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紫牛新闻】这群东大学生连续3年扎根尼泊尔,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2019-10-1650发布者:唐瑭

分享到:

扬子晚报网10月16日讯(通讯员  唐瑭  实习生  卢文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的巴克塔普尔,一群来自中国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大学生已连续三年扎根在此,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这群大学生是如何做到的呢?




受访者供图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80后”教师任思捷是这个团队的青年骨干。2015年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根据尼泊尔文化、旅游和民航部下属的考古司统计,地震造成60余座印度教神殿倒塌,200多座神殿遭到部分毁坏。加德满都谷地多座重点古建筑损毁,其中12座为世界文化遗产。地震两年多后的2017年8月,她第一次来到尼泊尔时,很多地方还能看出受灾的痕迹。

想要重建和修复,图纸资料必不可少。任思捷每年都带领近20名学生实地测绘,“为了提高测绘效率,我们用上了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机飞测航拍等先进的数字化手段。”任思捷告诉记者,三年来他们已经完成了昌古纳拉扬神庙建筑群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和一处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的测绘工作。

“活的遗产”是尼泊尔遗产建筑的独特价值之一,亚洲城市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给遗产保护带来了新的课题。任思捷认为,“尼泊尔的很多建筑遗产还在使用,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启示,有助于理解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传统,以及历史上中国、印度和尼泊尔的文化交流。”

在研究生助教孙迎喆看来,同学们在尼泊尔的工作不单是完成一门课程作业或毕业设计,它更是一次社会实践,让大家运用专业知识回报社会。随着来尼泊尔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同学们还设计了十几种造型各异的中英双语旅游手册,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古建筑的文化魅力。

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办的“亚洲遗产管理学会”秘书处落户东南大学。在尼泊尔,东南大学也与当地2所高校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并首次联合举办暑期国际学校。



2019-10-16 【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