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加快构建学术高地——基础医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09-03-25发布者:浏览量:2233

字体:

   
   
   
      
    2007年,当科技部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正式落地我校基础医学院,该院赵春杰教授成为本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时,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东南大学基础医学院,首次问鼎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国家级重点项目,立刻引起了全校、乃至全国学术界同行的关注。
    进入新世纪以后,通过多方面的不懈努力,并入东南大学的基础医学院学科建设不断跨上新的台阶。同年基础医学院就申请到了遗传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01年遗传学科设立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2002年1月该学科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五”重点学科;2003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筹建“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年通过教育部验收,获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那么,推动学院快速发展的动力究竟来自哪里?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基础医学院院的领导和有关专家。
    盯住高端人才 实现超越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基础医学院的学科基础非常薄弱,人才队伍青黄不接。2000年并校时,基础医学院在近90位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不足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没有博士点,科研经费几十万元。进入新世纪后,学院党政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基础医学院要想在东南大学“开拓创新、争先进位”的发展方略中有所作为,必须要打破常规,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着力构建学术高地。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关键在人才,通过引进一流人才来建设高水平学科,从而推动学院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水平人才是学院争先进位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学院党政班子统一思想,制定了一个完善的以引进高水平人才为重点的“强院计划”。
    在许多时候,制定一个宏伟的发展计划并不难,难的是用何种方法去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实现这个计划。谢维院长认为,在高端人才引进上,一定要有宽广的胸襟和气度,要海纳百川。不要害怕招来的人才水平高,把自己的光彩盖住了。招贤纳才不能仅仅是一个口号,更不能是叶公好龙。一个学术单位的高度,应该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高水平团队决定的。引进的人才越出色,就越能提升学院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誉,出更好的成果,从而形成更高的学术平台和良好的学术氛围,这些又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实现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也就越能为国家和人民做更多的事。他常说“我非常看重超过我的人”,并且把引进高端人才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学院曾水林书记强调,我们每位领导包括每位机关工作人员,都要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尽一切可能为引进人才做好服务工作,努力形成一个以真诚呼唤人才,以事业留住人才,推进和谐发展,共谋大业的学院文化氛围。
    在积极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学院还下大气力培训自己的人才。除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外,还要求他们更多参与高水平研究课题,引导他们进入学科前沿,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汗水浇出硕果,努力终得回报。近年来,基础医学院的师资队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学术水平显著提高。到2008年底,该院已有教授、副教授36人,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43人,占教师总数的60%;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48人,占72.2%,超过全校平均水平。学院先后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30人为兼职教授(其中外籍教授6人、院士15人)。已初步形成一支由多个学术造诣很深的学术带头人带领的、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学术队伍。如今这支队伍还在不断的壮大中,20008年又有6名博士毕业生加入,现在职读博19人,今年拟引进博士5人,还有4名引进的高层人才手续正在办理中。未来三年,学院教师队伍人数将达90人,博士学位教师将近80人,人才与学术高地基本形成。东大基础医学院求贤若渴,学术氛围好的口碑已经在同行中名声远扬
    2009年新年伊始,短短的2个月内学院就已经面试了20多名符合条件的求职者。
    用“心”去邀请 用“情”聚人才
    基础医学院在东南大学算不上“强势学科”,在全国医学院中,无论是学术影响、学科基础,还是办学条件皆无显赫之处,何以吸引众多人才纷纷加盟?
    在采访中,谢维院长特别用到了一个词:“用心”。他说引进人才工作要“用心”去做。心诚始得信任,真情方聚人才。“用心”两字也得到了其他院领导的一致赞同,他们说,“用心”两字包涵了我们对人才的真诚和渴求。
    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谢维身体力行,对任何一个来求职的人都认真对待:每一封求职的Email信都细心审阅、认真回复,每一个相关的电话都不会轻易放过,每一个前来面试的人,都认真安排热情接待。2008年基础医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招聘广告已经贴到了美国圣地亚哥的国际会议上……每个人才加盟的背后都浸透学院党政班子真情和诚意,也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现任基础医学院遗传及发育生物学系主任的方明教授,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作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与发育相关的基因功能研究。他2006年加盟基础医学院的时候,因种种原因,档案迟迟转不过来,很多重要手续无法办理。学院领导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几经周折,最后在学校有关领导的关心下终于得到了解决。
   基础医学院生理药理学系主任、美籍华人沈之君,2006年8月加盟基础医学院,从事生理学与生物科学前沿技术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沈之君硕士毕业后,在美国大学做博士后和助理教授多年,现为美国耳鼻喉学学会、实验病理学会员。因为两国学历体制的差异,回国后未能满足评为博导的条件,又是学院领导反复争取,学校根据他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被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
    去年引进我校的韩俊海教授,是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后在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从事果蝇的视觉神经研究,其研究论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权威期刊《Cell》上发表,若回国发展可以有多种选择。谈到引进过程,他感触颇深:当时我还在麻省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谢维院长写了一封求职邮件,正在加州访问的谢院长收到邮件后,立刻给我打电话,刚说到一半电话就断了,我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一会儿谢院长的电话就又打了过来。后来才知道当时谢院长的电话卡没钱了,他很着急,穿了衣服冲出宾馆就去买电话卡,买了卡就继续打了过来。韩俊海后来感慨地说:“这也是我最后选择加盟东大基础医学院的重要原因,谢院长真的是一个非常用心的人。”
