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新华报业网】星光 | 王建国院士谈“经典建筑”营造之道:充沛人文情怀,厚植生态内涵

2021-09-14139发布者:唐瑭

分享到:

  交汇点讯 在日前举行的东南大学首届“杰出教学奖”颁奖仪式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获得唯一的“教学成就奖”。作为享有盛誉的著名建筑学家,他著作等身、身兼数职。但对他而言,最珍视的两个身份仍是科研工作者和教师。

  他说,教育正向“互喻”的时代转向,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学生与互联网智库群体智慧的数字化即时性链接正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之道,一个“互喻”为特征的建筑教学的新模式正在到来。

  对存量思维要学会“过往不恋”

  从教32年来,王建国一直活跃在教学一线,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百余名,开设的研究生学位课《现代城市设计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王建国经常跟青年教师说:“学生的课,是学校里最重要的事!”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王建国学术活动多、行政事务繁重,但给学生上课永远排在工作日历的第一行。有次临时出差,一下飞机就直奔学校,利用晚上时间给本科生补设计课,时任研究生助教的林岩说:“那晚,我离开工作室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了,王老师还在给同学点评作业。”

  王建国的博士弟子朱渊如今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博士一年级时,朱渊撰写了一篇论文请导师修改,没想到返回的修改稿满是红笔写成的修订和批注,不仅是文章的层次结构、语句措辞,甚至标点符号都做了修改。这让朱渊感触很深,从此以后特别提醒自己需要时刻认真、关注细节。

  刚上大一的时候,本科生李翔宇对于建筑学相关学科了解得很少。在听了王建国的《城市设计概论》课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王老师好像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豁然开朗。他让我了解到专业的研究前沿,最重要的是,让我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学好这个专业!”从那以后,只要有王建国的讲座,李翔宇就一定会去听。有时候想法遇到瓶颈,她也会去看一看王老师的作品和文章,寻找解决问题的灵感。

  王建国经常跟学生们说:“作为建筑师,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学生们曾跟王建国一起到上海新场古镇调研,师生一起住在镇上的青年旅舍。清晨6点,王建国就早早起床,阅读关于古镇的文献资料,并到镇上实地踏勘。8点多大家集合出发调研时,王建国已经考察完一圈准备再次出发了。

  “王老师经常连续出差,数天辗转几座城市,他经常深夜还在处理工作。”助手姚昕悦每每在深夜收到王老师回复的邮件,感受王老师身上的那股拼劲而自叹不如。

  王建国获奖很多,但被问到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奖项时,他没有犹豫地告诉记者是200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的时候。“我一直对教书育人的岗位心存敬仰和敬畏,这一奖项让我对‘老师’的角色有了更深的感触。”

  做科学研究、设计建筑作品、做工程项目……王建国始终觉得自己首先是一名教师,他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中能获得最多的乐趣。面对着知识飞速更新迭代的时代,王建国鼓励教师们做终身学习者。他说:“可以试错,也不怕出错;做学问要坚守而不保守。”他常勉励青年教师:“对存量思维要学会‘过往不恋’,过去成功并不意味着未来一定能成功。不能有路径依赖,要不断推陈出新。”

  技艺互鉴,经典建筑必有充沛人文关怀

  进入建筑学领域,对王建国来说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从小,王建国的家庭就给了他宽松的学习氛围,也培养了他对于艺术、人文、地理等各方面的认知。当时的王建国十分爱画画,一位家里有南工任教老师的邻居看到了就建议他报考南京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在这样的机缘下王建国走进建筑的大门,并且把路越走越宽。

  建筑学是一门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没有“范式”和标准答案。而一个建筑要想成为经典,除了蕴含技术含量,也要能反映其所处时代的历史特征和文化风貌。

  建筑学科的师生,经常要跟甲方联系并共事。30多年来,王建国一直坚持“有底线的坚守”和“有智慧的倾听”。这两点,对学生们影响很大。

  2001年,他带队参加广州市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发现《老广州》画册上有一幅广州最早的五仙门电厂照片就在规划区内,而当时的房地产开发规划已经准备将其拆除了。对此,王建国通过科学研究和历史价值评估,坚持保留该老建筑,最终说服政府有关部门,将其保护下来,今天已经列为文物建筑。

