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凤凰网江苏站】1937的另类长征——话剧《王酉亭》东大首发

2015-09-07431发布者:吴婵

分享到:

2015-09-03  凤凰网江苏站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

巍峨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

        雄壮的背影乐中,以在抗战时期由汪东词,程懋筠曲的《国立中央大学校歌》为开篇,五幕话剧《王酉亭》拉开帷幕。

        这部经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尹文、东南大学档案馆馆长钱杰生历时半年编撰的话剧剧本,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四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发布。

        《王酉亭》:真实的国立中央大学抗战校史故事

图为王酉亭资料图



1932年8月1日王酉亭先生与夏淑哲女士新婚照片


        话剧《王酉亭》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中国上世纪30年代民族存亡之际,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堪称奇迹的“动物大军的长征”。

        1937年淞沪战争爆发后,日军飞机疯狂轰炸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被迫西迁重庆。中央大学牧场一千多头良种牲畜家禽难以西迁,畜牧场场长36岁的王酉亭率领牧场职工,在南京沦陷前夕,用高价从三叉河租用四艘木船,连夜分三次将全部牲畜家禽运到浦口长江北岸,步行由浦口至合肥的公路,经全椒、六安、进入大别山北麓,从河南信阳穿过平汉铁路,取道桐柏山南麓,转入湖北中部,从云梦泽地带和武当山区行进,由江苏、经安徽、河南、到达湖北宜昌,由水路到达重庆,历经五省,行程四千多里,经过南京战区,徐州战区、武汉战区,历经千辛万苦,将良种牲畜家禽游牧迁徙到重庆郊区沙坪坝国立中央大学蜀校。



1937年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附属牧场的牛群



        “他们都是一种不屈精神的象征。浙大的迁校虽然大众知之甚少,但在教育界却有相当多的著作和回忆录,独独这个动物大军的长征,相关资料却少之又少。” 钱杰生说。

        尽管如此,在《王酉亭》话剧剧本中,还是可以看到许多有力的文献与大量人证物证,以真人姓名、真实的情节,真实的历史照片、当时的统计数字,秉承对历史科学的求真精神,告诫师生,勿忘校史,勿忘国耻,勿忘国难。

        “东南大学校档案馆一直从事关于校友王酉亭的研究,除整理记载有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外,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仍不断完善,不马虎任何一个细节。王酉亭的儿子王德亦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根据对他的采访,回忆了父亲当年的故事,这些与史实记载不谋而合,他的口述史是重要的补充。”钱杰生说。

        记住顽强坚守的前辈,否则就是背叛

        “我对王酉亭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尹文说,“一开始对这他了解并不多,甚至连身份都不能明确。我开始认为他只是一个农场职工,但后来看他的照片、简历才知道,这是东南大学的毕业生,当时的大学毕业生是很了不得的。看他的照片散发出文人气质,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人也很帅气,1米8的大个子。”

        从南京到重庆,水陆行程数千公里,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几个年轻人,带着一队猪牛鸡鸭,走完了“诺亚方舟”般的旅程。王酉亭的坚韧不拔,深深感动了创作中的尹文。

        七七事变之后,随即而来的是八一三淞沪会战,中国军队舍命拼杀,但由于综合实力的欠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中国军队渐露败相。1937年11月中旬,上海失守,战火在向南京蔓延。12月初,南京外围已发生遭遇战。12月13日,南京沦陷,来不及撤离的市民们经历了南京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日子。



被炸后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礼堂内部


        “日本人不承认历史,篡改教科书,甚至想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存在。而现在一些所谓的抗战剧,将剧情的重点堂而皇之地放在了三角恋、明星演员身上,还有夸大的手撕鬼子,一味地追求收视率与经济效益,全然不顾历史,不顾名族的血泪创伤。我们就是想通过把这段历史还原,用最真实的历史资料,用现代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话剧,为史实正名,为前辈发声,以正视听,并教育现代人勿忘国难。”尹文说。

        “校史里的真实事故,我们自编自演,当然也希望有更好的力量加入。作为一所在抗战中顽强坚守的中国大学,这一页,可歌可泣,忘记就意味着背叛。”(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