    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可谢维谈到这些时,却把它归结为学校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和上上下下重视人才的氛围,归结为全院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他说,胡书记、易校长在各个场合反复强调人才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要求要把引进高端人才作为院系领导的重要职责。学校各有关部门也为人才引进做了大量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我特别感谢学院的同志,为引进人才,许多同志在工作条件、经费分配,甚至在职务安排上都作出了一定牺牲,但大家都无怨言,都是为我们共同的事业,为基础医学院更好更快地发展。
    真情赢得人心,努力终得回报。如今活跃在基础医学院科研前沿的是这样一支队伍,它的主要成员都曾经在美、日等发达国家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工作过,从事着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他们大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出过出色的成绩,发表过优秀论文,这些学成归来的“海归”,给学院带来的是全新的学术理念和思维方式。学院也充分发挥他们深厚的学术背景、创造型思维及海内外学术同行的协作关系等各项优质资源,凝聚和带动全院年青教师投身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进而形成充满锐气和朝气的“拔尖人才+优秀团队”模式的学术团队。
    精心搭舞台 人才展风华
    谢维院长本人就是从国外学成回来的,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确定的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他深知,人才并不是引进来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怎样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基础医学院这个舞台上真正展现他们的才华,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为此,基础医学院党政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才,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学术气氛,努力构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的学术团队,努力建设能够满足高水平学术研究的科学实验的硬件平台,让高端人才有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海归们”的领头人作用,学院还大胆引入了他们所熟悉的PI(独立研究课题组)制,整合全院的力量和优势,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学术团队。
    赵春杰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博士,曾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作博士后,主要从事发育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曾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Cell》上。2004年9月加盟东大基础医学院后,校院两级领导在人手和经费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给予她很多关注和大力支持,为她配备了技术人员,改善了实验条件,使她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她领衔承担国家“973”计划“人类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防治研究”项目,并成为该领域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
    王大勇,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04年12月到东南大学。学院从各个方面为他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之成长迅速。2005年,被列入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计划。2007年,又成功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如今的基础医学院,学术气氛浓厚,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在新一代学术领军人物的带领下,学院组织了“青年教师论坛”,通过学术沙龙的形式,对本研究领域最前沿的文献进行阅读、分析、探讨、交流,让师生们与世界最新的研究保持同步,设立“青年基金”扶持青年教授成长。学院与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国的10余所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及合作科研关系,使青年教师们获得更多与国际同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积极鼓励青年教师采取各种形式进修提高,从日本攻读博士学位归回来的戴小牛老师表示,是学校和学院领导的重视,才使他有了海外深造的机会,出国学习不仅能力得到提声,也进一步增强了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的信心。曾经拿过学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和优秀教师奖的青年教师刘莉洁对此感触最深,她说:在95年她刚刚执教之初,没有接触过科研,给学生上课都是照搬书本。并校后,她通过再深造,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她还在沈之君教授的带领下开始承担一些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并通过参与这些科学研究,将获得的最新成果融入到教学中改革中去,给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
    打造学术高地,不仅需要高水平的人才,良好的学术氛围,还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必不可少的工作条件。多年来,基础医学院宁可个人收入少一些,办公条件差一些,也千方百计挤出钱来改善教师的科研环境条件。
    为了搭建学科发展的硬件平台,基础医学院还流传着一个谢维院长要“做海绵头像”的幽默故事:在学院“985”二期经费的安排上,很多人都希望利用这笔经费改善自身小团队的科研条件。但如果这样一来,经费的使用如同洒香水一般,大家都有份但是谁也无法解决一些关键设备问题。因此,谢维等学院领导排除各种纷争和压力,力主把钱花在“刀刃”上,结果学院用680万元添置了公共大型仪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膜片钳电生理记录系统等,建设了小鼠转基因与基因敲出平台,缓解了科研设备系统中的瓶颈矛盾,也为学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针对学院部分老师当时的焦急情绪,谢维形象地说要为自己多做几个海绵头像,给他们“释放压力”。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一做法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学院的实验条件,也在人才引进和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初一些有不同意见的老师也逐渐对这一做法表示理解。
    基础医学院坚持引进高水平人才、坚持通过事业发展留住人才,坚持通过引进人才与培养现有人才相结合,使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推动全院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今的基础医学院已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5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获得者2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多名。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在国内同行中的学术影响力日增。
    队伍建设亦带动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在去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中,基础医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公共基础课成绩优良率在56%以上,专业基础课成绩优良率在70%以上,受到评估组专家的积极评价。研究生教育获得长足发展,目前已拥有博士点2个,硕士点10个,在院研究生168名。先后获得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1项,子课题4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39多项,美国NIH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科研经费也从并校时的几十万元,到今天科研经费突破2000万元。SCI收录的科研论文逐年上升,由原先的1-2篇增长到2007年的30余篇……
    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先导的基础医学院,在迈向未来的道路上,脚步更加坚实,前景更加美好!( 丛 婕 )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