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深化道德心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10发布者:唐瑭浏览量:10

字体:

本报讯 1月4—5日,以“当代中国道德心理学的范式与发展”为主题的东南大学道德心理学论坛在东南大学举办。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道德心理学的伦理基础、道德情感研究、道德心理与教育、认知科学视角下的道德心理、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心理等话题,以期深化道德心理学核心问题、发展路径研究,进一步丰富道德心理学这一交叉学科的思想资源。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孙春晨回顾了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认为文化心理学与道德心理学关系紧密。文化心理学旨在揭示文化和心理互相影响及整合的机制,而道德作为文化的分支,与心理的关系同样符合这一机制。他进一步阐述了文化差异对道德心理具有多种影响与作用,并强调了道德伦理研究对于这一领域问题关注的重要性。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韩布新表示,伦理中的善分为“底线、中线、顶线”,分别对应“个人自我与社会自我”“社会自我与自然自我”以及“个人自我与宇宙自我”。通过修通与整合“四重自我”,人们可以合理应对“知情分离”困境,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最终实现理想的人生愿景。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钟年通过对近年来社会热点伦理道德事件的梳理,阐述了“伦理”与“道德”概念的意涵。他特别强调了文化与伦理的关系,谈到中西方在伦理道德文化上的差异性,以及在个体层面反映出的不同心理机制。基于这一状况,他进一步提出了“塘鱼兼治”的心理建设理念,尝试将心理学与伦理学相结合,充分发挥个体与群体的良性互动作用,为营造更好的道德文化氛围贡献力量。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向玉乔简要介绍了“道德记忆”概念,论述了道德记忆在伦理生活中的重要性,强调了道德记忆在应对道德虚无主义思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表示,道德记忆是一种人类记录、重现自己关于善与恶的道德生活经历的思维能力。传承性是伦理道德生活的重要特征,而道德记忆正是伦理道德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伦理道德的内容正是在道德记忆的不断建构中逐渐形成的。

  “道德心理学作为伦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是伦理学的‘实然’部分与心理学的交叠,即对道德现象的心理学研究。”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教授马向真通过回顾国内外道德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进一步澄清了经验心理学与规范伦理学之间的张力,从道德主体的设定问题、道德行动的评价问题和道德信念的辩护问题出发,探讨了心理学研究成果可能对规范伦理学论证起到的有益作用。她对道德心理学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展望,期待更多学者在伦理学与心理学间找到平衡。

  (吴楠 王婧怡)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静(报纸) 张赛(网络)】



原文网址: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1/t20250110_5833004.shtml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