  作为著名的建筑学者,王建国不仅关注重大项目,还承接了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项目。2016年,王建国团队承接了一个小学的设计项目。项目很小,王建国却倾注了很多心血,亲自跑了许多趟工地,很多事都亲力亲为。为了选择合适的穿孔板,王建国请施工单位做了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的样板,自己到现场选择。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新建的小学校舍具有浓郁的江南韵味和新中式建筑简约素雅的风格。

  他还带领学生做了南京江宁钱家渡村和东龙村的田园色乡村建设项目,让同学感受中国的乡村生计发展如何破解的问题。学生们深知,王老师在意的是项目本身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并不会对经济价值过于偏重。

  在王建国看来,建筑人文关怀的社会属性在数字化时代非常重要,建筑必须考虑当下人的需求,重视历史保护和文化传承。在城乡人居环境急剧变迁的今天,建筑仍然需要重构人际交往和人文复兴的中心性使命。经典、传统、时尚乃至网红建筑皆可成为未来城乡环境人文关怀的积极要素应该让学生懂得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饱含民族文化信息、富有地域特色、舒适宜居的城乡空间环境仍然是无可替代的。

  王建国认为,今天的建筑学子需要同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意识、社会人文的关切和情怀、工程技术素养以及越来越重要的数据素养。需要做到博雅明理、技艺互鉴,并成为“π”型人才。

  王建国说:与只有一项单一专业技能的 “I”型人才、一专多能的“T”字型人才不同,“π”型人才更加全面。“π”上面的横指的是广博的学识和综合能力,它有两条“腿”。一条腿指精湛的专业能力,另一条“腿”是一个“n”的概念——具有很多相关学科的专业能力,这种人才会几条“腿”同时走路,“腿”与“腿”之间并行不悖,其不同的专业交叉及结合部分往往能生发出新的创新动能。

  面向未来,“盖房子”厚植生态内涵

  面对数字化时代,建筑学的任务和使命如何?基本学理会有改变吗?建筑教育体系现存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将何去何从?这些都是王建国经常思考的问题。

  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建国一直倡导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建筑类专业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突出各自的办学特色,多元多姿多样。他常说:“专业评估标准只是建筑办学要求的底线,在此基础上,要力争百花齐放,发挥“长板”效应。

  他一直呼吁建筑学界关注学科前沿。近些年,地球变得不太稳定,城市病累积爆发、“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频发。所以,一定要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的多系统要素的共存协同、韧性发展。

  此外,他还要求建筑学师生要重视数字技术的发展,增加数据素养。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万物互联(IoT)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正在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数字化时代逐渐走向一个教育主客体之间平等互动的“微粒社会”,同学从过去的“跟老师学”、“跟课堂”的“一对一”到与智库平台和搜索引擎多通道、全方位、即时性的“多对一”,学习方式和知识获取途径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普通人看来,建筑学好像就等于“盖房子”,但实际上建筑中不仅包含很多科学问题,也同样包含着环境的伦理问题。“建筑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流传、传承,以及在当代的扬弃和迭代创新的问题。”王建国说。

  他以“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为例,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筑同样息息相关。“建筑材料选择、建筑形体设计本身就应该做到低碳环保。比如尽量利用自遮阳、控制体型系数、自然通风采光,而不是一味依赖空调等等。在设计伊始就带有环境的伦理善意,就会让建筑显得不一样。”

  王建国告诉记者,建筑涉及到的材料,包括原材料加工-运输-建造-废弃整个循环过程,都需要能耗。作为一名设计师,一名建筑科研人员,有必要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也为中国尽早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谈及已经取得的成就,王建国非常谦虚。他经常说:“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探索永远在路上”。他在《建筑师的二十岁》序言里曾写过这样一句话:“建筑学子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那种‘无知而无畏’的激情与热望,可贵而难得。‘年轻’虽然通常意味着稚嫩与脆弱,但也有着对于理想的憧憬和富有活力的创新精神。” 这段话,一直激励着他在专业上跋山涉水,勇往直前,也成为很多建筑学子的座右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谢诗涵 通讯员 唐瑭



2021-9-14【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