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学习强国】南京医护人员战“疫”一线“变身记”:他们用“72变”守护患者

2020-03-08373发布者:唐瑭

分享到:

男护师跨界当起“播音员”,通过广播宣传新冠肺炎知识,让重症患者重拾信心;90后护士变身“奥特曼”,引导低智患者配合治疗;湖北籍南京医生当起方言翻译,架起医患沟通桥梁……在湖北战“疫”一线,南京医护人员不仅用精湛的医术争分夺秒救治患者,还不停“变身”尝试各种“岗位”,用“72变”守护患者,给予患者贴心的陪伴和心理上的安慰。

男护师变“播音员” 鼓励重症患者重拾信心

人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顾德玉

战“疫”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变身”技能:德玉跨界当起“播音员”,用声音陪伴患者,鼓励重症患者重拾信心战胜病魔。“请相信,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会尽全力帮助你,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病魔……”从2月25日起,武汉一间重症病房的广播每天早中晚都会传来这样的播音,虽没有专业播音员的语调和音色,播音的设备也比较普通,但是顾德玉的声音里透露出更多的是对患者的关心和安慰。

“变身”感言:“让他们感觉到很多人都在鼓励他们、关心他们,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是大家一起在战斗、一起在努力。”

湖北籍医生变“方言翻译家” 架起医患沟通桥梁

人物:南京市江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万兵

战“疫”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变身”技能:万兵是湖北黄冈人,在救治患者之余,还有一个特殊身份“方言翻译”。万兵接管的病区患者年龄超过60岁的有三分之二,很多老年患者虽然能听懂普通话,但是不会讲,只会说方言,与医疗队成员沟通上有时候存在困难。于是,身为湖北人的他,担任起了临时翻译,很好地起到了医患沟通桥梁的作用。

“变身”感言:“我作为一个懂湖北方言的大夫,发挥业余,这不是专长,是本能,一切都是为了救治患者。”

90后护士变“奥特曼” 哄低智患者配合治疗

人物: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心血管内科护师刘见芸

战“疫”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变身”技能:刘见芸护理了一位低智患者,他入院时病情较为严重。但由于心智不成熟,近四十岁的他仍然像个孩子一样,也不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刘见芸为他摆出奥特曼的动作,还送上了一罐可乐。这是他们特殊的交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这位患者开始积极配合治疗了。如今这位患者病情很快好转,即将出院。

“变身”感言:“他就跟小孩一样是需要哄的,我就用他喜欢的东西哄哄他。知道他即将康复我特别高兴,我们就是希望他能够赶紧好起来。”

白衣天使变“爱的信使” 帮老年夫妻患者传递信件

人物: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外科主管护师李如芝

战“疫”地点: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变身”技能:李如芝负责的一对老年夫妻患者感情非常好,爷爷病情加重转到了ICU,奶奶特别难过。李如芝便充当“爱的信使”,帮忙传递信件,给予安慰。不幸的是奶奶的最后一封长信没有送出去,因为那时爷爷已经去世了。考虑到奶奶病情才好,如果知道爱人去世了肯定受不了。李如芝对奶奶说了善意的谎言,说“信送到了,爷爷很开心。”

“变身”感言:“对医护人员而言,不仅要护理好病人,更要关注病人的内心,要时常给他们心理上的安慰。”

护士变“按摩师”和“纹身师” 安抚患者

人物:南京高淳人民医院护师韩雯

战“疫”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变身”技能:一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新冠肺炎患者睡不着,在病房里“捣乱”,韩雯立即“变身”成了一名“按摩师”和“纹身师”,为其按摩颈部、细心安抚。她扶着患者坐下,帮他在手上画起了“手表”和“戒指”,还帮他按摩颈部,就这样到了晚上11点多,患者终于想要睡觉了。韩雯在帮他洗手时,他突然说了一句“你真好。”

“变身”感言:“武汉的方言有时候我们不太能听懂,但是患者话语中的感激之情我们都能很真切的感受到。看着他们一天天康复,我们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主管护师变“插花师” 给患者送上贴心关怀

人物:江苏省肿瘤医院主管护师左靖芳

战“疫”地点:黄石市中心医院

“变身”技能:左靖芳没学过插花,却成了一名业余“插花师”。原来,是有爱心人士为医护人员捐赠了20箱鲜花。她就临时起意,决定将这份关爱转变成对患者的关怀。她下班后就地取材,将一支支花进行简单包扎装点,她手绘、队员刘鹏飞配字,两人用A4纸做成祝福卡送给患者。

“变身”感言:“‘永远为患者做对的事情’是我们医院的院训,这句话深入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我们来这边就是想为患者做对的事情。”

男护士变“太极拳教练” 身着防护服教患者打拳

人物:南京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张亚涛

战“疫”地点:武汉市大花山方舱医院

“变身”技能:张亚涛在方舱医院带着部分患者练习起了太极拳。对于“全副武装”的张亚涛来说,打完前三式他已全身是汗,但他没有停下休息,他表示,患者学习太极拳不仅可以有助于舒缓患者的焦虑情绪,适当的运动对于提高免疫力也有着良好的效果,从而优化治疗效果。

“变身”感言:“带着大家一起练习太极拳,希望能够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从而战胜疾病的目的。”

医生变“心理辅导师” 帮出院患者调节心理状态

人物:南京鼓楼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医学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杨海龙

战“疫”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变身”技能:近日,杨海龙化身“心理辅导师”,给出院的两位患者上一堂真情告别的心理课。他在隔离病房病区的一角放上了小白板、两把椅子,一个简易的心理课堂就搭建起来了。通过这堂心理科,杨海龙教会他们识别情绪、接纳情绪、辨别情绪下的不良认知,尝试去改变,并学会感恩,以此希望使他们建立起更多积极心理能量的源泉。

“变身”感言:“这个过程能够教会他们一些自我调节的方式,获得一定的支持性的建议治疗,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些接纳,从而减少负面情绪,有利于心理甚至身体的恢复。”

医护人员变“漫画师” 拉近与儿童患者的距离

人物:南京市儿童医院护士长张少华

战“疫”地点:黄石市妇幼保健院

“变身”技能:一群医护人员们化身“漫画师”,在防护服上画上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只为缓解儿童患者们的紧张心理。张少华告诉记者,其实这些漫画的“作者”们并不擅长绘画,她们是自己从网上找的一些素材,依葫芦画瓢、参照着描绘的。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隔离病房里小患者们的注意力,减少他们对防护服的畏惧心理,让他们更加愉悦地接受医护叔叔阿姨们的治疗。

“变身”感言:“我们想缓解孩子见到医护人员时的紧张和恐惧,拉近他们与我们的距离。”

这些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是战士,都是勇敢的逆行者。他们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争分夺秒救治患者,用“72变”守护患者,帮助患者重拾战胜病魔的勇气,给予患者贴心的陪伴和心理上的安慰,只盼患者早日康复,疫情早日结束。



2020-3-8【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