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新华日报】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周琦:小城镇不必“太高太大太宽”

2013-12-19858发布者:许启彬

分享到:

 2013-12-19 新华日报(第B07版)

      怎样的城镇化才能“记得住乡愁”

    刚刚闭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诗情画意的话语背后,是对过去很多年,中国城镇化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反思以及对未来路径的确立。在这里,“乡愁”不再只是一个文学词汇,它是与自然相依相偎的亲近感,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眷恋,是念兹在兹的历史记忆,是故园、故人的童年往事。城市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载体,也是精神生活的家园,是“乡愁”的安放之所。

  那么,怎样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才能让人记得住乡愁呢?本报特邀五位专家嘉宾,请他们谈谈什么才是“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

嘉宾: 周 琦 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


小城镇不必“太高太大太宽” 

 

 

      “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村庄消逝的过程。”谈及城镇化,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周琦教授显得有些感伤。

  村落,是中国传统社会承载文化记忆的载体。在我国,大量带有民俗印记、文化传统、历史记忆的东西都保留在村落里。前段时间,周琦带队在湖南湘西地区做了一次农村城镇化调查,村落的衰落在新宁县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地仅存的几个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村庄岌岌可危,有上百年历史的、精美的传统建筑在风雨中飘摇,无人问津。

  虽然感伤,但村落的消逝不可避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镇将取代村成为最小的居住单位。在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很多村庄都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周琦坦言,“原本慢节奏的、家族式的、以土地为中心的土地经济被摆脱后,与其相适应的建筑和村落布局也就失去其使用价值,这是一种时代必然。”

  但他仍然强调,不能让自然村落全部消逝。“起码要把那些最具地方特色的村落保存起来。”

  在周琦看来,之所以不是所有村庄都需要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是因为同一个地区的村落在地形地貌、建筑风格等方面存在相似性,只需保留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可以把其他村落的牌坊、雕塑、建筑等搬迁过来,以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保护。“关键要把人留下来。如果人都搬走了,只剩下‘死’的东西,所谓的文化记忆也就不存在了。”

  城镇化过程中,地域特色非常关键。周琦对记者说,不能再有千城一面的遗憾了。要珍惜差异性。首先从规划入手,因地制宜,从人口分布、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不同的城镇规划和细节设计。例如华东平原和湘西,历史文化、地理地貌、人口文化不同,就应该演变出不同的城镇面貌。

  此外,不能盲目模仿大城市建高楼,要控制尺度,“不必太高、太大、太宽。”比如,一般城镇的人口规模远远小于大城市,在这里建摩天大楼、6车道马路是浪费土地。

  同时还要让建筑体现当地特色,采用地方性的材料、工艺以及生活符号与元素。建筑的形式不能一味贪大求洋,要和地方传统、风格、气候相呼应,在生态化和市场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福建民居和藏式建筑,是很好的案例。

  在居民楼的建造上,周琦特意提出,要多一些低密度的多层建筑,最好是三四层,容积率在1-2之间。不能像大城市里那样,全是高楼,冷冰冰的单元门,老死不相往来居住环境,把人情冷暖都丢掉了。

  周琦说,“高楼大厦的居住环境是工业化时代高效率的产物,不适合我们当下的城镇建设。物质载体要和生活习惯相统一。在农村,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很常见,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特别温暖。三四层的居民楼,恰恰符合大家庭的生活习惯。对他们来说,乡情乡愁就是有院落、有天井,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城镇化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就要先留住这样的温暖与情感。如此,我们的文化才能延续下去。”

  本报记者 董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