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南京日报】评论:诗歌重返校园有“无用之用”

2013-09-1780发布者:许启彬

分享到:

2013-09-17 南京日报(第F02版)  

  昨天有则新闻让人眼前一亮:2013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15日在宁举行颁奖典礼。在南京赛诗不算新闻,而在南京的校园里赛诗并且反响热烈,却让人颇感新鲜:一者,现在的大学校园已经与诗歌渐行渐远,“校园赛诗”几乎已成多年前的记忆;二者,此次赛诗专赛古体诗词,“门槛”不低。从参赛情况看,本次大赛吸引全球124所大学的学生发来了400多首作品。这一现象说明,校园仍然需要并能够容纳诗歌。

  二三十年前,大学校园一度是诗歌的主阵地。今年5月份上映的电影《中国合伙人》,就有典型场景:佟大为饰演的王阳,长发飘飘,在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校园里,忘我地朗诵诗歌。如电影所述,此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崛起、消费文化的盛行,再加上大学生们求职就业的压力加大,诗歌逐渐淡出大学校园。在今天的语境下,“诗人”有时甚至成了贬义词。与校园里的考证热、考级热、考公热、出国热相比,诗歌的边缘化甚至另类化毋须讳言。“校园赛诗”,正是向人们展示了一种让诗歌重返校园的努力。

  倡导诗歌回归校园,究竟有什么“用”?这里不妨借用庄子“无用之用”的说法:看起来无用,其实有用,并且有大用。这种“大用”,既体现为引导学生回归诗意、面向内心,也体现为培养学生的浪漫气质、家国情怀,还体现为养成校园桃李芬芳、弦歌不辍的人文氛围。这样的“大用”,让学生富有梦想和朝气,也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对于今天的大学走出功利化、工具化的流弊,培养创意、创新的浓郁氛围,意义尤其深远。

  追求“诗意”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思考方式。最新一期《人民画报》刊载了题为《王澍:用房子写诗的人》的长篇报道,发人深思。作为从东南大学走出的知名建筑师,王澍去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今年入选《时代》周刊“2013年度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报道说,上大学时,他就痴迷中国传统文化,引起争议的硕士论文,就以《死屋手记—空间的诗语结构》为题,矛头直指现代建筑的“功能主义”—闻不到精神的味道、造成人性和灵魂的丧失;博士论文《虚构城市》,更是因独特思考,难觅“诗性的同道”。后来,王澍隐居西湖边,进一步悟出理想的建筑是“生活在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空间里的感觉”,从而设计了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建筑。“无用之大用”,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正因此,“校园赛诗”值得校园内外的人们共同思考:在今天,我们还能为学生的未来再做些什么?(左中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