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瞭望】“三个尊重”让城镇“望山见水”

2015-04-21375发布者:吴婵

分享到:

2015-04-20  瞭望


    制定城市风貌的管控规划必须遵循“三个尊重”的原则:一是尊重历史环境,二是尊重自然环境,三是尊重人文环境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和谐、有序、多元的城乡风貌的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形象的直观展现。人们往往根据城乡风貌判断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的发展质量。近年来,我国城市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在高速增长的建设体量面前,街道建筑尺度过大、城市景观失控、历史风貌断裂的现象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围绕如何塑造城市风貌,各界人士既有共识,也有不少争议。
  如何在规范与创新之间求得平衡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吕斌认为,城镇风貌的塑造有多种途径,但在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现阶段,已经难以像以前那样通过时间的累积去沉淀特色。在这种背景下,对城市风貌的适度规范与引导就显得尤为必要。
  吕斌说:“在什么样的区域建什么样的建筑,至少应该有程序性规定,尤其是一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场所,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地标性建筑的建设都要规范起来。”
  宝鸡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副局长付菊芳认为,多姿多彩的建设形态共同构成一个丰富的社会,她赞成对城市建筑的形象审批进行程序规范,但目标不应设定为把设计管死。
  长期从事城市设计研究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说,强化城市设计、讲究景观控制对城市风貌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但限定到什么程度合适、什么地区要严管、什么地区该放松,却是个需要斟酌的问题。
  一些人士担忧,城市的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过早、过于具体地确定未来场所的空间形态,容易抹杀这种变化的可能性。中国作为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应该让风貌控制法规既不成为什么也管不了的空规定,也不成为什么都管的死规定。
  以哪个层级作为规范主体
  本刊记者在全国多个地区调研发现,为解决“千城一面”的问题,很多地方城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探索。
  比如,安徽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特色塑造的意见》,就明确特色定位、保护特色要素、开展城市设计、加强规划管控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苏州市出台了《城乡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规定》,要求“水巷两岸新建临水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36米”,“建筑色彩应当以黑、白、灰为主,体现淡、素、雅的城市特色”。
  为进一步彰显革命圣地氛围,延安市于2012年开始委托全国知名设计院组织编制了多项规划,确定了中心城区整体风貌特色。
  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树隆认为,城市风貌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城乡规划中应该包括的内容。从法理上看,城市风貌单独立法是可行的。由于各地城市风貌特征不同,保护与管理的要求也不同,建议城市风貌的立法工作应主要以市、县地方立法的形式进行,不宜在全省范围统一开展。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有专家认为,城市风貌与地域特色联系密切,不应在国家层面“一刀切”管理。同济大学规划系教授唐子来说,涉及文物保护的问题具有普遍共性,可以在全国分级管理;但地方风貌涉及历史和发展特色,更应该鼓励差异。
  对此,南京大学区域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罗震东认为,由于各地普遍存在的情况是规划部门相对弱势,控详规中虽有城市风貌的控制内容但难以落实。从这个角度说,高层级政府进行必要的约束可能效果更好。
  如何立法保护风貌
  部分受访人士认为,在塑造城市风貌的过程中,往往是领导干部的个人审美直接决定“城市基调”,“建设性破坏”等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这一情况,专家认为,对城市风貌的适度规范与引导需要提升到法律层面。吕斌说,发达国家有不少对城市风貌的法律规定。比如,日本《景观法》开宗明义指出,本法之目的系以促进都市及农山渔村形成良好景观,具备优美风格之国土。吕斌建议我国也应考虑出台一部风貌法。
  苏州市规划局总工室副主任朱锋说,我国目前针对风貌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城乡规划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如果要出台风貌法,首先要考虑清楚如何协调三者的关系。此外,目前很多规划的控规、详规里都有涉及风貌的内容,地方也有很多对风貌控制的探索,这些内容与实践如何与风貌法协调也是必须考虑的内容。
  唐子来认为,控制城市风貌、规定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相协调的内容,在现行的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中并非无迹可循,目前最急迫的工作是加强现行法规的执行、处罚和监督。
  延安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郝生富认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风貌的塑造与保护有很多规定,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完善,深化地方文化特色等方面内容,并上升到保护法的级别,即可起到风貌法的效果。
  受访人士均认为,城市风貌是审美层面的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最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应深思熟虑,在深入调研、广泛征询民意的基础上推行。制定城市风貌的管控规划有些原则必须遵循:一是尊重历史环境,认识城市是发展沉淀的结果,维护风貌绝不是简单地将建筑风格回归某一时代;二是尊重自然环境,比如,让行道树等自然色彩发挥景观作用,而非一味强调物质性建设;三是尊重人文环境,创造符合人居的生活空间。
  此外,国外的一些经验可以参考。如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都有视觉控制专家委员会,负责城市的长远规划控制。委员会在保护和塑造城市整体原则下,指导各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发展建设,避免奇形怪状的单体建筑或景观影响城市整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