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中国”的求索者——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交通学院王炜教授

发布时间:2019-04-08发布者:李震浏览量:1651

字体:


2019年1月8日,清晨的阳光洒在人民大会堂金色的屋檐,迎着北京冬日的寒风,他阔步走进大会堂。这是他第5次以获奖者的身份来到这个地方,在科技界最隆重的颁奖典礼——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第5份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证书被他揽入怀中。手捧着这一份份沉甸甸证书的,正是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交通学院院长16年的王炜。可是在交通学院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王院长不像强硬的领导,更像传统的中国学者。”数十载耕耘,王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国学者特有的严谨而务实的治学精神、坚韧而质朴的生活作风。  

求知之路:建筑工地上的“大学问家”  

“我是农民的儿子”,谈起出身,王炜直言不讳。1959年12月,王炜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那个上学才能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命运的时代,王炜却没那么幸运。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获得推荐上大学的机会。作为家中的长子,他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书本,只身前往杭州,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找到了自己第一份工作——钢筋工,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批“打工仔”。

头脑灵活的王炜在本职工作之余利用数学、物理知识,提出了建筑物圈梁长钢筋连续布置方法,既提高圈梁强度又节约钢筋用量。透过一张张设计图,工地老板渐渐器重这个年仅17岁的小伙子,提拔他做了技术助理,而工友们也在言谈举止之中认可了他的才能,成为了工地里的“大学问家”。

1977年恢复高考后,王炜毅然回到家乡,经过几个月的鏖战,他顺利进入南京工学院。可是短暂的胜利并没有使王炜沾沾自喜,他暗暗立志要通过个人奋斗来报效国家。

求学的七年中,他坚持着规律的作息:早上带着干粮和白开水进入实验室,节约吃早饭的时间;中午晚上独自前往食堂,别人还在餐桌上说笑之时他却已早早吃完并收拾好餐具;日不出而作,日落而不息,分秒必争投入学习。他的同学发现,无论春夏秋冬,王炜身上总是装着一瓶风油精。观察后才明白,原来这是为了在疲倦时涂在太阳穴上,能提神醒脑。

凭借这一股韧劲儿,硕士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并在职攻读博士,仅用三年时间就成为了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交通工程学科博士。身份的蜕变让他在家乡远近闻名,成为了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科研之路:中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引路人  

博士毕业的王炜,正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交通基础设施轰轰烈烈大建设,城市交通规划方兴未艾。可是王炜在探索中发现,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城市发展与交通特征等与国外存在显著差异,国外已有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方法在中国水土不服,难以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为此,王炜在借鉴经典理论的基础上,重构了数十个模型,建立了一套本土化的交通规划方法,迈出了构建中国特色交通系统的第一步,并得到广泛认可。2003年,凭借着“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成套技术及仿真设备开发”,王炜首次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构建中国特色交通系统的道路上,仅有规划指引是不够的,还需要交通系统管理控制作为强有力的“心脏”。可那时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我们不能只会造红绿灯的灯泡,却不懂控制红绿灯的方法。”为扭转这一局面,王炜及其团队开发了一套面向我国城市道路混行特点的交通管理、运行组织与系统控制的基础理论、实用技术与关键软硬件设备。这套成果成功通过了南京“十运会”的检阅与考验,为表彰中国特色的城市交通管控技术创新,2007年王炜再次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多力量大”,可是城市的人口激增使得交通系统不堪重负。王炜认为,一味发展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导的城市交通模式行不通,推动中国城市交通系统转型进步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化的公共交通系统。一直以来,王炜团队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公共交通体系,为中国特色交通系统增添强有力的“手足”:以常州市为试点,尝试构建完善的多层次公交体系与运行模式。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如今常州市以高品质公交为主导的交通系统已成为全国的标杆,多样化的出行选择深刻改变了市民的出行习惯,公交系统为社会经济活动架起了稳固的桥梁,“常州公交”成为常州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面对着相互独立的交通规划方法、交通管控技术、公共交通体系,王炜意识到构建中国特色的交通系统的时机已成熟。他努力打破各层面间的壁垒,融合先进的智能交通理念,构建全面的中国特色交通系统建设和效能提升理论。依托“地面公交高效能组织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成果,2012年第三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捧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交运之路:中国智慧交通的探索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口号我们都知道。但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个事蛮麻烦的哦。”王炜笑谈。但是他不惧怕这样的麻烦。早在上世纪末,王炜与同行专家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分析发现,小汽车不久将大量进入中国家庭,但当时中国城市的交通管理与运行环境尚不适应,中国城市存在大面积交通瘫痪的风险,他呼吁应立即开展城市交通科学治理工作,通过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提高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2000年,国务院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王炜任专家组组长。几年间,他的足迹遍布全国二百多个城市,用相机记录弊病,为一座座城市开出交通管理与交通治理的“药方”。

