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大人物

以你为镜:平凡相伴里的微光——记东南大学杰出教学奖获得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孟桥教授

2022-05-267327发布者:李震

分享到:

他背着包,稳步走进教师休息室,脸上没有美文赞词中念到滚瓜烂熟的和蔼可亲的笑容,却也没有一副严肃刻板的模样,平静、沉稳,从教数十年一如既往。 

 他,是孟桥。 

孟桥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投身于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勇于创新,将课程和教材推向了一个个新的高度。他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开设的国内首门“信号与系统”MOOC课程,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开放课程和首届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又被增评为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与传统MOOC留给大家的刻板印象不同,大多同学选择孟桥的慕课,是因怀揣着对课程的期待,而非完成学分任务下的被迫决定。这门课颇受大家关注———不仅是校内同学,许多校外学子,甚至上班族也会参与该课程,并积极在讨论区和老师进行互动,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桥老师好”:武侠元素走入课堂 

如此良性的课堂互动,源于精彩的讲解、丰富的课内外教学内容以及有趣的教学手段。 

“客栈中的老者摇头叹道:令狐冲你这小子,实在也太不成器!我来教你。你先使一招‘白虹贯日(transferoperator)’,跟着便使‘有凤来仪(zero-inputresponse)’,再使一招‘金雁横空(impulseresponse)’,接下来使‘截剑式(convolution)’……一口气滔滔不绝地说了三十招招式。这个专业课,正像我们在宣传视频中说到的,像极了金庸等作家笔下的江湖。让我们一起闯荡信号江湖第一关……” 

这是《信号与系统》第一站的课程公告。这是武侠说书吗?当然不是,但谁说课堂不能像武侠小说一样有趣呢? 

孟桥在课堂教学中插入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案例,在晦涩难懂的专业解释中用武侠元素加以类比说明。“我希望大家可以更轻松愉悦地学习,有意思的案例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他如是说。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不仅本专业的同学比较容易理解相关内容,其他专业的同学或者想要学习的各行各业人士,都有了听得懂、学得会的机会。

“起初引入武侠元素只是在个别的案例中,后来反馈很不错,越来越多的想法与有意思的内容加入课堂来。”这次成功的尝试于孟桥自身而言,不仅是“赠人玫瑰”之举,也“手有余香”。他认为,这些元素很好地帮助自己,在课下有效地回忆上课内容,并加以整理与完善。 

在欢乐而充实的氛围下,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学习中,讨论区的回复与交流也日渐增加,孟桥也坚持每天及时回复相关问题。“既然同学们都有时间到网上提问题,那我肯定也应该有时间就回答。”他不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记在备忘录里、不得不重复的工作,而是睡前的放松时刻———无论问题稚嫩与否,与不同的学生交流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而能顺着思路一起探讨则快乐加倍。 

日复一日,同学们开始亲切地称他为“桥老师”,“开始在网上看到有同学开始叫我桥老师是个比较开心的事情,孟桥好像谁都会叫,但桥老师就很亲切。”孟桥笑道。 

    授人以渔:掌握方法终身受益 

孟桥虽喜欢在评论区与同学们探讨问题,但从不直接将答案示之。 

“跟大家交流,不是说我告诉你1+1=2,而是要告诉学生更多原理和表面背后的东西,这个可能也是我们慕课比较受同学欢迎的原因之一。”许多人对慕课的定义,是被动选择的课程以及完成测试、获取成绩的路径,而孟桥希望在慕课中所教授的东西是可以启发学子们的思路,授以学习方法,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真正得以应用的。 

孟桥以自己的同学小叶(化名)的经历为例,小叶本是信号处理方向的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从事服装设计。当问及原因时,小叶说:“首先,这个老板初中毕业就能做好服装,我是研究生毕业,为什么不敢尝试;其次,在我看来,做服装与信号处理没有什么区别———我曾经做过图像处理类的学习,在整体工作流程中也有一套学习的模式,这同样可以应用于学习服装设计的过程中。” 

学习方法是通用的,再进一步努力,便有了跨入另一个具体的行业的可能,这坚定了孟桥答疑却不“解题”的教学方法。 

“我毕竟是老师,我花很少的时间就能解决学生可能想了半天都没有想明白的事情,这是事实,也是我做这件事的原因之一。”孟桥享受陪伴学生一点点打开思路的过程,做一盏照亮学生前路的光,而如何穿越荆棘、打怪升级则是每个学生需要独立完成的功课。他强调,无论是题目答案还是考试结果本身都不是最重要的,思维习惯才是会让人长期受益的事情。 

