技术大幅减少了公交车辆在停靠站和交叉口的总延误。
  在一个城市里,如果能够保障公交主干线上的车辆畅通。那么公共交通的通行速度会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愿意采用公交方式出行。这样,车辆总数少了,行驶中的社会车辆也畅通了。
  目前来看,这项技术的成果很好。以常州为例,在2007年,常州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是8%。通过BRT建设及全面应用这个技术,到2011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25%。
      从钢筋工到名校教授
    出生于1959年的王炜,刚上学就碰上文化大革命。1976年,王炜高中毕业。当时上大学要靠组织推荐,这份幸运没有降临到王炜的头上。
  出生寒门的王炜在家中排行老大,后面还有三个弟妹。不满17岁的他考虑着如何早日挣到工资,帮父母分解生活的重担。
  王炜来到杭州,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钢筋工。就这样,他成为工地上“学历最高”的工人,也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打工仔”中的一员。
  辛苦的打工生活并没有让王炜感到沮丧。相反,他很幸福,因为在工地上一天可以挣到一块五毛钱,一个月大概有50块钱收入。
  打工一年半以后,获知国家恢复高考,王炜就回到家乡,一边担任中学代课老师,一边复习准备高考。经过几个月的鏖战,王炜顺利地进入了南京工学院。
  进校以后,王炜学习一直很刻苦。研究生时代的王炜,经常是大清早带着面包和牛奶进入实验室,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后来,王炜留校任教。1998年,王炜开始担任交通学院院长。
  交通学院党委书记秦霞说:“王炜院长非常有全局意识,他站在全国交通学科的角度考虑我们学院应该怎么做。”
  王炜在全国交通学科很有号召力。2012年10月25日上午,由东南大学牵头的“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江苏会议中心揭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悉数加盟。
  王炜一直积极地介入学科前沿。他所在的学科一开始只有交通规划管理方向,后来增加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向。他还积极从国外引进人才,建立交通安全学科,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都涵盖其中。
  王炜珍惜一切时间,恨不得把一分钟分成两半来用。他随身带着一个小笔记本,脑子里一闪过思维火花,就把它记录下来。
  无论在哪里,王炜都会用随身携带的手机或者照相机拍照,记录下交通拥堵现象、标志标线的错误、交通信号灯配时的不足以及交通违规情况等。作为国家“畅通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炜会用这些素材给交警上课。
  交通学院副院长陆建说:“王院长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的心里装着所有同事。”
  王炜对自己却挺“狠”,牺牲了很多个人的利益。
  2005年,交通学院的科研经费达到8000多万,但是王炜发现其中纵向课题较少。于是,他提出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必须调整经费结构。他当即表态,从2006年开始自己不再承担横向课题。
  王炜说到做到,再也没有承担过横向课题。因为没有横向课题,老师们公认王炜“在交通学院算不上富人”。在王炜的带领下,目前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的四个主体学科中,纵向课题达到65%。
  2000年,王炜就具备申报“长江学者”的资格了。为了先给其他教授创造好的科研环境,他一直谦让着,直到2004年才申报。
  有同事戏言,王炜“无法无天”———没有法定假日,没有星期天。
  王炜的爱人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他,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把繁重的家务事全都承担下来。
  陈学武教授说,在英国时候,王炜有一天一只手拿着香蕉,另一只手里握着一封信准备去寄。因为思考一个专业问题出了神,王炜把信扔到了垃圾桶里面,还差点把香蕉皮塞进了邮筒里。
  由于忙碌,王炜出现了严重的睡眠不足。为了缓解疲劳,王炜随身携带着清凉油。累了,就抹一点。
  2012年11月,医生发现王炜舌根部位长了一块息肉,呼吸、吞咽都受影响,医生多次催促他去医院做手术。但是,考虑到一做手术就有一个星期没法工作,至今还没有确定手术时间。
         再忙也要给本科生上课
    在上任后的第一次党政联席会上,王炜说:“交通学院的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
  从那以后,交通学院所有教授都坚持给本科生上课。
  王炜给全院学生上专业导论课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课程让新生们对自己的专业产生认同感。
  研二学生赵静瑶说,5年前,发现给自己上导论课的是大名鼎鼎的王炜院长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2012年9月初,某市邀请王炜过去参加工程验收,并出席验收后的庆功宴。但是,王炜并没有出席庆功宴,他参加完验收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南京给本科生上课。
  为了准时上课,王炜请硕士生沈劲石开车到九龙湖校区北门等他。当晚6点,行色匆匆的王炜瞥见等在北门的小沈,就跳上车,说“赶快,去教学楼。”后来,王炜饿着肚子上完三节课,下课后又耐心地回答完所有学生的提问,十点多钟才离开九龙湖。
  王炜发现,由于教室大、学生多,有些同学听课不清楚。他就自己买了话筒、信号收发器等设备,请助研赵琳娜提前调试好。每次上课都带过去,上完课再运回四牌楼。他上课的时候还四处走动,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有跟自己互动的机会。每次上课前,王炜都会亲自制作PPT,并且反复检查好几遍。
      学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头等大事
    在王炜看来,学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
  2001年,王炜和其他几位博导共同出资,在学院设立了“交运新星奖学金”;2004年,他研发的“交运之星软件”有盈利,就拿这笔钱设立了“交运之星奖学金”。
  王炜匿名资助了几位学生。他还将很多奖金、加班费、评审费、稿费拿出来,让助手给困难学生。
  2012级春博王宝杰硕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刚从东大参加完博士招生考试的复试回到西安,他就收到了王炜的电子邮件。王炜在邮件中给小王开了书单,请他阅读。
  2012年11月份,博士生戴光远开始联系去国外做交流生,王炜隔几天就过问一下进展。王炜跟戴光远联系的国外导师并不熟悉,但是还给那位老师发了七八封邮件。最近,戴光远终于收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接收函。
  2012年6月15是戴光远结婚的日子。那一天,出差在外的王炜特意从北京赶回南京,又自己开车赶到戴光远的家乡镇江参加婚礼。当晚,王炜还给戴光远夫妇证婚,宴席散场后,他又连夜奔回南京,第二天赶赴溧阳参加科技会议。
  2011级秋博赵德说:“王老师对我们呵护备至,暑假期间我们实验室的空调坏了,就告诉王炜老师了,他马上请人修好了。”
  只要在南京,王炜都会在实验室工作到很晚,每晚临走的时候,他都要把所有的实验室看一遍,跟学生们交流一下,还经常提醒同学们打扫卫生。
  王炜从来不给学生布置硬性任务,他努力给同学们最大的空间并且给大家搭建很好的平台。在他的感召下,实验室每一个学生都非常努力。博三学生李志斌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25篇论文,其中有5篇是SCI论文。李志斌还连续三年参加交通研究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TRB会议,并且有7篇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仅2012年TRB年会,就入选三篇。
  学生们说,王炜老师去过国内200多个城市,所有地级以上的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2004年,为了畅通工程检查,王炜从郑州出发经西安、兰州、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到石河子,一口气走了十几个城市。
  王炜还去过英国的二十多个城市、德国的二十多个城市、美国的二十多个城市以及澳大利亚、瑞士、日本、荷兰、法国、俄罗斯等国,每到一个城市,他都拍摄大量的照片回国给学生上课用。
  的确,为了让美丽的中国畅通无阻,王炜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