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东大

【交汇点新闻】东大7大平台揭牌!这场围绕医工融合的发展大会,缘何来了21位院士

2024-05-27112发布者:唐瑭

分享到:

交汇点讯 医工交叉是突破医学“卡脖子”技术的“关键之钥”。5月26日,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作为东南大学122 周年“学术校庆”系列活动的首场盛会,此次发展大会围绕医工融合展开。

会上,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揭牌,学校成立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战略委员会。东南大学入驻南京江北新区的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介入医学工程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教育部基础医药创新中心、江苏高校学科交叉中心-医工交叉创新中心、东南大学医学科技与工程研究院、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研究院等7家重大平台揭牌。

诺贝尔奖获得者Thomas Christian Südhof,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原国家卫计委副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黄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陈润生、侯凡凡、程和平、卞修武、樊嘉、滕皋军、王建安、郑海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刘志红、程京、詹启敏、邬堂春、吉训明、王振常,欧洲科学院院士陈小元、Nassar Navab,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Jian Li等21位院士及专家学者莅临现场,10万余名观众线上观看大会。

促进医工融合发展为何那么重要?

“健康是生命之本,医学是生命之学,是学科交叉的起点和终点。数智赋能、创新融合的新质生产力正全方位、全周期支撑护佑‘大健康’领域的焕新、可持续发展,对医科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交叉成为医科发展的主要特征、重要动能和必由之路,‘医学+X’‘X+医学’双向奔赴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黄如认为,大医科之“大”,在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工交叉是医学发展最重要的支撑之一。工科不仅可以帮助医科完成一段航程,还可持续为其开辟新的航道;医科为工科提供了无限丰富的选题来源和应用场景,且赋予了技术更佳的方向感和归属感。

医学是一门健康的学问。“医学的根基来自于基础科学,这些基础学科给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工科则给我们提供技术和手段。医工交叉旨在将理论转化为技术。”东南大学副校长邱海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举例介绍,例如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 X线,这是一个物理学现象。因为X线可以穿透人体组织,进而我们研发了X光机、CT。同样的,电磁现象也是一个物理学现象,而在医学领域逐步转化为我们现在使用的核磁共振。“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的进步,让我们将理论转化落地,在临床上得以应用。可以说,医学和生命科学的进步必须依赖于基础科学的进步,必须依赖于工科的进步,必须依赖于医工交叉融合的进步。”

这场校级发展大会,为何齐聚21位院士?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眼中,东南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国家队的重要成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尤其在电子信息、医工融合等领域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与生命科学创新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984年,东南大学创建了普通高校第一个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系,这在医工跨学科交叉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一直以来,东南大学深耕医工交叉领域,诞生了一批突出成果。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滕皋军发布介入机器人、构建高仿真人体器官芯片、建立全脑单神经元多样性研究及信息学大数据平台、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及防控策略、基因治疗恢复耳聋患者听力、新型可降解医用植入材料、基于细胞外囊泡的肾脏病靶向治疗创新研究、医学影像设备开发与重大疾病临床诊疗体系、研制新一代智能健康监测系列装备、环状RNA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诊疗作用与转化应用等东南大学十大医工交叉科技成果。这十大成果涵盖医用机器人、器官芯片、生物功能材料、智能健康装备等前沿方向,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Lancet等高水平期刊,并在全国100多家区域中心医院推广应用,既是对过去学科发展的总结回顾,更是对未来学科融合创新的积极展望。

“实际上这十大科技成果有一部分是面向基础研究的,比如对压电材料、细胞外囊泡等方面的重大基础研究。尽管部分研究目前距离临床应用还存在距离,但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动力;也有一部分是面向应用层面的,比如智能介入机器人、智能健康监测装备等,这些成果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以往我们做心电图可能需要放很多电极,但现在可能只需要穿一件智能背心就可以。”邱海波说。

专家学者齐聚,既是对东南大学在医工交叉领域突出贡献的肯定,也饱含对这所百年名校进一步推动医工融合发展的期许。“对东大而言,聚力发展大医科,大力促进医工融合,既是国之所需,也是学科发展时之呼唤、学校发展势之必然。”黄如表示,当前,学校正战略性重构江北校区,整体置入医科、生命科学学科和工科等相关学院,着力构建具有东南大学特色的“大医科”及医工交叉新模式,打造医科发展的“战略先导区”。

韩启德对东南大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进一步加强机制体制创新,多做前瞻性探索,打造医学与生命科学发展的学术特区。二是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研究,充分发挥学校工科学科群的强大优势,在医工结合科技创新方面聚力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三是进一步加强医学基础学科建设,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医学与生命科学的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培养一批临床工程师,怎么做?

由于不同的学科背景,传统医学和生命科学的思维方式与传统工科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医工融合意味着要加宽学生基础背景知识面,这无疑让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面临巨大挑战。

“医学培养完了,再去学工科,但往往因为医学思维的定式,很难学进去。”邱海波告诉记者,现阶段,我们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主要是“5+3”一体化人才培养,即5年的医学学习加上3年的临床研究,这样培养出来的被称为“临床医生”。“而眼下更迫切的是将医学与工科交叉融合,培养出一批兼具良好医学基础和工科基础的临床工程师。”

邱海波介绍,东南大学充分发挥工科和医科的优势,学生从低年级起,不同学科课程就已经开始融合,促进学生建立融合交叉思维。“例如学校开设生物信息学专业,尽管这两个学科看上去好像距离很远,但实际上生物信息有着蛋白组、转录组、代谢组等非常多的信息科学知识;再比如影像医学与信息科学结合,我们所使用的CT、核磁共振等影像图像分析其实是非常典型的信息处理过程。因此我们在培养影像医学临床医生时,从一开始就要将影像医学的知识与如何做影像设备及影像图像处理知识结合。”邱海波表示,医工结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需要课程的融合,思维的融合,培养过程的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东大医学一头连着健康中国、一头系着教育强国,承载着增进人类健康福祉的重要使命。”黄如强调,要始终保持“为人”初心,做有温度的医科,将东大医科打造成“健康中国”“健康江苏”“健康南京”的“金名片”,与地方政府、兄弟高校等共同谱写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推进的崭新篇章。

据悉,东南大学此次揭牌的医学与生命科学部,旨在进一步完善学校学术治理体系,推动大医科建设,加快交叉学科发展,营造学科交叉的良好氛围和生态。

会上签署《关于推动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进驻江北新区的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合力推进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加速落地江北新区、合力打造国内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合力推进EDA国创中心引领性发展、合力支持“东大系”项目引育孵化、合力保障东南大学江北校区建设和周边环境,保障校区高质量发展。“东南大学南京江北新区医工融合基金”发布。该基金首期规模3亿元,主要投向高端医疗器械、药械组合产品、基因与细胞治疗等细分领域创新项目和重大创新平台类项目。

此外,东南大学——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将合作共建“健康大数据国家研究院”,该研究院作为双方合作平台,将紧紧围绕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战略需求,充分发挥东南大学在现代医学、医工交叉、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在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和应用方面的监督管理、政策引导和信息资源的优势,以加快智慧医疗体系建设,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和人工智能研究发展为目标,努力把研究院打造成为国家级高端智库。

会上,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办的英文期刊 Engineering Medicine 正式创刊。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谢诗涵/文 刘莉/图

通讯员 唐瑭

编辑:王甜



原文网址: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65421d5e4b0b88db5c47b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