“所以,有时候你想要问我问题的话,那你要首先要做好回答我的问题的准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学习得更多。” 

热爱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其教学的这些年,在不同学生心中,孟桥是不同的模样。有人认为其严肃,也有人称其为自己从小到大最不怕的老师。 

诚然,在教学与竞赛指导中,孟桥常扮演严师形象。若是在某场活动中担任评委,或是有学生拿着项目请教,他从不吝于将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直接点出。严格的要求里包含着他对学生的期待,这不意味着这个学生将拥有一个较低的分数,相反,孟桥也不吝于给出高分,只是他希望学生们能不断完善,在学术上不断精进。 

但是,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心中只有学习。当有研究生入学前请教孟桥,应该看哪些书、做哪些准备时,他常会回复道,多出去玩一玩,放松之后才能带着更好的状态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虽然当下“内卷”现象并不少见,许多同学焦虑于如何跟上时代,不落后于同龄人、同行人,可是,人人皆有所长亦皆有所短,孟桥希望大家以合理的心态看待社会现象,也用合理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潜心学术自然是对的,但若是日日坐在书桌前做研究、写文章,也终有觉得枯燥的时候。孟桥建议同学们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即便其本身不具有某种意义或价值,也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增加一些不一样的色彩。他强调,大学生活是多元的,这不仅考验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生活能力、与人社交能力等等,每个学生不仅应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更要拥有幸福的生活。 

“你知道,南京的秋天应该去哪里欣赏风景吗?你知道最好吃的锅贴是哪一家吗?也许吃上好吃的锅贴,你一整天的心情都会很好,做事情也更加愉快!” 

掌声不息:成为理想榜样的模样 

孟桥在谈及教学生涯时,不自觉会流露出看到学生成长的满足之情。在外界的赞美声中,他仍觉得自己还在修行的漫漫之路上。止于至善之行中,和所有的学子皆有老师的谆谆教诲一般,孟桥也有自己的指引者。 

“我再给你说个故事吧。”他回忆起大约20年前,校庆的时候,许多老教授返校共同参加仪式,主席台上,主持人一个一个念嘉宾名字,大家一一起身鞠躬致谢。直到念到管致中先生的名字时,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息,老先生站起、鞠躬、坐下,掌声仍未停止,他站起来再鞠躬,三鞠躬。 

“就像一个演员,比如说表演节目以后,但大家觉得很好看,多次喝彩,而演员多次谢幕,这个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但却让人由衷地感动。”二十年前,孟桥刚过而立之年,管先生早已桃李天下,并于1994年退休。孟桥虽不曾和管致中先生有过多的交集,但管先生致谢的那一幕却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他感慨于学生对老先生的爱戴,也以此激励自己,继承老一辈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工作与生活的态度,“我会问自己,我能做到这样吗?” 

其实,孟桥的教学态度早已深深地感染了同学们。在2017年,东南大学团委以师长帮助学生奋发图强的事迹为背景,创作了以 “有温度的教育成就你独一无二的梦想”为背景的招生宣传片《彼岸》,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孟桥。 

“如果说你毕业了几年也会跑来跟我说,老师你教我的东西我用上了,那个时候我是最开心的。”孟桥认为,所教授的东西也许不会100%地对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有益,但若10%能得以转化,已经可以让为师者非常幸福了。 

许多同学表示,在专业知识学习之余,孟桥对自己的生活也有颇多积极影响。 

“我应该没有在课程中单独和大家聊过生活方面的事情,和所有老师、父母一样,我只是在他们没考好的时候,敲敲警钟罢了。”他轻描淡写的描述却印证与还原生活的道理———人们往往难以对鸡汤长文感动不已,却在身边人的一言一行中,不自觉发生变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桥偶然听到大家对自己的评价时会感到惊讶与开心,但他仍很少与学生谈及较为空泛的“漂亮话”,行动大于言语,他希望自己以踏踏实实的工作与学习的态度影响到自己的学生。 

“你可以从那些以你为镜的人身上,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义。” 

东大学子以孟桥老师为镜,做好学术,拥抱生活;孟桥则以学生为镜,在坚实而稳步行进的教学生涯中闪烁着属于自己微光。(余凡 朱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