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江苏教育报】面对多舛的人生,东南大学研究生许德旺成长为校园里最闪耀的公益明星 在他面前,苦难变成台阶

2015-06-191367发布者:吴婵

分享到:

2015-06-19  江苏教育报(第A2版)


        面对多舛的人生,东南大学研究生许德旺成长为校园里最闪耀的公益明星——
在他面前,苦难变成台阶


  ■本报记者 沈大雷

  “其实,我成长于一个美满而和谐的家庭。”坐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位长相文弱、面带微笑的小伙子——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许德旺,当他平静地叙述起自己的故事时,再三跟记者强调这句话。

  然而,在大多数人看来,许德旺是个不折不扣的苦孩子。他出生在南京市高淳区一个农村家庭,13岁时,父亲在工地上出了事故,半个身子卷入搅拌机齿轮,侥幸从“鬼门关”逃脱后,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许德旺16岁时,母亲罹患晚期胃癌,几年后撒手人寰。当一系列厄运降临在他身上时,这个身形清瘦的90后做了几件令人惊讶的事。

替母亲捐角膜,3人看清世界

  “儿子,妈妈病了,头发没了。”2007年春节,读高三的许德旺放假回家,得知一个不幸的消息:母亲高家妹被确诊为低分化腺胃癌,几个月前刚动过手术。怕儿子担心,高家妹瞒了德旺小半年。“我要挑起照顾妈妈的担子!”春学期开学,许德旺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十平方米的简陋小瓦房,他要带着妈妈一起上学。一边“歇斯底里”地备战高考,一边精心照顾母亲,许德旺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东南大学。

  “我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只有一双眼睛是好的,你帮妈妈捐给需要的人吧。”这是高家妹临终前对儿子的嘱托。2011年中秋节,高家妹离开了人世。1个小时后,许德旺强忍悲痛,含泪拨通了南京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圆了母亲的遗愿。受益于这次捐献,3位病人重见光明。

  带母上学,许德旺的孝悌之举为许多人称许,而替母亲捐献眼角膜,这在农村却是件很难想象的事。“我上大学三年级那年,听母亲说眼角膜可以救人,我不知道只有小学文化的她是怎样知道这些的。她用并不华丽的语言告诉我,‘人可以活得更有价值’。”

“老师请再多讲一会儿”

  母亲的去世,让许德旺有了很多人生感悟。“人的生命非常短暂,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变得充实。”许德旺说,“可是,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有什么东西能给别人呢?”2011年9月,在母亲去世后的第五天,他报名加入了研究生支教团。“老师请再多讲一会儿!”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第九中学,许德旺遇到了400名学生,因为课上得生动,下课后学生们经常拽着他的衣角挽留他。为了把课上好,他对教案精雕细琢,经常在上面标注“××分钟讲到此处”的字样,上课内容精确到每一分钟。每节课他都制作精美的幻灯片,大量的视频图片让很少接触到多媒体的孩子兴致盎然。幻灯片一做就是一年,整整40套课件,100多页电子教案,许德旺把这些汇编成册,写成《青春飞扬的一年》一书,留在九中,至今仍被使用在教学一线。

  “许老师,小淼要辍学了,你救救她吧!”开学不久,班上有个学生对许德旺这样说。小淼这个孩子,许德旺早有耳闻,上课打闹,下课谈恋爱,有人建议他,不要惹这个“烫手山芋”,但他却不以为然。“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一天,许德旺找到小淼,说出了“蓄谋已久”的开场白。“谁信啊?”小淼不屑的回答让许德旺吃了一惊。“不要因为别人说你不好而放弃自己,你可以证明给他们看!”……此后,许德旺一次次地找小淼谈心,经常利用晚自习帮她“开小灶”补习。慢慢地,小淼喜欢和德旺老师谈话了,在初二的一次考试中,她的成绩一跃进入班级前茅。

  “他们应得的,不是因为贫困”

  许德旺的舍友朱晶告诉记者,德旺几乎没下过馆子,吃的大多是素菜、白米饭和免费汤。“他每个月的生活费仅400元左右,其中320元是勤工助学挣来的,剩余部分来自奖学金。”

  2013年,生活紧巴巴的许德旺又做了一件让舍友吃惊的事——他从校友企业拉来1万元赞助,又拿出自己的2000元奖学金,在江西省共青城西湖小学设立“东大土木逐梦奖学金”,每学期奖励那儿的4个孩子。“我告诉孩子们,这是他们的优秀表现应得的,而非因为贫困。”许德旺说,“帮助别人并不仅仅局限于捐钱捐物,我更期望这些孩子不要被定义为弱者。”

  参加支教,当志愿者,担任研究生会干部,这一切严重挤压了许德旺的学习时间,但他的成绩却始终位居班级前列。室友朱智荣说,德旺总是“神出鬼没”,大家都睡了,他还在做作业;别人才醒来,他早已坐在桌前学习。

  今年3月,许德旺获评201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颁奖礼上,他和众人分享了一个母亲曾讲过的小故事:有兄弟俩,遇到两块大石头,哥哥将其背在肩上,从此再也没抬起过头,而弟弟则将石头砌成一级一级的台阶,最终攀上了高峰。“她当时问我愿意向谁学习,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如今,我知道答案了。”许德旺说,“我要学习故事里的弟弟,把苦难变成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