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
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今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强链,其中包括加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和飞行服务保障生态链建设、推进南京都市圈城市低空应用场景协同一体化等。
近日,东南大学发布首款陆空两用飞行汽车“东大·鲲鹏1号”。据悉,这是我国第一辆以汽车为主、分布式驱动、空天一体化的飞行汽车,既能在天上飞,也能在地上跑。地面时速最高达60公里,空中时速设计为40公里,最大飞行高度300米,首款最大载重500千克。 通讯员 唐瑭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近年来,南京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的引导和布局,抢抓“风口”加快产业培育。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竞逐低空经济赛道,推动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提出了哪些真知灼见?南京下一步又将有哪些具体举措?记者化身主持人,走访无人机应用场景现场,并对话代表委员和相关部门,与大家共同畅想低空经济的“万亿蓝海”。
【一线探访】
地点:江心洲中通(金崴)无人机基地
主持人:2024年是业内公认的低空经济发展元年,这给基地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中通快递集团无人机项目(南京)负责人孙贵阳:低空经济热度“暴涨”,前来基地培训的学员数量也直接翻番,还有不少企业找上门来,希望基地为他们输送无人机相关的人才。目前,我们基地的空域范围覆盖了江心洲全岛以及河西南部和浦口部分地区,2024年总共在江心洲做了5条航线,实现上千架次、上万公里的安全飞行。未来,我们公司将加大物流、“空天地”一体化的研发力度,同时助力高效完成无人机飞行测试,为南京打造全国低空经济产业高地贡献力量。
在六合区冶山街道石柱林社区的田间地头,多架农用无人机从麦田起飞,动作整齐,高效喷洒,为小麦增收增产提供保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董家训 孙中元 摄
【一起讨论】
主持人:南京作为我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中唯一一个特大城市,在研发、制造、配套、服务、人才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各位代表委员,南京应如何放大优势,在低空经济发展上“抢占先机”?
市人大代表唐泽荣:南京拥有航空器制造、改装、服务、维修、培训、平台研发等多家产业链生态企业,应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为基础,以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为抓手,在低空航空器研发测试、无人机质量检测、无人机应用场景测试、无人机飞手实训竞赛等多个方面积极推进低空经济发展。
去年5月,在长江汇南京兴隆洲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一架无人机带着打包好的货物,缓缓从服务区的飞行甲板起飞,以每秒20米的速度,奔向10公里外的锚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董家训 孙中元 摄
市政协委员张羽:低空经济产业的落地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空域、场景、人才、市场、资本等多个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建议南京进一步完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建立起职能清晰、高效便捷、协同配合的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体系。在已发布《南京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地方性法规,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低空经济产业投资,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低空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
市政协委员崔曙平:南京应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联合南京高校院所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一批集前沿技术攻关、重大产品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高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相关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加大重大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打好“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组合拳,推动形成低空经济产业聚集效应、规模效应,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主持人:今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和飞行服务保障生态链建设,请问做好这项工作应如何发力?
市人大代表唐泽荣:建议南京根据目前的低空航路规划,以航线、空域为单位,进行低空气象、通信、监测、授时等配套服务基础设施的统一部署,对外收取低空“高速”的养路费,实现低空航线服务的商业闭环,保障低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区为单位,根据区域特点,进行公用无人机统一部署,打造区域特色的低空经济应用服务平台,为区域内的公安、消防、医疗、旅游等行业客户提供“一飞多用”服务。
去年6月4日,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浦口区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感受围绕低空经济发展未来趋势和机遇前景、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应用场景拓展等领域的南京经验。图为南京长空科技研发的无人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市政协委员崔曙平:南京应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通航机场、市内起降场所等,协同完善加油设施、维修设施、通信导航设施等,提高低空飞行器的运行保障能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等方式,建设一批综合性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基地,为低空飞行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加强低空飞行器的智能化管理,实时监控飞行器状态,减少故障发生率,同时通过优化飞行路线和调度系统,提升飞行效率。
市政协委员丁徐和:低空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以安全为前提,筑牢低空安全底线。建议南京率先推进低空感知新基建,由南京联通、国睿防务共同打造南京低空感知天网样板,构建低空感知试验区,对外输出低空广域感知技术装备和解决方案。以低空感知天网为依托开展低空效率评估,推进低空交通组织优化,构建低空交通安全标准,打造南京低空无人机身份识别和黑飞甄别体系。
主持人: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南京也在不断尝试低空应用新场景的拓展与开发。下一步,应如何加快应用场景拓展步伐,提高飞行规模效应?