城市的“病”在好转,而他自己的身体却时而亮起了黄灯。曾经在去往哈尔滨出差的路上,王炜因胃出血身体非常虚弱,在同行同事和空乘的帮助下才勉力下了飞机,同事们都劝他立即就医。可是当他得知对方已安排好了学术报告与交流会的消息后,还是决定先去会场作报告。休息一晚上后,第二天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天津参加学术会议。就这样在王炜及专家组多年持续不断的推动下,经过科学治理,实现了城市交通管理规划与现代化交通管理技术的全国性普及,王炜负责完成交通管理规划的南京、深圳、苏州等20多个城市被评为畅通工程模范城市或优秀城市,一大批城市的交通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斗转星移,人工智能和交通技术快速融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不仅需要遍布道路的监控设备作为“眼睛”,更需要开发交通仿真软件形成“会思考的大脑”。以前,国外仿真软件完全占据着我国交通仿真市场,但现在中国也有了自己的交通分析软件——交运之星。

交运之星,即TranStar,是王炜及其团队30年科研和实践的集大成,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是唯一商品化并能与国外交通分析软件在中国市场上抗衡的国产交通分析软件,用户数量已近三百,遍布全国各地。

交运之星诞生于王炜做博士论文期间,为了实现交通规划分析过程的计算机程序化,他尝试在286计算机上编写代码。那时的交运之星与其说是软件,不如说是小程序。

而后,王炜利用计算机编程完成了南京市交通规划,这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的分析模型与软件来辅助大城市的交通规划,后来被鉴定委员会认为是中国大城市交通规划的典范。交运之星的第一次亮相就引人瞩目,这给了王炜极大的鼓励和信心。随后的近三十年里,王炜投入软件开发中,始终坚持自己写代码,课题组送交的代码每次他都会亲自审核。也正因为他持续的创新和不懈的努力,2018年以交运之星交通仿真平台为核心的研究成果“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协同设计与智能服务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王炜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第四次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今,在路网错综复杂的重庆和交通需求多变的宁波,以TranStar为基础的城市虚拟交通系统仿真平台已经搭建完成。在软件发布交流会上,王炜谦虚地说“TranStar虽然功能很强大但仍有不足”。“目前我们正在为无人驾驶汽车在中国落地后形成的新型混合交通流而进行虚拟仿真技术的开发,力争为国产交通分析软件争光添彩。”  

育人之路:学生心中的好导师  

“科研和实践都很重要,但是我从来没有忘掉我是一名老师。”谈起“老师”一词的内涵,王炜感触颇深,“韩愈所说的‘传道受业解惑’影响我很多,我一直在努力按照这个来做,但还不够。”早年在德国访学期间,王炜惊异于国际级大师每学期仍亲自给本科生上课;回国后他却发现,学不知师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切深深触动了他。1998年上任院长后,第一件事便是定下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的规矩。自此,王炜以身作则,为每一届新生上专业导论课程,从未缺席。

在交通学院两地办学的年代,为了晚上六点半在九龙湖校区准时上课,王炜常常顾不上吃晚饭,饿着肚子上完三节课并回答同学的问题后,十点多钟才离开。校区新建成时教室硬件设施不足,为了让每位同学都听清楚,王炜自己买了话筒、信号收发器。

“本科生在专业上还没有入门,这时候就需要经验丰富的教授给予正确的引导。这关系到能不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并且作为终身的事业追求。”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报告会上,王炜对台下如是说。在他的感召下,交通学院从教授到辅导员,每一位教师都承担起教学任务,二十余年始终坚持。

谈到王炜指导研究生的风格,已经留校任教的华雪东回顾与恩师朝夕相处的八年时光,由衷感叹:“王老师曾经说过‘学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头等大事’,生活中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王炜关注学生的科研动向,努力搭建更好的科研平台,提倡因材施教、自由发展,从不施加重压。但是,王炜也不会忽略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小事。如今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博士后的赵德总忘不了发生在夏天的故事:“那时还在四牌楼,暑假里实验室的空调出了故障,我们很热但也没办法。后来王老师得知马上请人修好了空调。”“大事上有方向,小事上不马虎。在我们学生看来,这是王老师的一贯作风。如果以后能继续跟随王老师,那真是太幸运了。”赵德谈到未来时满怀憧憬。时至今日,王炜及其团队已指导博士生94名,其中84名已获博士学位,他们或已成为中流砥柱,或未来可期。  

今年恰逢王炜的六十岁生日,一甲子的春秋带走了他的青春,却没有消磨他的斗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畅通中国的道路上,王炜也将继续秉承中国学者的气概,为实现早日实现“交通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下求索,自强不息。(郑永涛 华雪东)


本文刊载于《东南大学报》第1393期 6版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