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新闻网4月15日电】(通讯员 徐雪君)4月12日,由东南大学、白俄罗斯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和明斯克语大孔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白妇女论坛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李磊、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校长拉普捷娃·娜塔莉亚、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出席并致辞。来自中国与白俄罗斯的教育界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文化互鉴等议题展开深入对话。
开幕式上,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赵灵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通过视频致辞,李磊、拉普捷娃·娜塔莉亚、左惟等先后致辞,表达了对中白文化教育交流的期望。
左惟表示,东南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他强调了中白两国之间、两校之间文化交融和教育合作的成就和重要性,指出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联合有关方面组织的中白教育论坛和中白妇女论坛已经成为中白交流的品牌项目,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促进民心相通、合作共赢。
东南大学的国际学生们为现场带来了精彩的暖场节目《灯火里的中国》《夏至花》。
江苏省妇联、南京市妇联、东南大学、白俄罗斯妇女联盟以及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等单位的代表出席论坛。论坛邀请了来自白俄罗斯和中国各领域的10位优秀代表作主旨发言嘉宾。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分管国际交流与教育国际化工作的副校长伊格纳托维奇·叶莲娜强调了双方在教育领域合作的潜力和重要性,东南大学定点帮扶南华县非遗彝绣传承人丁兰英讲述了彝绣在传播中国故事中的成果,东南大学优秀留学生校友、中国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爱丽克斯·玻滋达耶娃分享了她在中外友谊故事传播中的经验。
论坛同时举行了两场平行会议。校长论坛聚焦中文教育创新与发展,来自南京市多所中小学以及白俄罗斯多所中学的校长和代表们,就如何提升中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学术论坛则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新形势下‘中文 + 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展开专家研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们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中文+”人才提供新思路。
供稿:海外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吴涵玉 审核:李小男)