市人大代表唐泽荣:可根据南京地方特点,打造基于5G-A、无线电频谱侦测、光电检测等多种技术融合的低空监测示范区,探索在复杂的低空环境下实现无人机安全、有序、高效飞行,进一步推动国内低空经济的发展。
市政协委员张羽:南京市正打造“低空+”创新融合模式,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快建设“设施网”“通信网”“航路网”“服务网”,完善无人机航线和起降场配套资源,面向未来拓展更多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通过系统规划,实现基于无人机的即时民生综合服务和政府需求综合服务,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全域低空交通体系。
中航金城无人系统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组装新研发的无人机。这款无人机具有高智能性、抗风等级高、续航长等特点,可用于执行应急通信、野外作业、救灾抢险、环境监测等多种空中任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董家训 孙中元 摄
市政协委员崔曙平:基于南京产业发展特点、资源禀赋条件、交通区位布局等,积极探索“低空+城市管理”“低空+交通”“低空+旅游”等“低空+”各类业态发展,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低空飞行需求,实现面向大众的低空运营场景,形成规模效应。加大低空经济的宣传和推广,注重特色化、个性化与定制化的服务开发,提升用户体验,激发消费者对低空经济产品和服务的兴趣,培养广泛的低空消费习惯。
【一键连线】
主持人:2025年,南京究竟如何布局低空经济,才能在这片“新蓝海”中展翅高飞呢?
市交通运输局航空处四级调研员陈靖:市交通运输局将会同各相关部门以及属地加速推进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各项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低空经济发展氛围。一是推动低空飞行的立法,深入开展低空飞行的立法调研,要明确市级各部门各区各板块的职责。二是加快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结合市域空域条件和现状,以需求为引领,推进低空公共航路网的建设,有针对性地进行起降场点,以及通导监设备设施的补盲。三是持续培育低空产业生态链,引入和培育航空、通航、适航服务、低空运营、通导监设备制造、维修驾培等企业,完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的产业链。
今年,我们还将加大低空快递外卖配送、空中货物转运等低空商业端场景的培育,深入推进南京都市圈低空应用场景的协同,在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空域资源协同互联、公共航路打造等领域,形成都市圈合力。
数说2024“低空经济”
从空域航线上看
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区获批空域全覆盖,获批的空域面积达1700多平方公里,划设160多条航线,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获批空域或航线的飞行企业数量增加至67家,当年累计飞行时长超过5000小时10万架次,比2023年增长4倍。
从应用场景上看
梳理形成了涵盖公共服务、生产作业、低空运输、航空消费4大类别25分项、80子项低空应用场景指导目录。成功完成了南京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长江首飞,也是全国首次eVTOL航空器跨江飞行。开展了溧阳到禄口、禄口到扬州之间的南京都市圈低空短途接驳航线飞行验证。
从产业链上看
南京市在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飞行及综合服务等重点产业方向均有布局。目前,全市“链”上主要企业近300家,各具特色和优势,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40家,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低空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水平显著增强。
从创新资源上看
南京拥有南航、南理工、南信大以及紫金山实验室、中电14所、中电28所等多所涉航高校和高水平科研院所,建成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机领域科创平台。在试验区建设方面,构建了“一中心两平台”运管体系,管控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建成了全国首个5G 组网、经民航认证授牌的省内唯一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
责任编辑:杨启月
原文网址:
https://www.njdaily.cn/news/2025/0116/743776834894340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